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节 攘与和,凤穿残汉,黑色柳丁,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尊王攘夷?蔡安贞这是要以齐桓公自居乎。()"
面对东莱的奏报,曹操帐下不少幕僚纷纷露出了了然于心地冷笑。"尊王攘夷"的口号听着固然大义凛然,却终究不过是拾在前人牙慧。更何况齐桓公乃是春秋五霸之首,蔡吉以齐桓公自居摆明了就是要割据一方。也就比刘表、孙策、刘备之流多块遮羞布而已。论胸襟可比不上以一统天下为己任的曹操。
相较帐下谋士的不屑,曹操此刻的表情却是慎重异常。虽然他与蔡吉接触的次数并不多,但通过蔡吉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曹操能敏锐感受到对方同自己一样都胸怀一颗平定天下之心。所以蔡吉提出"尊王攘夷"既可能是在借机推诿,以便坐观他与刘表大战。也可能是真像齐桓公那般妄图"封泰山,禅梁父"。更有可能两者兼备。蔡安贞绝非常人,齐桓公没能做到的事,不代表她也不能做到。
思虑之此,曹操抬手打断了幕僚们地窃窃私语,转而向坐在右手边一直没有发话的荀谋主攸征询道,"公达,如何看待此事?"
荀攸沉吟了一下,拱手进言道,"回主公,当务之急因先查明袁谭是否真勾结鲜卑南下?兵力如何?可有其他人依附?"
曹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旋即便向负责情报收集的行军长史刘晔问道,"子扬,幽并二州可有战报传来?"
"回丞相,此二州尚无战报。"刘晔说到这里,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跟着补充道,"并州牧高干倒是曾奏报,有保塞胡欲内徙并州。"
"保塞胡内徙?哼,欲盖弥彰。"曹操冷哼一声。眼中刹时泛起了一股杀意,"子扬,传令元长看紧高干。"
眼见曹操只是让司隶校尉钟繇看紧高干,一旁的谋士常林不由凑上前向曹操提醒道,"丞相明鉴,荆州大战在即,偌袁谭真如蔡安贞所言引鲜卑人南下,那王师岂不是要腹背受敌?故林以为,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丞相可遣一员心腹大将领兵坐镇并州。如此一来既可安定并州军心民心。也可敲山震虎。"
常林的进言博得了在场多数幕僚的一致认可,唯独荀攸和刘晔两人没有表态。也难怪,这世上在听到将有十万异族入侵自家地盘消息后还能坦然处之的可不多。就算明知对方号称的十万大军可能也就两三万的规模。但只要一联想到蛮夷那烧杀掳掠的脾性,就足以让人坐立不安。
可谁知道曹操却抬起头环视了一番在场,不以为然道,"有蔡安贞坐镇幽并,孤又何须分兵北上。"
"丞相何出此言!偌蔡安贞乘机吞并并州。那可如何是好!"另一个年轻的谋士王象惊道。()
王象和之前的常林是曹操通过开科取士选拔到的第一批人才。此二人不仅同为河内人,并且都出身贫寒。特别是王象自幼父母双亡,被卖入大户人家充当仆隶。但他不甘心当个一辈子放羊的奴仆,于是就在私下里偷听主人授课自学丑女为后。终于有一天王象偷看主人藏书被抓。主人闻讯后要将王象毒打一顿,此时当地名士杨俊恰好路过。杨俊见而嘉其才质,当即就为王象赎了身。并帮他聘娶安家。王象则在杨俊门下继续求学。此番曹操在邺城开科取士,王象积极应考取得了殿试资格。虽然他在殿试中的排名并不高,不像拔得头筹的杨修那般光彩照人。但凭借着励志的经历。王象最终还是被曹操选拔为了幕僚,而他的恩师杨俊则被曹操举荐为了县令。
像王象这样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学子能一路走到今日的位置已实属不易。可相比世家名门出身的谋士,王象等人大局观明显要差许多。至少王象和常林都没看出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无法支撑南北两线作战。
相比地广人稀、物产匮乏的并州,荆州不仅土地肥沃、人丁兴旺,且还不用像幽并二州那样时不时遭受鲜卑、匈奴、乌桓等胡虏侵扰。一旦拿下荆州曹操便能拥有稳定的粮仓。充足的人力,届时扩军远征将不再话下。此外还能以荆州为落脚点。南下灭吴,西进入蜀,北上取汉中。总之对于曹操来说目前荆州的重要性远胜于并州。
当然这种涨他人威风,灭自家士气的话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却听刘晔用不以为然地口吻替曹操开脱道,"那得看蔡安贞能否先丞相一步平定幽并。胡虏凶残狡诈,反覆无常,非一朝一夕可定。反观荆扬,刘表乃坐谈客,孙策性急少谋,刘备拙于用兵。此三家在荆扬各怀鬼胎,待丞相挥师南下,便可逐一攻破。"
曹操看了刘晔一眼没有搭话。确实,此次南征荆州,他是把宝压在了刘表、孙策、刘备三家互斗上。打算先剿灭徒有虚表的刘表,再辖大胜之势将刘备、孙策逐一击败。此间袁谭、高干以及鲜卑人偌能拖延住蔡吉那是最好。若此三人不堪一击令蔡吉轻取幽并,曹操也会在拿下荆州后同其算帐。反正从曹操落脚许都那天起,他便已然做好了应对四方之敌的准备。
想到这里,曹操昂首傲然道,"就算蔡安贞倒戈相向,孤亦不惧与其一战!"
建安七年三月,曹操抱着最坏打算屯兵南阳郡治宛城,另遣曹仁为先锋别攻汝南诸县以便与宛城形成夹击之势。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刘表并没有积极应战,而是一面坚壁清野,一面召集大量民夫兵卒在襄阳新野一线筑高墙、挖深壕,引汉水环城,意图以水师和城寨来与曹操打一场消耗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