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彧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榻上策》青春版,制周,王彧恺,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宗谊左右看了看,倾倒半身,压着嗓子低声道“如今阿翁年事已高,亲子皆亡,父亲您作为唯一的养子,难道不想克继大统,争那皇帝之位吗?”
郭荣悚然一惊,随即勃然大怒“竖子!你居然想造你阿翁的反!”
郭宗谊被吼得一愣,见郭荣双目喷火,呼气如牛,不禁回想起他那些年里挨揍的日子,下意识的就掀被下床,一步蹦得老远,才回敬道“我什么时候说我要造反了?”
郭荣这才回过味来,儿子只是劝自己上进,好像也没提造反的事。
咂咂嘴,郭荣面露尴尬,嘴上却斥道“那你弄那么神秘作甚!”
“行事不秘,必有祸事。”郭宗谊不咸不淡的回敬了一句,郭荣哑口无言。
郭宗谊回想起刚刚父亲的反应,心中疑惑,他反应那么激烈,莫不是真想过造反?
“上来吧,可别冻着了。”郭荣见儿子一袭内单,拍拍床榻道。
郭宗谊磨磨蹭蹭的上了床,卷起被子裹紧,才继续道“如今您领镇在外,但对手李重进、张永德二人却位居中枢执掌禁兵,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儿的想法,是自己进京,侍奉在阿翁左右,京中若有风吹草动,我也好给您通禀。”
虽然历史上的郭荣确实平稳接过了政权,但那是史书。
现在他身处其中,根本不敢放松,毕竟这等大事,一点岔子都出不得,还是要未雨绸缪,以免生变。
郭荣想了想,觉得可行,虽然他清楚,郭威心里是属意由他即位的,但自朱温篡唐以来,短短四十五年,已历五朝十一帝,如此乱世,光凭皇帝的一道诏书是登不上皇位的,还是要有兵马在手,方能问鼎九五。
“也好,有你在京中照应,届时若事有变,你我父子里应外合……”郭荣说着说着就觉得不对味,怎么总觉得像是在密谋造反。
干咳两声,郭荣转而道“明日我修书一封送往你阿翁,他得知你还在世,必会诏你入京觐见,只是到时,你怎么才能留在他身边?”
“他是我阿翁,我是他孙子,我一个未及冠的皇孙留在他身边还需要找借口吗?”郭宗谊疑道。
郭荣摇摇头,叹道“唉,你有所不知,朝中枢密使王峻辅你阿翁登极,立下头功,如今既总枢机,又兼宰相,日益骄纵。此人歌伶出身,气量极窄,且贪权妒贤,害怕我被委以朝政,分了他的权,所以总是阻拦我进京,甚至有一次我偷偷入京觐见,他在外办差,听闻后居然连夜赶回,要我回镇。若是父亲这次召你入京,只怕他又会横加阻拦,向父亲谏言,更不用说让你留在身边了。”
郭宗谊恍然,记忆中是有这么个居功自傲,以下犯上的人,也就是郭威为人厚道,一忍再忍。不过此人最终还是在广顺三年初,被郭威贬官商州司马,死在了上任的路上。郭威甚至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只是上朝时将其软禁于偏殿,诉其罪于百官,就轻轻松松将这权臣拿下了,实在不值一提,在郭宗宜的筹谋计划中,也就没有想他太多。
只是如今看来,王峻权威势重,总揽军政,在庙堂算得上是只手遮天,连有兵有将的独苗皇子都敢惹,看来还要是先解决此人,这盘棋才能活。
沉吟片刻,郭宗谊已有主意,他先问道“以阿耶度之,那王峻当以何理由拦我?”
“我信一旦入京,恐怕他就会知道,他应该会主动请奏,在我麾下,给你封个节度属官,这也是常制,父为节度使,子便为牙内都指挥使。若是成功,就能以公事相迫,堂湟之言,你阿翁也不好拒绝,他数次阻我,俱是用的此法。”郭荣答道。
郭宗谊闻言心中很不是滋味,这对父子也确实仁厚,一个皇帝,一个皇子,均是一代雄主,都被底下的人欺负成啥样了,也不知道反抗一下。
想了想,他道“不如阿耶明日修书时,就言要与我一同进京觐见,一家团圆,过那上元节,他若一心想阻拦您,便会放弃我。”
郭荣略作思量,点头赞许“嗯,此计可行,他若连你一个孺子都不放过,便显得欺之过甚,会落人口实,他并不蠢,应该懂得取舍。”
“若是不让那更好不过,此人包藏祸心,越早暴露,他死的就越快。”郭宗谊恶狠狠道。
郭荣摆手不聊此事,忧道“话说回来,你去是不难,但要长留怕是要费一番心思了。”
“届时找阿翁要个实职差遣,便名正言顺。”郭宗谊沉声道,他尚年幼,肯定会赐个卫、羽将军之类的虚职,品高而无实事,若是能得个差遣,便再无虞,且还能培植出自己的班底势力。
郭荣面色一喜,讶然道“不错,与我所想略同。”
“只是你身份不同,高不成低不就,想找个怡当的差事,怕是很难。”
郭宗谊没有回答,反问道“我听闻去岁幽蓟等地来了不少流民,有数十万之众,散于河北各州县居住,可有此事?”
郭荣凝重点头“确有此事,就在去年冬月的时候,便是澶州也来了数千人。”
郭宗谊听他坐实,便试探性的问道“以阿耶度之,这些人散在各蕃,真的好吗?”
“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跟你老子还卖什么关子?”郭荣颇为不悦道。
郭宗谊哈哈一笑“阿耶勿急,且听儿慢慢道来。”
“契丹与我,乃是死敌,幽蓟十六州于中原,乃是屏障,且雁门关也在伪汉境内,此两地尽落契丹之手,中原以北已无险堑可守,蕃族骑兵随时能长驰直下,兵围开封,或借道雁门关,直取关洛,阿耶若有雄志,当先取此两地。”
郭荣点头不答,示意他继续说。
“伪汉国力弱小,靠着契丹才能苟延残喘,我们暂且不论,单说契丹。去岁契丹内乱,耶律阮被弑,他从弟耶律璟平叛后即位,大肆屠杀异已,以致于蕃邦上下臣佐均是提心吊胆。我在路上亦有听闻,此人残忍嗜杀,极好酷刑,双十年纪便想长生不老,居然取童男胆配药,数月间已杀近百人,远近均不亲。虽不好色,却是不能人道,但视酒如命,每日豪饮九次,睡醒便要狩猎杀人,朝政日渐荒废,我观此人不似人主,迟早会落得与那耶律阮同样命运。”
“值此敌述律之怠,乃我不可失之机。庙堂当推行善政,对北地来的百姓官员,宽简以待,恩抚厚赏,如此数年彼消我长,届时领一大军讨之,可一战而定!”
郭宗谊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煞有其事,郭荣琢磨着,眼睛愈发明亮,他问道“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听别人说的?”
“自然是我自己想到的,这等谋国之论,哪里能随便听到。”郭宗谊不满道。
郭荣将信将疑,但细想也是,如今契丹占据地利,乃是中原皇朝之大敌,对付契丹,光靠打可不行,需得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功夫,慢慢消耗,最后觅一可趁之机,举大军征讨,放能平之。
朝野内外,能看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只知契丹国力蒸蒸日上,且善骑善射,兵锋正盛,极为棘手,便总想着要苟安一隅。
而他这未及冠的儿子,却锐意进取,明辩强弱,说起来敌我态势来鞭辟入里,头头是道,说是谋国之论尚未可及,但确实也沾了边了。
突然,他想起刚才所问的流民之事,心有所悟,便问道“你想招抚北地的流民?”
郭宗谊点头“正是,百姓丁口乃是国之基石,若能得到抚流民的差遣,一来可为庙堂分忧,二来可建新军,日后若要攻取幽蓟,这些人当是先锋。”
郭荣摸着自己的短须,沉吟半晌,才释然一笑,他感慨道“吾儿壮矣,你尽管施为,万事有为父在。”
郭宗谊心中感动,连忙下拜“谢父亲。”
。u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