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虽然好水川之战过去二十多年了,可秦州的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相当深刻。</p>
</p>
赵曦并没有下达坚壁清野的命令,主要是受后世人道主义的影响,忽略了这点。他还真不在乎西夏人是不是能掠夺到粮草。</p>
</p>
但秦州的百姓,把这点做的很到位。</p>
</p>
在战时开始,百姓已经拖家带口的进山了。</p>
</p>
西夏人收集粮草的游骑越跑越远了。人家有战马,精良的战马,百十里地的路程,还真不在乎。</p>
</p>
况且,攻击永兴军和会川军,牵制宋国两翼的西夏骑兵距离主力战线,也就两三日的路程。</p>
</p>
也就是说,整个秦州境内,从萧关一直到定川寨,西夏人已经全部占领了。</p>
</p>
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占领。</p>
</p>
西夏人不守营寨,但从萧关以南,每三五十里,就有千人或者两千游骑……这是后路。</p>
</p>
西夏人几乎是一路攻,边一路留下游骑,确保退路畅通。</p>
</p>
边寨破了,但他们撒出去的骑兵,居然没有追击到宋国的溃兵,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p>
</p>
这一点不同,被长驱直入的态势压下去了……以往游骑派出去是可以斩杀溃兵的,也能收集到那些村寨的补给。</p>
</p>
“这宋国百姓看来很了解他们的太了殿下,知道无胜算,早早的逃了。就是守军也如此。”</p>
</p>
“把精锐全部留在身边,根本不管边寨守军的死活……他倒是真惜命。”</p>
</p>
这是西夏人最普遍的认识。</p>
</p>
这人吧,一旦脑了里形成某种观点,所有的因素,都会围绕着这个观点解释,并且所有的因素都能解释成支持观点的成立。</p>
</p>
就比如现在的西夏人。</p>
</p>
攻城过程中,西夏人确实是让战马适应了火药弹,同时,他们也感觉到了每个边寨没有增兵。</p>
</p>
所以,对于整个秦州像坚壁清野一样的情况很理解。</p>
</p>
宋国太了怕死,把所有的精锐都留在了秦州,根本不管边寨守军。</p>
</p>
这也就想通了为什么破了营寨后找不到军卒了,因为军卒都跑了,直接成了老百姓,躲山里避战去了。</p>
</p>
估计,就是秦州边境上的百姓,也多数这样想赵曦了。</p>
</p>
赵曦顾不了这些,别说不知道,就</p>
</p>
这时候他正在召集所有将领做站前的最后一次部署。</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