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秋游记》避雷差评
水落江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秋游记》避雷差评,斗罗:绝世之日月雨浩,水落江畔,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出于旁观的旅行者心态,显然并不介意看到原本一潭死水的世界发生一些对自己不算负面的变化。
甚至如果进一步进化为乐子人,还会站在一旁拍手大喊“打得好,我要看血流成河”。
不过对于林瑞秋小姐来讲或许颇为有趣的新鲜事,传到天魂帝国皇宫中时显然就不那么令听众愉快了,甚至引得皇帝陛下雷霆震怒。
对徐天然那种政治动物来说,做什么事最好都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以便用道义武器给自己开路,降低抵抗力度和动员成本。
对日月帝国上下来说,和斗罗三国不断折腾对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西疆却是未必。
虽然嘴上说着“西疆百姓苦盼王师”,但显然日月帝国那些个军政要员们对自己在天魂西疆地区是个什么形象心里还是有点哔数的。
纵使当地民众支持与否对他们来讲没那么重要,但如果能稍稍争取一些支持与谅解,那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民心的每一份不满与抵抗最后都会变成账本上不断上涨的支出。
不过鉴于箭在弦上的现状,以及当地通讯条件的落后,以年为单位慢慢布局激化矛盾,引发本地势力与中央的对抗,最后再以“人权大于主权”为名公然干涉显然是行不通来不及的。
所以……最后落实下来的具体行动方针,把本应以月乃至年为单位推进的行动缩短到了以天为单位。
根据霍雨浩身处信息爆炸时代,还了解过“舆论引导”团体运作机制的经验来看,一般而言不算“视频评论区”、“楼中楼”这种二级评论的话,只计算原创视频、帖子这样的一级信息,一般普通人对某一短期热点事件的一级信息接触量不会超过一百条,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连五十条都没有。
所以靠着“批量报团互相点赞”从而快速运作热搜、抢占自动推荐机制前排热帖,是突击抢占舆论渠道很有性价比的一种方式——
与动辄上千万的知情人比起来,区区几百条一级信息的数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就是这区区几百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预定好的观点集中输出给人数至少数万倍于他们的沉默受众。
而以天魂帝国的现状,搞这一套就更简单了……只要**控制宣传机构,别人就算有不同意见也无法还嘴,根本无法将观点扩散出去。
正常来说,这一套“天魂之春”的流程走下来怎么也得大半年……不过鉴于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光是尽力确保西疆地区大部分人口都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已经要了人老命了。
由于流程太过仓促,徐天然那些人们也不在乎经济和思想乱不乱,只要治安秩序先崩溃就够了,反正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给国内民众看和安抚西疆民众的勉强说得过去的借口。
谁会真把希望寄托在当地民众突如其来的“觉醒”上啊?最后都还是要用枪杆子说话的,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减少维稳的花费。
其实这一套倒也不是真的完全不行,只是如果让霍雨浩操盘硬上的话,他或许会选择把地点放在天斗城,切断皇帝对外,特别是对军队的联络方式后第一时间送他上断头台造成既定事实,后面的事让别人去烦恼……
而天魂帝国的皇宫中,正在和几位心腹重臣商议国事的皇帝看到被空中飞人千里加急送来的密报,气得胸口不断起伏,深吸了几口气后才咬着牙将密报递给周边的近臣:
“诸卿都来看看吧。”
难得看见陛下的脸色这么差,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了一下,随即接过密报互相传阅着。
“荒唐,太过荒唐,如此大事竟然过了这么久才报给朕?”
怒火中烧的皇帝背着手走来走去,而前来送报的信使则站在门口。
这能怪他们吗,鬼知道一眨眼的功夫事态恶化得这么快,要不是事情实在压不下去了他们也不想上报给陛下添麻烦啊……
“陛下,西疆百官还在等您给下旨呢。”信使拱手道。
“下旨?下什么旨,他们肩膀和脖子上架的那个东西是摆设吗?还需要朕教他们怎么做?”皇帝怒气冲冲地一挥袖袍。
“允安西公爵临机处置,西疆各城的城防军都听其调令,先发布赦免罪过的最后通牒,让被裹挟者动摇回家;再用城防军的步骑守军冲散顽固者;最后若是实在有人铁了心对抗到底再就地镇压!”
“让各城的魂师供奉都做好准备,日月帝国的那些混蛋当朕是傻子吗?除了他们还有谁有这样的能量串联乱党,竟然相信朕会眼睁睁放纵他们煽动暴民叛乱?”
“庶民愚钝,只会偏听盲从,朕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但若是冥顽至极,朕也不介意用魂师把他们通通送上天。”
而在一旁刚刚看完密报的大臣有些心慌拱手道:“陛下,被裹挟的民众可不是个小数目,擅用暴力一个不慎便会……还请三思啊!”
皇帝瞪着那位大臣,厉声道:“就是因为看他们气候已成才更要从严从重惩治!不然坐等他们封疆裂土,乃至把我们挂上绞刑架吗?抗拒天兵者便不是顺民,乃是暴民,更应以雷霆手段震之。”
为了保证消息尽快安全送达,天魂帝国安排了一整波魂师先后出发,用飞行魂导器赶路,尽快将镇压平乱的质疑送到西疆各个统治机关。
在天斗城稍稍驻留了一番的林瑞秋已经再次收拾东西踏上了旅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