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援军赶到,剑鸣乱世,波波丹,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飞见敌军想撤,故意大声嚷道:“喂,你们不要走!我还想继续打下去呢1
徐庶听了这话,实在忍无可忍,便对曹操说:“丞相请留步,他只是一个人而已,树林中的那些尘土肯定是他设计好的,用以迷惑我军。我敢打赌,彼处根本没有伏兵1
见曹操犹豫不决,他望向天空,眼中闪了一下。顿时,空中出现了三只巨鸟,像箭一样射向张飞。
张飞一惊,忙举起蛇矛;马也受了惊吓,铁蹄乱蹬。曹军纷纷回头看,不知这是什么鸟。
此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天上几道闪电同时劈下,把三只巨鸟全部击落了。巨鸟的尸体刚落地,便全部化为灰烬。
“他…他有神灵护体啊1不知谁叫了出来,顿时曹军吓破了胆,一股脑拼命逃跑,场面一度混乱。
“镇定点,不要自乱阵脚1曹操大喊,可惜周围太嘈杂,无人理会。
徐庶也不明白刚才的闪电是怎么回事;张飞更是万分疑惑:刚才的大鸟为何要袭击我?刚才的闪电是怎么回事?大鸟的尸体为何会自焚?这种鸟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一连串问号进驻他的大脑。
见曹军已撤,他顾不上多想,怕敌人杀回马枪,便用蛇矛将东面桥头的两根柱子劈断,让桥的一头落进水里。他回到小树林,带上手下迅速往东而去。
逃了一程后,徐庶越想越不对劲,便对曹操说:“丞相,我们为何要逃?刚才的闪电也许只是偶发的自然现象,绝非神灵在作怪。张飞再勇猛,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岂有百万雄狮惧一虎之理?张飞守桥,说明没有伏兵,而且刘备必定就在桥的另一头。以我军破竹之势,如果杀回去,一定可以活捉刘备1
张辽也说:“对啊丞相,虽说桥窄,人多不易过,但如果派出大量弓箭手,我就不信他不退!他总不可能一人挡万箭吧。”
曹操顿然醒悟,忙令众人调转马头,杀奔回去。
回到桥边,见桥的另一头已倒塌,他更加确信没有伏兵,说:“我们中计了,彼岸根本没有埋伏1
众将不解。曹操说:“过河拆桥,说明对方心虚,必无伏兵;若他留桥,说明他不怕我们过河,必有伏兵在彼岸等候。”
众皆恍然大悟。曹操当即命人速搭三座浮桥,今夜全军渡河。
张飞回到刘备身边,具言前事。刘备叹了口气,说:“二弟虽然有勇,但却无谋啊1
“此话何解?”张飞还以为断桥是明智之举。
刘备说了和曹操同样的话。张飞不得不服,后悔万分。
刘备说:“我料曹军肯定会回头的,造桥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早走为妙。”
商议之下,众人往汉津方向而去。刘备望望身后,百姓加士兵已不到一千人,心酸不已,抚心叹道:“今早我还与数十万军民携手共进,如今却连百分之一也不到了1
志鸣能体会他的心情,安慰道:“虽然百姓所剩无几,但也未必全死了,之前在混乱时逃掉不少,肯定有幸存的;士兵也一样,只要他们没事就行了。”
正说间,前面传来了哭声。刘备走过去一看,惊讶极了,原来是小苗和她的爷爷,之前混乱时走散了,没想到他们竟然走到前头来了。老伯的腿受伤了,躺在路边,小苗正蹲在他身旁哭。
“老伯,你还好吗?”刘备俯**子看他的腿。
老伯的小腿内侧中了一箭,虽然箭头已拔出,但伤口还未包扎。小苗不知怎样处理,只是哭。
刘备亲自用白布帮他包扎好伤口,问:“还能走吗?”
老伯摇摇头说:“伤口已受感染,走不远了。皇叔,劳烦你把我孙女带走吧。”
“一起走吧,小苗需要你。”
“唉,我命不久矣,咳…咳,皇叔,趁敌人还没追上来,你们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不行,我说过,到江陵一定会给你请大夫的。”
“皇叔,你的好意我真的心领了,但现在这种局势,能否平安到达江陵还是未知数。我不想连累你们,为了大家的安全,赶紧走吧1
“爷爷,不要丢下我一个人1小苗伏在爷爷身上大哭。
老伯用那双布满老茧与皱纹的手抚摸着孙女的脸,说:“小苗,跟皇叔走吧,爷爷不行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咳…咳…你爹娘死得早,爷爷准备下去陪他们了,你一定要…好好地…活……”
老伯话没说完便咽气了,小苗失声痛哭起来。
众人低头默哀。刘备深深叹了一口气,说:“小苗,你爷爷已经去世了,跟我们走吧,不要哭了。”
小苗伏在爷爷的遗体上哭个不停,不肯走。
“小苗,你爷爷叫你好好活下去,你再不走,敌人就要来了。如果连你也死了,你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亲人呢?”刘备劝道。
小苗听了,只好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
刘备命人把老伯的遗体简单埋了,草草立了块木碑,便继续赶路。小苗一步三回头,似乎在盼望爷爷复活的奇迹出现。
路上,小苗突然问:“神为什么还不来救我们?”
“你瞧,神不是派我来救你了吗?”刘备哄她说。
“那他为什么不救我爷爷?”
“你爷爷是大限已到,没办法的。”
“什么是大限?”
“就是寿命。你爷爷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一下了。其实你应该替他高兴,他已经脱离苦海了,再也不用承受世间的痛苦了;相反,我们还活着,还必须沿自己的路走下去,一刻也不能停。当你绝望的时候,想一想爷爷说过的话,就会充满希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