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9、470节 炎黄大祭,元旦大朝,葬元,武猎,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武力和情报,其他的靠不住。</p>
也就是说,他李洛失败的可能,仍然很大。</p>
崔秀宁听到李洛的话,反倒安慰起他来,“不要强求,我们还是有退路的。万一败了,就退守海东。海东守不住,就跑北美。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也就够了。”</p>
李洛的目光坚定起来,“放心吧,我一直在赢,就没输过。这一次,同样会赢!我还要给你挣个皇后,给儿子挣个太子呢!”</p>
崔秀宁忽然笑起来,笑的还有点古怪。</p>
“警察,你笑的…有故事啊。”李洛知道她一定是想到了什么。</p>
崔秀宁梨涡浅现,“你知道我第一次追捕你时,为何不开枪吗?”</p>
就这事?</p>
李洛想了想:“因为我帅?还是因为…你怕写报告?”</p>
崔秀宁道:“因为当时你逃跑时,慌不择路的情况下,还让了一个老人。我立刻就判断出,此人不是真正的坏人。所以一时心软,没有开枪。我后来想,要是当时开枪了,现在你肯定在坐牢,我可能也嫁人了。”</p>
她这一提,李洛顿时想起来了。当时他跑的很急,但为了避开一个老太太,他只能减速绕过去,还差点摔了一跤。</p>
“好吧。”李洛很无语,“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那你是后悔呢,还是后悔呢?要是我告诉你,我只是怕碰瓷呢?”</p>
崔秀宁白了他一眼,“后悔还给你说这个?你这种人还会怕碰瓷?真有意思……哎!你看那边的烟花!有没有后世的感觉?”</p>
东城的烟花,的确有些像后世的烟花,五颜六色。</p>
李洛道:“隋炀帝看烟花,写诗说,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这诗就很应景。”</p>
崔秀宁呸了一声,“大过年的,怎么提到这个倒霉蛋的诗?应该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吉利!”</p>
李洛有点替杨广不值,明明是首好诗,只因为他是个失败者,竟然都被人嫌晦气了。</p>
可见失败者的悲哀。</p>
千万不能失败啊!</p>
失败了,就是安禄山,史思明,甚至是吴三桂。只有成功了,才是朱洪武。</p>
李洛把崔秀宁拥入怀里,“如果我输了,谁也赢不了!”</p>
女人抬起螓首,“嗯嗯,你牛。那我吃瓜,等着当皇后。”</p>
…………</p>
第二天,唐国元旦大朝。</p>
李洛和崔秀宁一身盛装,打着诸侯国君的仪仗,率领大批文武官员,先去太上道宫祭拜天地,然后再去炎黄帝宫祭祀华夏共祖。</p>
“呜呜呜—”</p>
“咚咚咚—”</p>
炎黄帝宫大殿内外的乐器一起奏响。殿外是牛角号和大鼓声,殿内东边是黄钟大吕,小吕,玉磬等,西边是笙瑟竽埙等。</p>
神殿外的广场上,按照诸侯礼仪,八佾六十四名舞姬(每佾八人),依次演绎《云门》、《咸池》、《大韶》等祭舞。</p>
按礼仪,李洛这个唐国君主,只能用六佾,不能用八佾。</p>
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表达了对诸侯僭越用八佾的愤怒。</p>
不过,李洛虽然用了八佾,却是合乎礼仪。因为他祭祀的是炎黄始祖,不是祭祀李氏祖宗。</p>
作为开首之乐的,正是传说由黄帝亲制的《云门大卷》。</p>
肃穆雅正的乐舞中,一排少年少女,头戴香叶冠,身穿葛麻白衣,悠悠唱到:“大施天下之道儿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p>
这些祭舞,属于“六代舞”,相传是黄帝、唐尧、虞舜、夏、商、周六个朝代的祭舞。</p>
“六代祭舞”被记载于《乐经》。而《乐经》被焚,所以到秦代基本失传。</p>
不过,李洛在日国找回的华夏失传的古籍中,就有《乐经》。文天祥和郑思肖解读出来后,指点太乐署,再次编排出“六代祭舞”。</p>
等于说,六代祭舞在唐国复活了。</p>
李洛还是第一次观摩六代祭舞。感觉很是古老,舞姿的动作,充满了一种古拙质朴,而又张力十足的神秘美感。</p>
似乎…是在崇拜天地神灵,在努力沟通神秘的意志。</p>
很明显不是为娱乐观赏为目的。</p>
操作乐器的,全部是太乐署的乐人,也就是李洛从日国平安都俘虏来的。除了这些人,唐国这方面人才极少。</p>
所以,这看似堂皇宏大的祭祀歌舞,其实也是不合礼的。因为,按照周礼,八佾舞者都应该是贵族子弟组成。</p>
用舞姬替代,明显是严重失礼的行为。</p>
但是唐国没有这个条件,也只能如此了。李洛和崔秀宁都不是死板的人。</p>
按照周礼,女子是可以参加祭祀的。</p>
“请君上,分祭肉!”</p>
炎黄二帝神像前的巨大长案上,摆放着一排排的祭肉。主持祭祀大礼的郑思肖请李洛分配祭肉。</p>
李洛亲自上前,象征性的将祭肉分给崔秀宁,李征等公室成员,再分配给文天祥,林必举等大臣。</p>
足足忙乎了一个时辰。</p>
之后,李洛回到唐公府,御门听政。</p>
元旦大朝,不像平时常朝。今天在洛宁城所有的官员,全部要来参加。</p>
唐公府前的广场上,仪仗整齐鲜明。一个个内穿玄甲、外罩紫色比甲的侍卫,挎刀侍立。七对大象,七对犀牛,七对白马,七对丹顶鹤,七对大海龟,七对梅花鹿…全部在广场两边陈列。</p>
李洛的面前,以北斗七星状,摆出象征诸侯的七只铜鼎。铜鼎中香烟缭绕。</p>
崔秀宁坐在他的右边,抱着世子李征。</p>
“臣等拜见君上!拜见夫人!万福金安!新年大吉!”上千文武官员一起下拜,山呼问安朝贺,广场上跪了黑压压一大片。</p>
这么大的动静,吓得崔秀宁怀里的李征顿时小脸惨白。</p>
“平身。”李洛淡淡说道。他端坐在高大的软榻上,腰背笔直,连悬垂在面孔前的九冕玉珠,都没有晃动。</p>
今天是元旦大朝,分外隆重。君臣穿的全部是礼服,一个个冠冕堂皇,所以不能马虎,也不能像常朝那样随意。</p>
李洛一发话,一名充当谒者的侍卫,大声说道:“君上命,平身免礼。”</p>
群臣一起站起。首先是林必举代表臣民给李洛崔秀宁上贺词,然后文天祥代表唐军将士上贺词。最后就是各部主官出列唱贺词。什么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恢复中原等等,不过是个流程。</p>
元旦大朝并不会商量军政大事,也不会接奏呈。除了仪式,一般就是直接颁布诏书。</p>
李洛先是让林必举宣读了君主给臣民下的贺词,其实就是拜年的意思。</p>
紧接着,李洛就连续颁布了几道诏书。</p>
PS:被空调吹病了,本来就体寒,哎…还是太弱了。今天就到这了,大家晚安,我会多喝开水。蟹蟹大家。求票票…这章,很不好写,还要查资料,完全没有写情节故事轻松。但是作为历史文,又不能省,不然会显得小白。</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