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四章:燕京!燕京!燕京!揭开朦胧面纱!,争名夺利,早餐羊奶,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爷,这是在初代蒸汽机基础上,增加的,利用蒸汽推动的鼓风机,也正式由于这个鼓风机的存在,蒸汽提供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劲了……”</p>
连杆往复的巨大噪音中,杨六六指着与锅炉底部连接,往复运动的鼓风机,扯着嗓子大声介绍道。</p>
虽然环境恶劣。</p>
可朱元璋为首的大明众人,已经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p>
巨大的锅炉,一根根长长的铁管,震耳欲聋的轰鸣声。</p>
即便不懂蒸汽机的原理,也隐约感受到,工业时代的峥嵘。</p>
朱棣一直认真听着。</p>
不过,视线并没有过多集中于蒸汽鼓风机上。</p>
而是看着锅炉另一侧,用一根铁管连接炉底的大书包!</p>
杨六六停顿时,他指着四四方方,铁制的‘大书包’,询问:“这个铁箱子里装着什么?”</p>
杨六六搓了搓手,快步走到铁箱旁,献宝似介绍:“王爷,里面装着猛火油,很多需要增加蒸汽动力的时候,加煤一时半会儿很难迅速升温,产生更强劲的动力,我们就加了这个装有猛火油的铁箱子,只要需要时,拧开阀门,猛火油就会从炉底上方喷洒在煤炭燃烧的火焰上……”</p>
朱棣不由微微愣怔。</p>
这个思路,和飞机瞬间提速,往发动机中,迅速喷甲烷有这异曲同工之妙。</p>
至于易燃的猛火油并不新奇。</p>
中原很早就在战争中利用猛火油了。</p>
而在南海这边,石油更是很常见。</p>
婆罗洲就不说了。</p>
他现在占据的吕宋,就有很多自涌的猛火油‘泉眼’。</p>
百姓为省钱,会购买用来照明。</p>
只是气味太大了。</p>
点一个晚上,第二天,人的鼻孔都是黑的。</p>
玻璃广泛应用,玻璃灯罩的出现,解决了灰黑的问题,但依旧无法解决气味问题。</p>
有商人已经开始着手改善这个问题。</p>
已经发现过滤杂质,能有效减少燃烧产生的灰黑问题。</p>
……</p>
不过没想到,研究司率先在蒸汽机上,广泛应用起了石油。</p>
相信,随着应用石油开采、石油加工一定会发生技术性突破。</p>
甚至,燕藩官方以及民间的研究人员,会开发出,专门燃烧石油产生动力的内燃机、船用重油涡轮机……</p>
当然,这些技术,不可能很快出现。</p>
他估计也看不到这一天。</p>
但随着石油广泛投入提供动力的用途中,这些,在未来肯定会发生的。</p>
而且,从杨六六等人,能想到,在燃煤炉子中,通过增加喷洒石油的创新想法,足可以证明,如今燕藩治下,活跃的创新力。</p>
“你们做的很好……”</p>
朱棣不吝言辞赞扬。</p>
杨六六等人,顿时乐的合不拢嘴。</p>
朱棣笑笑,指着烟囱。</p>
这个烟囱……</p>
实在是瞧着别扭。</p>
一艘蒸汽动力船上,烟囱的布局工艺,竟然仿照家里面生炉子。</p>
他想想,就又好笑又好气。</p>
“这个烟囱是谁设计的?”</p>
杨六六可不知,朱棣瞧着烟囱十分不顺眼,以为又要被夸赞,拍着胸脯笑道:“王爷,是俺,俺家厨房里的蜂窝煤炉子的烟囱,就是这样设计的。”</p>
朱棣瞧着杨六六笑着时,露出的八颗大白牙,差点被气死,发问:“这样的烟囱,排烟足够畅通吗?”</p>
就船帮外面,那个九十度直角向上的结构,他就知道,排烟肯定不畅通。</p>
要知道,排烟畅通与否,也决定了锅炉的效率。</p>
朱棣看着杨六六挠头,笑道:“你们增加了猛火油喷洒,是不是因为发现,添加煤炭的速度,如果超过一个值后,再多添加煤炭,不但增加锅炉的效率,反而还会降低效率?”</p>
杨六六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看着朱棣。</p>
只有他们这些研究人员才知道王爷的厉害。</p>
很多时候,王爷随口点拨一下,就能让大伙找到解决问题,把研究做成做好的方向。</p>
朱元璋等人,看到杨六六的眼神,不由好奇看向朱棣。</p>
朱棣指着烟囱,“我认为,烟流动,和水流动应该有些相同之处,一条河流越宽,越笔直,水是不是越发容易流动,你们不妨试试,做一根更粗的笔直烟囱,直接从动力舱,直通甲板……”</p>
其实,烟囱最好高度要高。</p>
同时,最好上细下粗。</p>
另外,如果想增加锅炉效率,最好使用多个小锅炉,小锅炉的水量少,更容易迅速升温加热,多个小锅炉同样,也增大了炉底的受热面积。</p>
不过,这些他不想直接点明。</p>
指明直通甲板的方向,他相信,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一定会慢慢发现的。</p>
或许,最终还会研究出气压差这些原理。</p>
他全都说了。</p>
直接应用,没有无数次的实验,研究人员,就不可能去专研,为何高度越高,上细下粗,就越有利于排烟。</p>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匠经验。</p>
而工匠经验在工业中大规模实验、应用中,就会慢慢催生人们去钻研其中的内在原理。</p>
化学、物理这些学科,进而就会慢慢诞生。</p>
就好像,他让东旭做兵备官,协调军工生产,提高武器性能。</p>
东旭慢慢开始研究弹道,研究弹丸初速度、进而发现了重力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等等。</p>
未来,这类由工匠经验表象研究,最终深入到内在原理钻研,会越来越多。</p>
“杨师傅,你们这艘试验船的速度有多快?”蓝玉见朱棣不询问了,迫不及待好奇询问。</p>
众人也顿时精神一震。</p>
刚才看到这艘速度奇快的船时,当时他们就想问这个问题。</p>
杨六六笑着介绍:“梁国公,俺们是从鸡笼屿出发的,鸡笼屿至棉花岛,直线距离六十五公里,我们在试验检测中,做了很多大机动转弯,行驶路程绝对大于六十五公里,总耗时两个半小时!”</p>
三个半小时!</p>
没小时,差不多十几公里,接近二十公里!</p>
众人默默算着。</p>
露出震惊之色。</p>
二十公里其实并不算快。</p>
战马的速度,轻松超过这个速度。</p>
但这是海上!</p>
而且,蒸汽机有着战马无法解决的优势。</p>
朱棣点头,笑着说道:“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用蒸汽提供动力,安装在车子上,蒸汽动力车头,后面挂上一串车厢……”</p>
朱棣对杨六六等工程师,描绘起了火车。</p>
“若真能给轮子装上蒸汽车头,把轮子放在两根铁轨上行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这种蒸汽提供动力的轨道交通建立起来,咱们吕宋,从北到南,最多也就一天时间。”</p>
“而如果在中原,修建这样的工程,可以极大促进,内陆地区的商贸以及人员往来,试想一下,即便是每小时十五公里,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间断行使,从金陵到蒙汉示范区,也就一千五百多公里,就算为了避开一些,不利于直线铺设轨道的地形地貌,路程翻倍,三千公里,这种轨道交通,也可以在十天时间内,将兵力,从金陵投送到长城以北……”</p>
……</p>
朱棣从兵力投送。</p>
又讲到,蒙汉示范区新鲜的牛羊肉,在短时间内,运输到中原。</p>
他已经打定主意。</p>
科技方面,其他事情,他不会去人为推动。</p>
但蒸汽火车,他要亲自参与推动。</p>
就算火车,无法安装这么大的蒸汽锅炉,稍微小一点。</p>
只要达到,每小时十五公里,就已经有很高的应运前景。</p>
官方推动修建铁路基建,一定会推动工业的蓬勃发展,彻底奠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基。</p>
反正,立国之后,未来几年,燕藩要慢慢消化倭国。</p>
几年之内,无法对外战争。</p>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很多空闲时间。</p>
完全可以亲自领导研究司,攻克火车的一系列技术。</p>
等靳宓他们那个生铁、熟铁浆转炉炼钢技术,完成从原理到攻克技术难点,投入使用后。</p>
马上就开始铁路基建。</p>
配合世纪大桥修建过程中,对修桥的工程技术总结。</p>
未来,铺设一条,吕宋由北到南,纵贯吕宋的铁路,并不困难。</p>
总结经验,只要未来大哥,愿意和燕藩合作,燕藩完全可以以技术换市场。</p>
帮助大明修建几条,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大十字’铁路。</p>
大明从这条大十字铁路,换取技术。</p>
而燕藩通过修建这条大十字铁路,能够更进一步,催化工业发展。</p>
双方都能得到好处。</p>
其实,在他的设想中,只要大明和燕藩未来,能够肩并肩一起合作,前景将十分广阔。</p>
炎黄子孙,只要领先这一步,或许就能在接下来,至少一千年内,继续保持对整个世界的领导地位!</p>
只是……</p>
众人听朱棣描绘,即震惊,又如醉如痴。</p>
纵贯南北、横贯东西?</p>
大十字铁路?</p>
修建这样两条,燕王所说的铁路,得用多少钢铁?多少人力,多少钱?</p>
修建好后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的?</p>
一时间,众人脑海冒出一连串问题。</p>
朱元璋心潮澎湃看着朱棣。</p>
这一刻,他真的想向老天爷,再借五十年!</p>
不!</p>
二十年!</p>
如果他真能再借二十年的寿命。</p>
他就敢大刀阔斧,全面推动老四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p>
他真的想看看,老四口中,这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铁路建成后,大明到底是何种景象。</p>
老四口中所说的火车,是不是也会像这艘蒸汽动力试验船。</p>
轰鸣声中,以极快的速度,行驶在大明广袤的疆土上,喷着白雾的汽笛,在轰隆隆响动中,发出悠长的嗡鸣声。</p>
他如同站在船舱玻璃前,站在这种火车车厢的玻璃窗前。</p>
在火车行使中,看着掠过的绿油油农田、高山、河流、草地……</p>
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p>
他无法描绘,甚至无法想象!</p>
但仅仅只是结合坐船行驶在大海的经历,以及老四对火车的描绘。</p>
在脑海中,稍稍想象一下。</p>
激动之情,便难以自制。</p>
可惜……</p>
他即便贵为皇帝,也终究是凡夫俗子,又岂能向天再借二十年?</p>
希望标儿即便没有革新之大毅力,大无畏,也不要毁掉大明和老四燕藩之间的血缘亲情。</p>
让雄英帮他,去见证这一幕。</p>
一瞬间,朱元璋想了很多,收敛思绪回神后,笑道:“走吧,接下来,爹就做这艘船,体验体验,这种速度!”</p>
就当体验,老四描绘中,那种火车吧。</p>
朱棣注意到朱元璋眼中隐晦的遗憾,若有所思,笑着点头。</p>
众人走出环境恶劣的船舱。</p>
朱元璋双手握着护栏,站在船头,望着碧波广邈的大海,拍了拍护栏,吩咐:“老四,吩咐他们启动吧。”</p>
朱棣冲杨六六点头示意。</p>
嘟——</p>
汽笛声响起。</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