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燕代之忧,少帝成长计划,中丞佐吏,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代王刘恒起兵十数日后,长安发出的军令,通过秦直道一路传递,终于送达了燕国都城:蓟(jì])县。

接到军令之后,成为燕王不过数月的刘信赶忙召集了文武大臣,就长安送来的军令进行商讨。

说是商讨,其实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长安下达的正式诏令,除非刘信相反,否则只有奉从这一种选项。

而刘信之所以要召集大臣商讨,主要是就具体方案进行推演。

成为燕王数月,刘信心中的激昂也早已平静下来;对于新的身份,刘信也有了更加冷静的看待和认知。

与汉室每一个边境诸侯一样,刘信成为燕王之后,首先认识到的,就是燕国严峻的边防状况。

根据太祖高皇帝时所留下的传统,边地诸侯非但要自掏腰包,承担抵御外敌的重任,还要按律供养长安中央。

简单而言,就是刘信成为燕王之后,非但要为每年数以千万计的边防军费发愁,还要为年末上缴长安的‘贡献’绞尽脑汁。

燕地作为汉室大北方,其农业产出虽较之于上代稍好一些,但也远在南方膏肓之地之下;正常情况下,平均亩产大抵维持在两石到两石半之间。

虽然燕国封土辽阔,但山地、丘陵占据燕境一半以上;如果只凭借每年的粮税,燕国完全不可能做到一边吃撑边防部队,一边供养长安中央。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燕、代等国送往长安的贡献,其实就是表达诸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一个形式;只要诸侯没有得罪皇帝,那部分贡献最终都会被退回来。

但即便会被退回来,那也有个先决条件。

诸侯贡献,早已被太祖刘邦明文规定标准:侯国当年农税的三成。

燕国的疆域,又是一条东西拉长,南北压扁的狭长领土;边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部分,与汉匈边界重合!

而汉-匈边境西起陇右,东至燕国右北平郡,有将近一半的部分,都是在燕国边界。

换而言之,不严谨的说,燕国承担的边防任务,将近占汉室北墙防务的一半。

这使得燕国为了保证边境防务,需要维持一支极其庞大的常备部队;而这支部队的一应支出,则都由燕国承担。

在封王就国,来到王都蓟县之后,刘信兴致勃勃的翻看了燕国往年的农税,以及一应支出。

最终,燕国严峻的状况,在激情澎湃的刘信头上撒下好大一盆冷水。

——自高皇帝时起,燕国就从未凑出过制度所规定的‘贡献’!

燕国每年的税收,有近乎九成都被庞大到令人绝望的边防军费吞去;而制度所规定的的三成贡献,还都是历任燕王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送到长安走个过场,然后原封不动得搬回蓟县,待等明年再送往长安···

这还是边墙没有大战,边防军费没有‘超标’的前提下!

要是匈奴人大举犯边,那燕国非但要将当年全部的税收砸进去,还要拿出那部分从未见过天日的王宫积蓄,奖赏士卒,抚慰孤寡,乃至于增强军备。

如此糟糕的战略局势,让刘信心中再也没有对成为诸侯王的喜悦,而是整日忧心忡忡,哀愁于明岁的‘贡献’该如何凑。

至于享乐,更是早就被刘信排除在了‘有生之年要尝试’的计划单之中。

而此次,长安送来‘派兵入住代北’的命令,更是让刘信满是苦涩。

——军费从哪来!

根据诏书内容,燕国起码要出一万五千边卒,大规模机动至代-匈边墙,接手代王刘恒调走边防部队留下的防守漏洞。

且先不提远距离机动所要产生的耗费,光是这一万五千边卒的军粮,就足以让刘信白几根头发。

代王、齐王皆反,这场内战没个一年半载,是怎么都不可能得出结果的。

这就意味着,刘信派出的一万五千士卒,起码要在遥远的代北待4-8个月;期间军粮则需要刘信从燕国运到代北。

即便按最乐观的情况估算,四个月,一万五千士卒也起码要消耗30万石粮食;而为了将这三十万石军粮送往代北,沿途还需要消耗十万石以上。

即便撇开这一万五千士卒所需要随行的数万民夫,光是军粮,就需要四十万石!

这对刚成为燕王不过三个多月,连国土都还没巡视完的刘信而言,无疑是一座大山。

须知整个燕国境内,百姓也不过十数万户;燕国一年的农税收入,最多也就三百万石左右。

就凭这三百万石粮米,燕国需要供养十万以上的边防将士;光此一项,就会吞去燕国八成以上的农税收入。

剩下的部分,除了要供养王宫内的诸侯亲眷,维持燕国的运作,发放大臣的俸禄之外,还需要历任燕王从中抠搜一些下来,好保证每年能拿出足够的贡献送到长安,然后祈祷长安天子开恩,千万别不要脸的将这部分贡献收下···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刘信拿出四十万石军粮,去帮助隔壁诸侯国的边墙防务,无疑是强人所难了。

但长安来的命令,又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这无疑让刘信感到亚历山大。

结合此间种种,刘信召集大臣于王宫,其目的就很明显了:这笔意外产生得军粮,到底怎么办?

至于拒绝长安命令的选项,则完全没有出现在刘信的脑海之中——唇亡齿寒,用在燕、代两个诸侯国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

打开汉室疆土堪舆,就不难发现:燕、代两个诸侯国,无论其中哪一个被攻破,另外一个也绝对逃脱不了举国被围的命运!

尤其是东、南临海,北接匈奴的燕国,一旦西边的代国沦陷,燕国与汉室的接连,就将只剩下西南方向的赵国。

在如今赵国无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只要代国沦入匈奴之手,那燕国就将立刻面临被包围的局势,摆在燕国面前的选择也就只剩两个。

要么投降,要么举国内迁。

所以,即便刘信不考虑王位来源和舆论,光从现实角度考虑,代国也是一定要支援的。

这无关家国大义,也无关君臣本分——只要不想让整个封土被匈奴人包围,每一任燕王就都会出于利益考虑,做出驰援代国的选择。

更何况随着命令一同送来的,还有长安朝堂对燕、代边防之事的安排。

——车骑将军柴武,奉命进抵燕、代、赵交界处驻兵,以防燕、代遭遇匈奴人的入侵!

从时日推断,在军令传达燕国境内时,车骑大军只怕已从飞狐迳启程,进发目的地了。

车骑将军督镇燕、代大后方一事,对燕国的意义又十分微妙。

如果刘信老老实实驰援代国,若匈奴入侵,车骑大军就是燕、代防线的救火队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总裁爹地霸气宠

有点甜

原配她谁都不爱[快穿]

大河东流

团宠狂妃倾天下

云水莫负

重生之神级投资林风

一颗小石头

妖孽剑尊

天宫小妖孽

玄门天师

星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