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始皇帝将大行,大秦将改天换日!
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始皇帝将大行,大秦将改天换日!,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雨中城市,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9章 始皇帝将大行,大秦将改天换日!</p>
五月天,下冰雹,还能把少子胡亥的头打破……</p>
赵高只觉得眼前这个世界似乎都在瞬间迷茫了许多,自己竟然有些看不懂了。</p>
他失神地接过李斯手中的布条,布条很熟悉,正是他之前亲手自衣带上裁下来的,上面的血迹也很新鲜。</p>
他强行忍住伸舌头舔一舔,确认一下血迹真假的冲动。</p>
少子胡亥虽然不肖,至少不会在这件事上撒谎。</p>
他既然说自己头被冰雹打破,那必然是真的。</p>
但是,说不过去啊!</p>
胡亥此次登台是为斩蛟,身份乃是始皇帝亲口任命的偏将军,行的是兵事!</p>
为此,胡亥特地穿上了一身铠甲,虽然仅仅只是皮甲上缀铜片,防护力跟卫尉军的三层重甲根本没得比,但是要说能被冰雹打穿,那也不太可能吧?</p>
不过,胡亥说,冰雹大如鸡子?</p>
大如鸡子的冰雹是否能够砸穿缀着铜片的皮甲,赵高不得而知。</p>
因为从来不曾有人见识过如此大的冰雹!</p>
这世上真有大如鸡子的冰雹?</p>
他情不自禁地看向琅琊台方向。</p>
琅琊台果真是神灵之地乎?便连这冰雹,都大得如此不同凡响?</p>
还是说琅琊台上那条妖邪,妖得如此出人意料?</p>
“廷尉……”</p>
他失神地开口,蓦然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过于尖利,连忙压低音调,低沉地继续说道:“敢问蛟者,除了行云布蜃之外,尚能行冰雹之事乎?”</p>
李斯此时同样处于懵懂状态,赵高突然声音尖利如鬼地叫他,把他吓了一跳。</p>
他猛地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扫过赵高的下身,这才彻底反应过来,目光不留痕迹地重新落回赵高的脸上。</p>
“吾亦不曾听闻。”他此时依然有些失神,微微摇摇头,努力让自己的脑海恢复清明,这才继续开口:“不过,吾料此并非恶蛟之能。”</p>
“何解?”赵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斯。</p>
他是真被震惊到了。</p>
斩蛟之事,乃是他一手推动,全程力主。虽然起因为始皇帝之动念,然而若是失败,必为赵高之过。</p>
毕竟李超是他推荐的,少子胡亥又是他的学生。</p>
若是两人于琅琊台上斩蛟不利,导致始皇帝废大子扶苏之事遇挫,顺手把赵高斩了祭天,言是佞臣赵高谗言致使始皇帝行无道事,也是理所当然之举。</p>
当然,赵高并不是没想过斩蛟之事或许会失败。然而他所构想的乃是恶蛟牙尖爪利,卫尉军三层重甲竟然不能挡,或者恶蛟身体坚弱铁石,刀兵不可入。</p>
甚至是此恶蛟突然变异,居然能够喷火,赵高都能够接受。</p>
这样纵使失利,那亦只是妖邪势大,出人意表,非赵高之罪,甚至证明了赵高之正确。</p>
然而,此恶蛟行事却件件与天道相和,这便说不过去了。</p>
胡亥率领卫尉军在琅琊台上迷途之事尚且不说,先前的天有二日,乃至现在的夏日冰雹,皆为上天示警之兆!</p>
若是始皇帝得知,此事可做二解。</p>
一为斩蛟之事为上天不喜,故上天有警。上天既然有警,警的自然是力主斩蛟事的赵高。</p>
二为此蛟有行天道之能,那它就不是妖邪,而是瑞兽,赵高才是那个妖邪!</p>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赵高会代替恶蛟在琅琊台斩了祭天!</p>
“吾曾听吾师言,”面对赵高灼灼的目光,李斯皱着眉头,“大洋乃是水气充沛之处,此谓之海气!”</p>
“而地亦有地气,海气若与地气相交,便有豪雨,或龙吸水。而天降冰雹,亦偶有见之。”</p>
“况且,”他继续开口,“吾虽不知蛟究竟有何灵异处,然而吾却知,龙尚且方能布雨,琅琊台上之蛟若是能更进一步降下冰雹,那它就不是蛟,而是龙!”</p>
“然而吾等却知,它绝非龙,因为龙有五爪!既然非龙,自然无法行天道之事!”</p>
李斯言之凿凿,赵高松了一口气。</p>
确实是这个道理。这年头大家都敬畏天道,哪些事是天道之事,哪些是人间之事,分得很清楚。</p>
蛟虽然灵异,但是它终究不是龙,凤,麒麟等天道之兽,或者说神兽!</p>
区区灵兽,岂可冒天道之威能?</p>
不过……</p>
一丝闪念突然浮现在赵高脑海中。</p>
若按扶苏与蒙恬所言,以及琅琊县乡民传言,琅琊台上此蛟,乃是一位出身云梦山之天人点化!</p>
蛟自然不可行天道之事,然而一位天人如何?</p>
据闻当日这位天人就曾借着白蛇化蛟所行之云,而后布雨,泽被琅琊县万民。</p>
莫非……</p>
此为天人所行之冰雹,天人此时亦在琅琊台上?</p>
不可能!</p>
这个念头刚刚出现在脑海里,就被赵高直接摈去。</p>
秦人根本就不信神仙!</p>
大秦乃是行法家之学,法家者,乃是缘法而治,天下一切事情,皆规之以绳。</p>
这是一种极为现实的学说,自商君起,秦已行法家百余年,法早大于天。</p>
便如周之九鼎,言有天命蕴含其中,结果还不是被始皇帝铸成金人,也不见有上天怪罪,神仙找上门。</p>
不过,虽然放下心头大石,李斯之博学,依然有些出乎赵高的预料。</p>
他恭敬地拱手:“敢问廷尉,尊师何人?”</p>
赵高的尊敬,让李斯微微有些得意。他摸了摸自己丝滑的美髯,感慨地开口:“吾师从荀子。”</p>
赵高陡然一愣。</p>
荀子之名,天下之人皆如雷贯耳。虽然为儒家,纵使是在以法家立国的秦国,亦极受推崇。</p>
毕竟这是一位曾经三次担任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宫祭酒,也就是相当于后世校长之人。而且他虽然为儒家,但是其学说却和法家切合,世人传言其实则为儒皮法骨。</p>
不仅仅荀子有名,其弟子同样有名。其弟子韩非子,就连始皇帝都曾经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p>
没想到李斯之师居然是这等人物,难怪他一个吕不韦舍人的卑贱出身,也能扶摇直上,成为大秦廷尉九卿,官居左丞相!</p>
他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之色。</p>
李斯乃是名师子弟,而且今日与之相处,赵高发现此人博学机敏,不言则矣,一言必入木三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