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见面(1),回归大宋,封侯书生2,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见上面写着十三个清秀小字——西夏夏微冰,愿和涿州郡侯一唔。
夏微冰要见我?赵谷嘴角不由露出一抹感兴趣的笑容,对于这个叱咤战场的女子,他同样有心一见。
同时,赵谷也在思考夏微冰要见他的原因。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他们的祖先都是党项人。
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墙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
意思就是他们曾经内附过中国,也曾脱离过中国,游离在外,说白了就是反骨仔属性自古有之。
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唐高宗李治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大唐安置于松州,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如今的西夏部分疆域。
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
安史之乱起后,大唐郭子仪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以北和夏州以东地区,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再后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
在这段时期,西夏十分谨慎地处理着与后唐、后晋、后汉等沙陀政权的关系,和宋辽之间更是时常来往,谁也不得罪,谁也不亲近。
此时,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
但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
可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公元982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可李继捧有一名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
赵光义当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西夏也由此和大宋之间交恶,连连兵发边疆,虽没有大的战争,但小的摩擦却是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