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果然!这小子记仇!
不屈青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章:果然!这小子记仇!,三国:佛系谋士,被曹操偷看书信,不屈青铜,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荀彧以及戏志才等人自然是奇怪。
他变了。
志向太远大了。
竟然此等大胜都不放在心上,反而要立刻议事,如此明主,比之袁绍强得太多。
荀彧本是袁绍麾下,但看透局势,深知袁绍不可为天下雄主,又有意立刘虞为另一个天子。
妄图西边一个汉,东边一个汉。
是以弃之回乡,投奔曹操。
现在看来,这选择绝没有错。
奇怪的就是,晚宴还没开始。
美味佳肴,陈酒甜点就撤去了,而后换上了公文书简,各地陈情之信等。
至于人员擢升,官员任免,这些在数日之前荀彧早已经推举了合适的人选。
曹操一一查阅,不觉有任何问题,这些月,荀彧在后方不断搜寻查访,广招贤才,得了不少真正有才学之人。
足以分派左右。
此事倒是无需他担忧。
可真正让曹操想要商议的,乃是徐州之事。
徐州内部即将遭逢大变,这是荀潇在信中曾说过的信息。
并且,曹操的明探暗探确实已经打探到了此时在小沛附近的状况。
驻军此处的阙宣,乃是陶谦麾下将军,在本月,陶谦得到了长安天子的诏书,为徐州牧。
行州牧之职。
诚然,陶谦早就已经是州牧了,这一封诏书也不过是为其正名,名正言顺的统帅徐州诸地罢了。
但有这一封诏书,士族便不得不承认,百姓也会更为归附,这是共识。
在此等情况下,阙宣篡汉造反,恐怕耐人寻味,难道是自认功高,没有得到足够的封赏吗?
“年关之后,南部贼寇,自当要剿灭,但徐州一侧也不可不防。”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摆出言归正传的神态,早已忘却了方才的窘迫。
既然要商议,那就真正商议出一個结果来才是。
“袁术气势汹汹来攻我兖州时,他一封书信没有,并且不曾接受我求援,甚至还送了不少礼物给袁术,亲和南阳袁军。”
“既不表示支持我,也不出兵支持袁术,坐山观虎斗,其心可惧也。”
曹操一言,让不少人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实际上现在周围的局势并非已经稳固在手,若是要一口气领豫州的话。
兵力不够。
守不住这么大的地盘,这也是因为董卓挟天子西迁之后,中原诸多诸侯的兵力实力都强。
估计明年一整年,都要向徐州动兵。
“在下认为,陶谦在徐州颇有威望,平贼之后,民心稳固,不会轻易受弃,若是要打,需师出有名。”
戏志才轻抚胡须,淡然而说。
荀攸笑道:“军师所言极是,不过陶谦治徐自然有他的策略,兵法云攻心为上,须知其治徐之策。”
“陶谦本不是徐州人,领丹阳兵而入徐州,除贼之后,可得徐州当地士族支持,并且联合商贾,以开市屯田,治理百姓,这一两年内,所获颇丰,方得天子亲自委任其州牧。”
“州牧者,以名望服众,以兵力立威。”
“士人与百姓,多归附,可见陶谦并非是寻常凡夫俗子,自有手段,若是可知晓此节,方有机会。”
这一番缘由,许多人都不甚了解,只是知道陶谦的名望,具体事迹,这年代哪里有人去专门为他写传记呢?
自然只有熟悉的人才知晓。
哪怕是曹操,对陶谦的知晓都是风评多于事迹,至于他以往一些奇闻逸事,那就更加不知道了。
正因这话极其有道理,才让正堂上稍微安静了下来,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这里可没有徐州来的谋士。
各地谋士,之所以人才辈出,主要体现在“地利”这一点上。
他们知晓当地地形,不为人知的行军小道,或者是本地的行政之策等等……
所以地位不一。
比如有些人在中原为政可以推行仁德治富庶,但若是去了辽东就必须要当地之谋臣来出谋划策,否则光是行军路途都找不好,被人玩得团团转。
沉默到此,忽然传来了一声感叹。
“怪不得啊……”
“嗯?”
曹操,荀彧等人都寻声望去,看到在末尾席位端坐着的荀潇仿佛想起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