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一七章 泰西使团在西海运河,大明1805,王子虚,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泰西诸国参加大明皇帝登基大典的使团,首先在英国伦敦参加完了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
再次补给和准备妥当之后,汇聚成规模颇为巨大的船队,一起出发前往大明。
他们绕过伊比利亚半岛,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已经越来越被习惯称为大秦海的地中海。
在大秦海内的航道上,能够经常看到悬挂大明旗帜的船舶。
大明通往泰西西海岸,前往墨洲西部海岸,前往北殷洲东海岸的船只,大部分都会走大秦海航道。
当然,这条航道上也有泰西各国的船。
不过随着船队继续向东,泰西各国的船就会越来越少,大明的船只就越来越多。
到了连接大秦海与小西洋的西海运河,就基本只剩下大明的船了。
因为过了过了西海运河,进入小西洋之后,就已经可以算是大明的“腹地”了。
英国人退出天竺之后,整个小西洋就没有泰西人的势力了。
哪怕是大明洋的周围,还有西班牙人的一块墨西哥殖民地,在大明洋的东部占了一段海岸线。
但是小西洋的周围,都是大明人的海岸线。
南方那块冰封的南极大陆,现在已经默认是属于大明所有的了。
因为靠近南极的地方都是大明的领土,而且泰西各国在国际联盟承诺,不在墨洲和殷洲之外开拓土地。
不过,也不是没有泰西商人,会到大明统治的海域内经营航运业务。
只不过,这种类型的船,基本都会选择在大明注册。
小西洋都是大明海军和海上锦衣卫在管理。
他们管理和检查大明的船的时候,虽然也未必能够做到完清正廉洁,但是最起码也要做出一视同仁的姿态。
但是面对泰西各国的船,就充满了各种随机性了。
再加上大明的造船业确实球领先,大明的船确实坚固耐用性能好,关键是也不算很贵。
所以就算是泰西各国的商人,参与海上航运业务的时候。
特别是经营涉及到大明的业务的船东,基本都会选择直接去买大明的船。
同时直接在大明的管理机构注册。
再雇大明的船老大去跟大明海军和海上锦衣卫打交道。
这种船理论上就是大明的船,归大明海军和大明海上锦衣卫管辖,所以当然也要悬挂大明的旗帜。
泰西诸国的国王和贵族,知名学者和科学家以及商人们,他们所在的船队规模庞大。
还有各国王室、贵族、富商们聘请的大量专业人员,使用大明生产的电影和录音设备负责记录这次活动的过程。
包括他们路上遇到的各种新奇的船只和景象,各国的国王和主要贵族们的事情,学者们讨论的各种构思。
在这个航行过程中,西海运河是第一个能够引起所有人,吸引各个层面和类型的人注意的地方。
船队进入西海运河的时候,能够有机会登上甲板的人都来到了甲板上。
进入西海运河,船队就正式进入大明的领土了。
与此同时,这条人工运河本身,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奇迹了。
西海运河是运河,而不是天然的海峡,按照国际联盟的规则,其中没有公共海域。
内部水域也部都是大明的领土范围。
大明西海省的运河管理处,按照大明鸿胪寺提请并由皇帝签署的命令。
对于这支泰西精英们的船队,执行了较为简略的检查流程。
他们毕竟是皇帝邀请来的,参加皇帝登基大典的客人,而不是普通的商人。
核对了各国朝廷提供的随行人员名单,确认了船队没有明显的安隐患,就放他们的船队进入运河了。
也没有收取通行费用,就直接安排了专门的领航船,带着他们排成一列纵队通过运河。
泰西各界的精英们,观察着船只两侧的广阔水域,好多人忍不住开始本能的抒发着自己的感慨。
作为“大明通”的夏洛特公主,更是主动向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英国国王,以及簇拥着国王周围的英国主要贵族和学者们介绍了运河本身的情况。
“西海运河,是世界最为重要的运河和航道,没有之一。
“它将神州和欧罗巴真正连接在了一起,将小西洋与大西洋的水域连接在了一起。
“关键是,除了它是人为开挖修建的运河之外,它的实际通航能力已经超过了很多天然的海峡。
“水面宽度超过五百米,水深已经达到了二十米,关键是拥有双向独立航道。
“目前世界所有的船只,都能够直接满载航行通行运河。
“就如同我们大家看到的这样,只要大明的皇帝陛下给了许可,不需要对通行的船只收费的话,管理人员们甚至不需要去检查船只的吃水深度。
“因为目前世界的船,都无法蹭到运河的底。
“大明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型的油轮,才能勉强用完这种运河的承载能力。
“以后世界最大的船只,也都会按照这条运河的标准来建设。”
夏洛特的介绍,引起了周围成片的赞叹声。
贵族和官僚们主要感慨大明朝廷的强大,感慨大明皇帝的权力强大。
“大明皇帝陛下的权威举世无双,这种程度的工程也只有大明朝廷才能推动实施。”
“整个工程的运行过程始终安稳、顺利,我没有听说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
“两年余年以来,无论是我们泰西人,还是奥斯曼人或者大食人,都曾经掌控西海这片狭窄的地峡。”
“关键是,我们掌控着西海半岛的时候,都曾经考虑在这里修建运河。”
“但问题是,无论是古代罗马,还是大食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未曾将运河真正打通运河。”
“大明人掌控这里之后,马上就修建了能够通航的运河。”
“世界大战结束十几年,这条运河就已经宛如海峡一般了。”
“大明人与我们不一样,大明朝廷也与我们不一样,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与贵族和官僚们稍微有点类似,但是方向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们关心的似乎根本就不在于学问的正确与否本身,而是基于现有学问的一种感悟或者所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