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来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高攻低仿的杨大官人(3),入侵娱乐圈的咸鱼,六千来世,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顿时,一众雇佣兵脸色大变,看着这张人畜无害的小脸,分明像一个狞笑着的恶魔……
………………
ps昨天又有书友置疑我关于汉字那块的内容,其实我挺感激,至少证明有人看了我的书,也愿意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否定。
关于这块的内容,我其实不想花太多的精神来解释,这个东西像论文一样枯燥无味不说,偏偏涉及极广,内容多到可以单独写一本书。
因此,我只简单地说几点
1“汉字”和“汉语”虽然互为一体,但实际上,如果从其基本属性上来分的话,却是两样东西,许多人会将其弄混,一旦弄混,许多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2书友对于“繁体汉字拥有极强独立性”这个观点的置疑。
怎么说呢,或许我们之间对这句话的理解有所不同,
但凡是象形文字和象意文字,每个字体都是具有足够的信息量的,可以单独拿出来传达某个事务或者行为的释义。
所以在我以为,当几乎每一个字都可以具象到一条完整信息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内容独立体”,因此,我说汉字拥有极强的独立性,我个人觉得没问题。
为此,我今天再次通过远程视频,让家里人给我翻开那本厚厚的辞海,对立面每个字的解释和由来随即地看了两页,愈加坚定了我这个认知,
或许书友们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翻翻辞海或者字典,到时候对汉字,尤其是繁体汉字,肯定会自己的一番感悟。
3对于我说的“汉字两个字一组合,就能呈现诡异的完整逻辑性,编程的便捷性和蕴含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英文代码”,书友表示不认可。
由于里面涉及到好几个问题,我不太清楚究竟是哪里不认可,但还是简单解答一下。
a首先,我国曾经计划用汉语来开发编程代码,这个事我很负责地告诉你,是真的!虽然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但在当初,确有其事。
b“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完整的逻辑性”,这句话我承认说的太过绝对,如果换成“大部分汉字,只要两到四个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相对完整的逻辑性”,也许更适合一点。
我一位做了十多年翻译的朋友曾经说过,或许英语在“句法”上目前比汉字更有逻辑性,这也是许多人觉得英语“表述精准度”占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词法”上英语的逻辑性却离着汉字差了一截。
原因很简单,就拿我们汉语水平严重退化的当下来讲,一个普通人,只要熟练掌握了3000个汉字,就能撰写世界上9999的学术论文,平日的人际交往,只要一千六百多个汉字就够用;而英文呢,即便是用于最普通的生活交际,少于6000个单词的储备,就会出现沟通障碍,更别说撰写学术论文了,不然你以为英语逐渐增加到十万多个单词是为了什么?
所以……
你觉得凭借3000个常用汉字就能达到这个效果,还不能说明汉字组合的逻辑性么?
结合第三条的解释,如果你仔细读几页辞海,就会发现,除了以语气助词为代表的少数汉字外,基本上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基本字义】、【典故】、【延伸】这三块内容,
这个说明什么?
说明每个汉字背后包含着巨大无比的信息,并且在不断填充着每个字,或者每个词语后面的信息量,从而把它变成一个可以随着使用者水平和意图,不断拆来凑去的“七巧板”,赋予它足够的延伸触角。
严格来讲,我们的汉字,最初或者只是表述某一个具体事务或一个动作;但到了后来,已经变成了极为复杂的多层次内容载体,
比如说“薨”,本义是指一群蚊虫飞来飞去的声音,但后来指王侯或者嫔妃等高级别贵族死亡,只要对汉语有所了解,一看到“刘x,薨”这三个字,立马就知道这是汉代某个王爷死了,这里面包含了礼制、历史、性别等诸多信息,而且相对比较完整;
再比如说“道”,本义是指路途、途径,但你只要对甲骨文或者金文、小篆有稍微研究,就会从他的书写方式和图形里看出它的哲学演化以及运用框架出来——尤其是小篆,左边是“走”字,右边是一个披头散发的人,这分明是让人“不求表象,顺其自然而行”;所以,但凡是对中国文化有些研究的,往往会对那些充满了刻意意味的“茶道”之类的玩意不屑一顾,因为违反了“道”字最起码的本意;这个字里面包含了动作、哲理等基础元素,更包含了礼制、《道德经》、衍生应用等诸多信息。
类似于这种蕴含大量信息的汉字还有许多,它有着中国五千年来历史、哲学、民俗、礼制、文学等海量信息作为支撑,简单的两个或者几个字凑在一起,表现出最起码的逻辑性,我并不认为这种说法有什么错误。
事实上,汉字的“造词”行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许多哪怕是基础字义和原有衍生内容上毫无关联的字凑在一起,也能清晰表达出一件事或者某个逻辑;
比如说,我们现在网上玩的梗,什么“蒜你狠”,“气抖冷”、“城会玩”等等,你从基础释义上来看,完全就不沾边,如果不是生活在现今的中国,根本看不懂这些字代表什么,中间有什么逻辑可言,
但是对于我们,理解起来毫无困难,甚至能玩出更多花样来。
为什么?
因为我们获取的知识储备,知道这几个字代表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说到底,咱们古代的许多俚语和成语,其实都是一个模式造出来的——都是在海量信息上玩“减字法”。
而且,照华夏的历史惯性来看,焉知我们现在的一些网络热词或者梗,不能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个成语?
我前面说过,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基础元素,也是华夏历史的流通记载体,作为世界目前唯一传承至今的华夏,这两者是互为一体的,其余三个古国文明,所谓的断了传承,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字体和词语背后的海量信息被刻意抹掉,而又失去了流通性,数代而绝。
………………
ok,大体说一下我的一些认知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详细展开,字数也未免太多了些。
如果大家对这些东西之间的逻辑感兴趣,不妨去看看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虽然这本书争论颇多,但是里面关于这一块的阐释,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至少也有借鉴意义。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