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零一章 开炮!,山沟皇帝,雨天下雨,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欧阳贵道:“这不就对了,别着急,这仗一时半会打不完!”

石典也是微微点头道:“大人指点的是,以我们目前两支舰队相聚八公里和一个小时五六公里的航速,彼此拉近都得一个小时,没有三五个小时,这仗打不完,而有这几个小时,足够让运输舰队越过海峡了!”

听着欧阳贵和石典一口一个小时,一口一个公里,如果是明军水师的人听了得纳闷,这听不懂啊!

这自然是因为大唐海军司会用的计量单位比较特殊,不是继续使用传统旧制单位,也不是洋人常用的洋制,而是李轩所提倡的新制。

大唐王朝的计量单位,原本是使用旧制的,但是旧制单位对于李轩而言用的非常不习惯,而且旧制的各项规制其实并不统一,同样是一尺,竟然还有各种不同的长度,营造尺、裁衣尺等竟然是不同的,彼此间是有着不小的差别,而这对于工业技术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妥当的。

所以李轩早在黄竹山时代就是开始提倡使用新制,并给扣上了新朝新度量的政治宣传口号,所以尽管之前除了李轩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并使用新制度量单位,但是现在却是已经是广泛活跃于大唐王朝内部了。

当然了,要想彻底取代旧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永远都不可能办到的事。

所以如今大唐王朝的计量单位是比较复杂的,旧制和新制混合使用,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部队使用距离单位的时候,用的是厘米、米、公里,但是偶尔也会用里、丈、步等单位,同时重量单位还是使用旧制,时间单位则是旧制、新制并行。

对此,李轩自然是不满意的,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他已经是让人制定了一整套的新制推广计划,要用后世常用的彻底公制取代传统旧制,为后续的科学发展奠定度量基础。

工部和陆军因为建立的比较早,习惯比较难以改变,但是海军这种新生事务就是容易改变了,如果不是为了顾虑到型号统一,海军都想要把火炮的重量统计都改成公制,而且还是以口径、身管长短进行区分,不再和以往那样直接以炮弹的弹重进行区分,也不和明军一样用火炮的重量进行区分。

而且这个想法海军可是没有放弃过,等着以后海军就会正式提升日程,对此,李轩也是支持的。

随着欧阳贵下令主力舰队向一八零方位转向后,主力舰队就是变成了向正南航行,而正南方位也就是琼州岛了。

至于运输舰队,则是在位于主力的东北方向大约八公里外。

对面的明军水师也是第一时间发现了第二舰队主力舰队的转向,毕竟现在天气晴朗,视野非常良好,哪怕是明军水师那边是没有望远镜,但是依靠目视也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大唐海军第二舰队的转向。

于是乎,他们也是跟着迅速转向,变成了向东北方向航行。

而明军水师的转向,几乎是和欧阳贵预料的一样,明军水师放弃了抢占上风位,而是直接前往拦截。

当然了,以目前明军水师的和运输舰队的距离,他们是不可能发现在大唐海军主力舰队东北方向八公里外的运输舰队的。

双方再一次转向之后,双方的距离也是在持续拉近!

不过等到了上午十一点许,风向变为正西,欧阳贵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是命令主力舰队转向西南,此时风向是正西风,同时此时明军水师就在他们大约正南方向大约一千米,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准还能够抢占上风位呢。

对面的明军水师也是不甘示弱,实际上他们还要更早一些转向抢风。

双方最前端的船只已经是相聚不足一千米了,而且还是在持续靠近中,双方的大船还在持续转向,但是明军的小船却已经是相继脱离大队,并朝着大唐海军主力舰队迅速靠近。

这些小船的航速更快,转向也非常的灵活,甚至船上水手都还能用浆划船用以加快航速。

当明军的小船行动的时候,大唐海军第二舰队里的那些临时征召来的小船也是行动了,而双方小船的目标都是相当的明确,那就是朝着对方的大船一拥而上!

而且不出意外的,兴许双方用的战术都是差不多:火攻!

这双方的舰队其实都差不多,主力舰也不是什么专业的炮舰,都是广船、福船、沙船这一类的传统海船,装备的火炮也没有多少,所以单单靠炮战是很难击沉敌舰的,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用火船进行进攻了,然后直接靠上去进行跳帮战。

虽然双方还没有接战,但是彼此间却是已经火药味非常浓厚了,第二舰队里的各主力舰的炮手们,早已经是装填好了火炮,等待着开炮命令了。

当双方的火船还在持续进行快速机动寻找机会的时候,双方的主力舰队此时相聚已经只有五百米左右了,这个距离,已经是廉州号上的九斤火炮的有效射程了。

虽然明明知道命中率会非常低,但是为了提振士气,先一步从火力上压制对手,欧阳贵还是下令开始炮击!

随着欧阳贵下令开始炮击,也是拉开了这一场琼州海峡大海战的序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唐万户侯

高月

重生从中锋打起

我就剩两张牌了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长安客

大明妖孽

冰临神下

农门悍女掌家小厨娘

昕玥格

大变傻子

南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