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先师庙前,大明话事人,随轻风去,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有,既然这三哥们都在了,那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顾宪成呢?</p>
赵志皋说:“没听说顾宪成要参加,只听说南京三直一起祭拜孔子。”</p>
这就让林大官人有点奇怪了,清流势力是非常有凝聚力的,这三直臣大张旗鼓去上香,怎么可能不带同在南京的顾宪成?</p>
更别说顾宪成是这帮人里唯一的江南人氏,不带这个唯一“地主”也说不过去。</p>
再加上董其昌提供的情报,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林泰来只能认为,顾宪成肯定会,也肯定会现场装逼。</p>
但是现在顾宪成却不敢事先声张,甚至让三直臣给他打掩护,让外人不要注意到自己。</p>
所以在林大官人眼里,顾宪成这做法跟偷偷摸摸有什么区别?就像防贼一样,也不知道到底心虚什么、害怕什么? 于是林泰来提醒赵志皋说:“老学士要警惕啊,他们这些人最喜欢制造政治议题。</p>
如果在国子监惹出了什么问题,你也要吃挂落,比如他们当众讽喻天子什么的。”</p>
赵志皋愕然道:“不至于吧?他们又不是疯子。”</p>
林泰来劝道:“总而言之,老学士还是要加强警戒,多派人手,小心无大错。”</p>
赵志皋却说:“有你就够了,坊间传言不是号称你能以一当千么?”</p>
时间一晃就到了后天,南京城的清流势力倾巢而出,来到太学先师庙祭拜孔圣人。</p>
除了南京三直外,顾宪成也到场了。另外李三才的好友、魏允贞的同乡、南京工部主事李化龙也到了。</p>
来这里的大都是士子,所以这一群身穿官袍的人十分醒目。</p>
政治地位并不是最高的顾宪成,这时候反而被簇拥在中间首位。</p>
清流势力的明星人物中,沈鲤是河南人,赵南星、魏允贞都是北直隶人,邹元标是江西人,李三才是陕西人。</p>
而在天下最繁荣富庶、士子群体最多的江南地区,却没有一个能支棱起来的政治明星。</p>
所以为了清流势力的版图大局,他们必须要捧顾宪成。</p>
小小牺牲一下自己的名位又算什么?他们可都是正人君子啊。</p>
几人雄赳赳的上台阶,走到大成殿门口的月台上。</p>
此时顾宪成忽然“啊”了一声,直接坐下,然后开始闭目打坐。</p>
其他人围在顾宪成周围,仿佛是护法。</p>
这几人顿时就将大成殿的门口堵住了,让其他读书人难以进殿,只能围在殿外台阶下。</p>
李三才高声道:“本官礼部李三才,友人顾泾阳近日读经,忽然心生一道难题。</p>
昨夜忽然梦到宋代大儒龟山先生,在梦中龟山先生让他今日来祭拜孔圣人。</p>
如今看顾君模样,似乎在圣人殿前感悟到了什么心得,斗胆请诸君勿要打扰。”</p>
打又打不过,其余人也只能暂时先在下面看着。</p>
幸亏这次打坐感悟所用时间不多,顾宪成很快就睁开了眼睛,望着苍穹,开口就是诵读: “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p>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p>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p>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p>
对四书五经稍有涉猎的人都能听出,顾宪成诵读的就是《春秋》的第一篇《隐公元年》。</p>
只是不知道背这篇干什么,难道感悟出了道理?</p>
顾宪成又道:“圣人著春秋,是微言大义,我参悟不透,《春秋》的大旨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体现? 昨日有龟山先生托梦,今日在大成殿受圣人余荫点,忽然就领悟到了!</p>
春秋大旨,就在首篇!全经第一个天字,就凸显了圣人真意!”</p>
众人回忆了下,春秋经第一个“天”字出现在第三句,原句为“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p>
释义是周平王派人来给鲁国的惠公、仲子送葬品。</p>
但在这个时候,惠公的葬礼已经结束了,而仲子人还没有死,送葬品都不合适。</p>
所以隐含的意思就是,周平王此举非常不合礼法。</p>
春秋第一篇就说周平王不合礼法,更深的意思,就需要专家各种解读了。</p>
顾宪成还是坐着没站起来,仿佛很兴奋的说:</p>
“这里要看一个天字。盖天下有道非天下自为有道也,惟王率之有道,则有道矣;</p>
天下无道非天下自为无道也,惟王率之无道,则无道矣。</p>
在王字之前,提出一个天字来,意岂不曰,天下受命于王,王受命于天,能奉天率之即是有道,不能率之即是以无道乎? 春秋大旨,圣人真意,就在首篇!就在这句!就在这一个天字!”</p>
李三才转身叫道:“顾君今日冥冥中被点醒,终于参透了!”</p>
气氛十分到位,台下读书人们议论纷纷。这个解经还是很精巧的,值得琢磨一下。</p>
正在气氛进一步推进的时候,突然从殿里传来了大笑声音,“不过如此!”</p>
众人转头向殿里看去,里面还有人? 忽然又从殿里飞出一只扫帚,掉在了顾宪成身边。</p>
虽然没有砸到顾宪成,但也把顾宪成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站了起来。</p>
随即从殿里现出一道身影,手持另一把扫帚。</p>
再细看,此人身材高大,穿着粗布短衣,浑身灰尘扑扑,但挡不住的气宇轩昂。</p>
看清楚对方面目后,顾宪成仿佛更惊吓了,“你怎得在这里?”</p>
那高大身影便点头道:“在下只是一名先师庙扫地生而已,可是听到泾阳先生的解经,也感觉不过如此。”</p>
这里又不是苏州,还是有很多不认识那个高大身影是谁。</p>
只是想道,难道国子监里连个扫地生也敢出面辩驳大学者了?</p>
两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奔波,支离破碎的啊,能写几千字就不错了。明天晚上回家就正常了。</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