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争气机!给燕王争气!,争名夺利,早餐羊奶,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琪步履很快。</p>
话语中,多少带着一丝埋怨。</p>
打下吕宋,燕京建设逐步进入轨道后,王府就搬迁到了燕京。</p>
同时,东番更名为蓬莱。</p>
设立蓬莱省。</p>
他这个宜兰县令,升任蓬莱民政官,相当于大明的一省布政使。</p>
说实话,他也知道,他能升任布政使,除了他这些年,在宜兰兢兢业业,按部就班,按照王爷设计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一丝不苟执行。</p>
很大原因,是宜兰的底子好。</p>
不但有放眼蓬莱省,数一数二的农耕条件。</p>
还有最大的私营雇工身股制造船厂。</p>
经济发展速度,想不快都不行!</p>
王府尚未搬迁至燕京时,宜兰就成为整个蓬莱所有县府中,仅次于鸡笼屿的第二经济大县。</p>
正是有这份功劳。</p>
当王府搬离后,他才能升迁改任至鸡笼屿,同时,在鸡笼屿设置省衙。</p>
成为蓬莱最大的民政官。</p>
按照他们燕藩的军政设定,蓬莱省应该还有一个协的陆军。</p>
协统是蓬莱最高的军方官员。</p>
不过,王爷考虑到蓬莱距离大明很近,为了释放善意,也为了不刺激大明的保守派。</p>
所以蓬莱省没有驻扎正式的陆军。</p>
只有归属省衙的警察队伍。</p>
警察和以前的衙役差不多。</p>
王爷在洪武二十三年,将王府搬迁至燕京时,取消了原本的衙役制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更先进的警察制度。</p>
警察也是他们这种,地方民政官所能掌握的武装力量。</p>
……</p>
当然,他能成为蓬莱省最高民政官,还有一点原因。</p>
就是他是驸马。</p>
蓬莱距离大明很近,随着海贸兴起,两地往来更加频繁。</p>
他这个驸马,燕藩的蓬莱省最高民政官,有利于,润滑大明和燕藩之间的一些矛盾。</p>
所以,他很清楚,他这个民政官并不是燕藩地方官员中最优秀,最有能力的。</p>
身份的加持作用很大。</p>
也正是因此,他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骄傲,半分懈怠。</p>
父亲说过,能力不够,可以用努力去弥补。</p>
太孙成婚,他也回去了。</p>
不过,太孙大婚第二天,他就悄悄乘坐前往蓬莱的海船回来了,不敢有半刻耽搁。</p>
就是想用努力,做出点成绩。</p>
这次燕京研究司派出发明蒸汽机的杨六六来鸡笼屿,协同鸡笼屿造船厂,制造一艘,纯蒸汽动力的实验船。</p>
作为王爷开国的献礼。</p>
按照他的本意,不要搞得太复杂。</p>
他听王爷说过,只要把蒸汽机,连接到现在两头牛牵引的转盘机括上就能把一艘畜力动力船,改装为蒸汽动力船。</p>
可研究司和造船厂为首的工程师们不干。</p>
认为这种只是改变动力,没有其他创新的蒸汽动力船,配不上王爷开国献礼。</p>
非要搞四轴四桨蒸汽动力船。</p>
四轴四桨他也知道,就是在战船的前后左右都安装有桨叶。</p>
这样,无论是左转、右转、前进、后退都能依靠蒸汽动力,迅速完成。</p>
不要在配合风帆的风向、洋流、畜力同时操作。</p>
后者,想要完成转向,即便是海军技术最出色的将士,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转向。</p>
……</p>
李琪收敛急躁思绪,扭头,歉疚道:“杨师傅、王师傅,对你们发牢骚,话说的有些重了,犯了官僚作风,你们可别生气。”</p>
想做成事,官僚风气可要不得。</p>
太孙大婚,他也去金陵工业区看了。</p>
触目惊心啊!</p>
他可不想,因为刚才的话,导致这些工程师,压力大,反而做不成事。</p>
王爷最忌讳官僚作风。</p>
除了搞雇工身股制,同时还命各地官办工厂自负盈亏。</p>
雇工身股制,团结工人。</p>
自负盈亏,关系工人酬劳、分红、对研究人员的研究投入,工厂负责人的升迁。</p>
说实话,他这个一省最高民政官说的话,如果不符合人家工厂的利益,人家也未必听。</p>
也就是他们这群人,都是从中原过来。</p>
旧有的一切,对他们影响太大了。</p>
燕藩新风,还没有把他们骨子里,旧有的一切,彻底扫除。</p>
而王师傅、杨师傅这样的工程师,以前在中原,更是身份很低的匠人,他们虽然明白燕藩的环境,也知道自身地位已经提高,根本无需怕他这个民政官。</p>
因为他们的升迁,是根据贡献。</p>
考核他们贡献的,也不是他这个民政官。</p>
而是工部,每年都要根据他们的业绩,派遣一个由研究人员组成的,民间性质的科研工会进行考察。</p>
工部对考察结果进行核查,确定无误后,予以奖励、升迁。</p>
这是一套垂直系统,与地方民政官员,没有任何交集。</p>
相反,地方民政官想做出经济成绩,还得为工厂、农民提供服务。</p>
大家没有领导关系。</p>
只能说是,相互合作,相互成就。</p>
可以想象,再过二十年。</p>
新一代的青年人成长起来,一扫他们从大明带来,无法全部清除的旧有一切后。</p>
他这样的为官之人,就不会如他一样,一不留神,就带上官僚作风。</p>
而如王师傅、杨师傅这种,新一代研究人员,也不会再因过去的记忆,总是对当官的存有敬畏之心。</p>
王师傅笑道:“我们都知道李大人您心急,关心我们的研究,不过李大人放心,这次请大人来看看,就是因为我们有十足把握……”</p>
“成了!?”</p>
不等王师傅说完,李琪猛地顿足,骤然转身,眼睛亮晶晶盯着二人,激动之下,再次确认:“真成了?!”</p>
不是他不够稳重。</p>
实在是,之前几次,自己跑来查看进度,他们给他的打击太大了。</p>
杨王二人含笑点头。</p>
李琪抓住二人手,催促:“快,快带我去看看!”</p>
话中,拉着二人,就往鸡笼屿造船厂狂奔。</p>
惹得经过的百姓,纷纷顿足,好奇议论。</p>
“咱们李大人这是怎么了?”</p>
“可不嘛,俺还是第一次见李大人,跑的像兔子一般。”</p>
哈哈……</p>
……</p>
李琪可不知道,被百姓善意笑着议论。</p>
即便知道。</p>
也不在乎。</p>
也不能在乎。</p>
燕藩的官,可不能因为百姓说一句,跑的像兔子,就给人家治一个大不敬之罪。</p>
很快,三人就来到停放蒸汽动力船的船坞。</p>
有些丑陋,一根从船帮伸出的铁皮烟囱,拐了一个九十度直角弯,矗立在船帮外面。</p>
黑烟正从烟囱,滚滚冒出来。</p>
造船厂负责人,邀请道:“李大人,咱们上船吧,锅炉已经烧起来了,可以出海,咱们出了海湾后,进行各项测试检验。”</p>
“好!”话音响起时,李琪已经跨步走上踏板,几个箭步,就来到船上。</p>
很快,一群造船厂以及燕京研究司的工程师,随行登上,这艘只有一层甲板一个动力船舱的试验船。</p>
嘟——</p>
舰首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李琪一跳。</p>
李琪指着冒白气,喇叭状,发出奇怪声音的东西,好奇问:“这是什么?”</p>
杨六六笑道:“李大人,这是我们建造这艘试验船过程中,一名船工想到的,咱们以前出海,都是吹号,提示全船船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出海准备,这名船工,利用号子原理,提出把锅炉蒸汽引流到号子里,利用蒸汽提供吹响号子的力量,经过试验,还真成了……”</p>
李琪边听边琢磨。</p>
鼓足力量向号子里吹气,和蒸汽往号子里引流,貌似,的确是异曲同工。</p>
就在此时,李琪的身子猛地晃动。</p>
杨六六几人,眼疾手快扶住。</p>
工厂负责人苦笑解释:“李大人,蒸汽动力比较强劲,咱们得操作人员还不熟练,下面动力舱那几个混账小子,肯定是第一时间,把阀门开到最大了……”</p>
李琪倒也没觉得丢面子,点头听完解释。</p>
适应了速度后,快步走到船头。</p>
海湾内,平静的海面。</p>
被尖角船头奋力破开。</p>
这艘试验船虽然不大,但距离吃水线也有三米高。</p>
可此时,船头尖角劈开海湾平静的水面,溅起的剧烈水花,竟然能飞溅到他的脸上。</p>
李琪顿感新奇。</p>
转身,快步折返船尾。</p>
目视所及,试验船行过后,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白练,缓慢‘愈合’,恢复平静。</p>
这是速度快,才如此啊!</p>
李琪转身,询问:“测了吗?最高速度能达到多少?”</p>
造船厂负责人,指着摆放固定在左侧护栏边的座钟,笑道:“李大人,这是第一次远航试验,所以还没有测试速度,我们准备前往65公里外的棉花岛,进行一次中短距离的航行,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和测试。”</p>
李琪微微愣怔,随即笑道:“这么远的距离,看来你们很有信心啊!”</p>
去棉花岛。</p>
以前的混合动力船,至少都得半天时间呢!</p>
而且,途中风浪还很大。</p>
敢这么远距离测试检验,证明他们很有信心!</p>
“接下来,你们指挥,我只带眼睛看!而且,不管测试结果如何,就冲通过你们的努力,让这艘试验船动起来,而且速度还如此快,我就得给你们向内阁各位部长请功。”</p>
……</p>
于此同时。</p>
棉花岛西北侧。</p>
一支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南下。</p>
经历了连续几日的暴雨和狂风折磨后。</p>
总算迎来了风和日丽的天气。</p>
舰队中的迁民、青年读书人、倭国诸侯、高丽观摩团,齐齐从船舱内走出。</p>
指着一望无际,波澜壮阔,忽而成群海鸟飞过,忽而跃出海面的群鱼,议论纷纷。</p>
朱棣的游轮内。</p>
最为舒服的船舱内。</p>
朱棣、徐妙云陪朱元璋、马秀英,站在一块长两米,宽两米的巨幅玻璃窗前,看着海面。</p>
两位老人,脸色都有些苍白。</p>
前几天,连续的恶劣天气,让两个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些吃不消。</p>
“母后,好点了吗?”朱棣询问。</p>
马秀英笑着,刚要开口。</p>
朱元璋便瞪眼怒道:“怎么不问问,你爹我怎么样?”</p>
徐妙云看朱棣摸着鼻尖讪笑,不由莞尔。</p>
朱元璋笑骂一句后,“我们都撑得住,还没那么脆弱,倒是宋濂、刘基、李善长三个老家伙还好吧?”</p>
朱棣点头,“春晓已经为三位老大人诊脉,服用了汤药,已经好多了,不过,春晓建议,咱们在蓬莱最好能休整一个月,父皇、母后以及我泰山,你们年纪都大了,而进入南海后,就不能像这一路,紧贴着海岸线行进,南海的海况、天气更加复杂……”</p>
朱元璋摆了摆手,“听你安排……”</p>
反正他们也想和老四多待一段时间。</p>
至于朝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