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朕不服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5章 朕不服,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冷泡茶加冰,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匡胤:藩镇之乱自此而始,仙君授机宜,朕当自省。
喜怒不形于色的赵云也满脸惊色,也是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他本以为这安禄山是个被埋没的战阵之才,结果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乃是个不通战阵之辈!
如此之人反而能手握数万唐军,一时间他心里满是悲哀。
刘备捏了捏胡子末端,也无奈一起大笑。
他的理解是太原王的后人传这个典故想说王衍有先见之明。
法正抬头纹都显现出来了,咽了咽羡慕的口水,但嘴上不饶人:
“这玄宗要是不被人拦着,下一步是不是要封这安禄山为太子?”
但这里用这个典故就相对黑色幽默:
张九龄的判断没错;安禄山真的会造反。
742年,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仅用十年完成升迁,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李世民怔怔看着光幕中的画面,看着那个胡人打扮的人拍着肚皮跳舞,而上首一个极尽奢华的帝王笑哈哈看的很开心。
现实远比小说精彩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现实永远不讲逻辑,就像李隆基早期光明正大抢儿媳一般,我问心无愧啊。
侯君集就不太客气了:
“从未有听言逃军而不斩,兵败而不责。”
魏征欲说,不过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玄成无需多言,朕知晓……治兵亦如治天下,兵如水,将如舟,亦载亦覆。”
但……先见到自己被土墙给埋了?无法理解,不愧魔法晋书之名。
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轻声感叹道:
对两位将帅来说,这种在军法上颠倒黑白让他们最为难以忍受。
“若非军功之制败坏,这安禄山安能如此居高位?”
诡谲之辈勿复多言,刘备倒是有点可惜:
不过其他人暂时更惊讶的还是光幕内容。
于是后来更加下血本贿赂京官,以求在玄宗面前美言,而这份投入很快就看到了回报。
孤居然不能坐一坐?
朕不服!】
而且心里对于这个唐玄宗的评价也是一降再降:
能信这些拍马屁的话,确定智力没有问题吗?
而且您是有太子的啊?
徐庶摇头,只觉得看到那后世的地球之图受到的震撼都没这一刻要大。
“朕就应该送这些好子孙去战阵上厮杀两遭,好好体会一下何谓袍泽之情!”
要是刘备所记不错的话,这是后世第一次用名相这个称呼,应当还是有相当的水平的。
随后才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感叹:
咱汉也不是没见过昏君,但真没见过这么豪横的昏君!
这个兵马数字有零有整,可见是实打实的十八万兵力!
若无后勤之虞,这安禄山都够一人横扫他们孙曹刘三方平乱世了!
747年,安禄山任御使大夫;
……
事实上安禄山能干十多年中介,并且入京贿赂,哪家大门朝哪边开都摸得贼清,堪称标准的人精,怎么看都是标准的把李隆基玩弄于股掌之中。
而且从其措辞和姓氏来看,新的观众?宋朝的皇帝?等下要不出言试探一番?
至于这二凤陛下的感叹,孔明只能说,很懂其中的心情。
毕竟,不管换谁手握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都必然会发出三段感叹:
臣看这皇位坐着还挺舒服的。
作为对比,十年过去,安思顺此时依然还是洮州刺史。】
“这玄宗有名相而不自用,岂非自误?”
744年,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
对于这安禄山之遭遇,李靖相对比较克制,只是简单说了句:
“天子权柄,私授于人。”
他法正可是向来嘴上不饶人:“如今方知,后世为何恨其晚死。”
751年,安禄山开口要河朔三镇的最后一个河东节度使之位,李隆基应允。
法正明白军师的意思:这军功制度谁破坏的?唐玄宗自己呗。
乱世之遭遇,许都之经历,让徐庶深刻明白:天子无军,命格自丧。
张松则是头一次有点怀疑光幕的话,面色恍惚:
“这是盛唐?这怎么能称盛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