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意料之外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2章 意料之外,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52章 意料之外</p>
威尔逊与李谕搭乘了同一列火车,路上还与李谕聊起了博弈论。这是一个在各行各业都颇受欢迎的学科,政治上自然也不例外。</p>
“院士先生的两本书我时常带在身边,我在大学时代曾研究过数学,但真正让我感觉到数学的魅力的,没想到是院士先生的博弈论以及混沌理论。不管是混沌理论中的鲤鱼效应,还是博弈论中一个个精彩的模型,都让我激动万分!”威尔逊翻着这两本书说,“我们普林斯顿大学的许多教授都时常夸赞。”</p>
李谕说:“如果教授们可以继续帮我完善两个理论的证明,将更加感激。”</p>
“那就是数学家们的事了,”威尔逊说,“我只能关注已经证明的结论,毕竟数学早已不是我能够掌握的。”</p>
李谕笑道:“我写这两本书的目的并非只是针对数学领域,就是希望更多人领约到数学的美妙。”</p>
威尔逊说:“随着美国强大,我开始考虑世界的格局,博弈论是最好的武器之一。比如与英国未来的关系,以及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你知道的,欧洲的情况对我们的贸易至关重要。”</p>
李谕说:“欧洲各国的关系可是一团乱麻。”</p>
“的确如此,”威尔逊说,“我如今格外关注以往多有轻视的俄国,记得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七十年前作过一则预言:未来将有两个国家各自主宰世界一半的命运,就是美国和俄国。”</p>
李谕心中一惊,这个叫托克维尔的说得竟然还挺准,起码苏联时期这样,1830年代就能做出如此判断很不简单。</p>
威尔逊继续说:“与其同时代的普鲁士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又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我看来,政治又是经济的体现。所以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经济的强弱,继续延伸,经济的强弱又是工业实力所决定。而如今的工业时代,已经不是当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情况。”</p>
能当上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眼界还是很强的。而且颇有学院派作风,说话一丝不苟。</p>
美国就是靠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迎头追上。</p>
第一次工业革命,搭建一套蒸汽动力的工业体系,需要几十万种基本零件。要求工业国拥有上百万的工业人口。</p>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内燃机与电力出现,基本零件的数量膨胀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数百万种。</p>
从这一刻起,工业化就成了大国游戏。需要千万级的工业人口,否则连门槛都够不到。</p>
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都是关键。</p>
在二十世纪初,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只有俄国以及美国。</p>
(此时的大清连带着阿三确实没有被人家瞧上哈。而且有清一代,咱们的资源勘探很滞后,资源其实有点跟不上。不过不算什么坏事,否则就算勘探出来,也会被列强还有更可恨的小日本所掠夺。)</p>
李谕说:“工业又能够在科技上体现,而科技则离不开教育。”</p>
“这就是我热衷于教育的原因。”威尔逊显然很赞同李谕说的话,直接点到根儿上了。</p>
李谕则突然心中一激灵,看来时代裹挟这句话果然名不虚传,自己就算并没有想去接触军政,但搞教育、搞企业,已经不可避免会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p>
好在只是间接。</p>
威尔逊继续说:“如今的欧洲并不太平,英国输了布尔战争,俄国输了日俄战争,欧洲大陆的两强德国与法国更是因为普法战争势不两立。如果,我是说如果,德法爆发战争,世界格局将大不一样。”</p>
李谕问道:“您也认为欧洲会发生战争?”</p>
“也?”威尔逊说,“这么说,你同样有此论点。战争嘛,从来就没有停歇过,我想下一个打起来的还会是德法,如今二者都在积极备军。”</p>
其实不止威尔逊,很多人都做过类似判断,现状很好判断:大部分法国人都想与德国再干一架。</p>
如今的德国是强,但法国并不弱,一直在积攒力量要拿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就连中国的初中生都因为语文课上学过《最后一课》知道这件事。</p>
只是没有人会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罢了。</p>
李谕说:“博弈论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模型,即胆小鬼博弈,可以粗略描述大国博弈。”</p>
李谕此前给俄国大使讲过,胆小鬼博弈的模型本身非常简单:就是两名车手向对方驱车而行,最先让开的一方会被耻笑为“胆小鬼”。</p>
如果两边都示弱,让开车道,显然是和局收场,双方收益都是正的;</p>
如果两边都死磕,那没的说,都是车毁人亡,双方收益都是负无穷;</p>
但真正让人着迷的是如何做到一方假装死磕,另一方见没办法,只能示弱。这时候假装死磕的就是收益最大方。</p>
但威尔逊显然自己研究过,接过话说:“我知道,谁伪装死磕到底,谁就能够获得最大收益。”</p>
李谕说:“问题出在沟通上,也就是如何让对方相信自己要死磕到底,同时能够获悉对方会选择示弱,这是关键所在。”</p>
威尔逊说:“如此机密的信息,恐怕别人很难获知,除非情报工作极为出色。”</p>
“而且除了博弈论,也不要忘了鲤鱼效应所提到的,世界是个整体,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更何况两个强国的战争,很难预测怎样发展,所以……”</p>
威尔逊接着说:“所以不能奢望控制局面。”</p>
李谕点了点头。</p>
威尔逊笑道:“和聪明人说话真是太有趣了!来,我们再下盘棋,打发路途时光。”</p>
在美国自然是下国际象棋,但李谕对国际象棋不算熟悉,只能随便下下。</p>
威尔逊在新泽西州下了火车,李谕则继续乘车前往纽约。</p>
司徒美堂和邹周在车站迎接,司徒美堂高兴道:“好兄弟!”</p>
李谕抱拳:“司徒大哥,别来无恙。”</p>
司徒美堂说:“我好得很。”</p>
李谕说:“时间过得真快,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纽约这边情况不错吧?”</p>
“非常好!好得不能再好!”司徒美堂说,“工厂的进展极为顺利,哪怕如今美国遇到了股灾,一点也没有影响咱们的生意。”</p>
李谕说:“如此就好。”</p>
走出车站,遇到了不少华人,李谕好奇道:“他们要去哪?”</p>
司徒美堂说:“去听演讲。”</p>
“演讲?”李谕问。</p>
“怎么,闹了半天你连这事都不知道?”司徒美堂讶道,“康有为来纽约了。”</p>
“他来做什么?”李谕说。</p>
司徒美堂说:“听说是改组保皇会,要成立什么国民宪政会。”</p>
李谕说:“走,我们去凑凑热闹。”</p>
李谕在路上看了看报纸,大体知道了什么情况。</p>
自从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梁启超跃跃欲试,为了更有效地参与到立宪之中,并且为了将来在国内提高影响力,梁启超按照国外经验,准备组织政党,然后给远在瑞典小岛度假的康有为写了一封信:</p>
“今日之局面,革命党极力蔓延,及至全国,我今日必须竭全力与之争。不然,将无吾党立足之地。故拟在上海开设本部后,即派员到各省州县演说开会,占得一县,即有一县之势力,占得一府,即有一府之势力。</p>
“……保皇会之名太狭而窘,内为政府所嫉,外为革命党所指,难以扩充。”</p>
康有为看完信后,同样来了精神,真的从瑞典赶回了纽约,动手改组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只是梁启超和熊希龄觉得名字不妥,应该叫做“帝国宪政会”。</p>
话说康有为一度还想称其为“国民党”,但是没有如愿。</p>
会场上,康有为用一个大喇叭进行着演讲:</p>
“皇上日渐有权,圣躬必可无恙,从此不复劳吾同志之忧矣。从今切近之急务,莫如讲宪政!成立大党,遍于五洲,实居举国之先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