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大陆硝烟,国策,闪烁,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零六章大陆硝烟
西非战场上的战斗,可以说是大国博弈的缩影。
大战前两年,共和国在西非战场上的兵力投入非常有限。受条件限制,共和国海军只向西非地区派遣了几艘攻击潜艇,而且这些潜艇的主要任务不是破坏海上交通,而是监视进出西非地区主要港口的舰船,掌握美国海军在该地区的活动规律。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情报支持与后勤保障,所以这几艘攻击潜艇执行破交任务的意义也不是很大。总的来说,在战争的前几年里,共和国海军在西非地区基本上没有多大贡献。相对而言,共和国陆军在西非战场上的作用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陆上交通干线没有修通,所以共和国陆军向西非战场派遣主力部队的计划一再推迟。根据共和国陆军的相关记录,在战争的前两年里,派往西非战场的部队总兵力不到5000人,而且以特种部队为主,大都执行非正面作战任务。与作战部队相比,反而是共和国陆军派遣的军事顾问与教官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为尼日利亚等国军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事实上,即便到了2060年初,局面仍然没有完全改观。
“中非干线”是在2060年3月中旬贯通的,而共和国陆军派往西非战场的第一个战斗单位在9月底才到达恩贾梅纳。也就是说,派遣第一个战斗单位用了整整半年。显然,这与共和国陆军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反。即便中部非洲地区的基础条件极端恶劣,特别是乍得境内严重缺乏大部队行军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是以共和国陆军的机动能力,即便从苏丹港出发,也只需要几天就能跨越整个非洲大陆。如果算上航空兵的支援能力(在单程飞行的情况下,垂直起降运输机能将部队送到5000千米之外,足以横跨非洲大陆),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有足够的能力进军西非战场。甚至可以说,即便没有“中非干线”,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也能前往西非战场作战,而且战斗力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陆军拖拖拉拉的行动,只能说明共和国当局对西非战场并不热心。
准确的说,是西非战场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刻。
在2060年,非洲战场上,除了撒哈拉以北地区之外,最重要的战场不在西非,而是在南部非洲,即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与津巴布韦。可以说,这个战场上的争夺不但关系到了西非战场上的胜败,还关系到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未来。虽然表面上看,南部非洲战场的争夺重点也是资源,特别是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的稀有金属矿藏(根据战前探明的储量,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的稀有金属矿藏储量在非洲地区仅次与尼日利亚与苏丹,在全球也排名第八与第十。更重要的是,纳米比亚是美国在非洲大陆的主要资源提供国,即纳米比亚的稀有金属矿藏主要提供给美国,而且占到了美国进口量的15%左右,如果算上从博茨瓦纳与安哥拉等国进口的,则占了美国进口量的20%),但是本质上,这场战争的重点与非洲大陆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决定了由谁主宰南大西洋,进而对整个大西洋战场产生深远影响。
更重要的是,南部非洲地区还有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地区性大国。
受南非影响,南部非洲战争的局面非常复杂。虽然看上去,主要是由美国支持的安哥拉军队在向南进攻,力图控制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而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赞比亚与津巴布韦则在向西进攻,想通过控制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向共和国出口更多的稀有金属矿藏。但是从本质上看,不管是明目张胆的支持安哥拉的美国、还是在暗中支持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共和国,都是想借助发生在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的战争,让南非在战略上表明态度。对美国来说,至少希望南非严守中立,不向共和国提供任何支持与协助,从而让共和国海军无力向南大西洋派遣更多的作战舰艇,也就无法威胁到美国的制海权,让美国支持的喀麦隆能够在西非战场上获得更大的胜利,并且确保大西洋航线的安全。对共和国来说,目的也只有一个,让南非认清现实,做出明智选择,从而获得进军南大西洋的跳板,为打响大西洋战争打下基础。为了达到目的,美国与共和国都得争取在南部非洲战争中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问题是,南非非洲离两个超级大国都太遥远了。
从共和国的广州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赞比亚与津巴布韦都是内陆国家,距离两国最近的大型港口就是坦桑尼亚首都)的海上航线长达12000千米,而从美国新奥尔良到安哥拉纳米贝的海上航线也长达10000千米。更重要的是,南部非洲战争的主战场在博茨瓦纳,也就是在距离海岸线数百千米的内陆地区。如果在其他地方,几百千米的地面交通线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基础条件极端恶劣的南部非洲地区,这就是个大问题了。要知道,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津巴布韦与安哥拉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该地区也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除非投入数量惊人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并且建立数座大型航空站,不然该地区几百千米的地面交通线的保障难度是中东战场的5倍,或者相当于俄罗斯欧洲地区的10倍。事实上,就算美国与共和国都不缺乏垂直起降运输机,受场地与军人素质等因素限制,也不可能向交战双方提供太多的先进装备。拿安哥拉军队来说,在这个文盲率高达90%的国家里面,军人中的文盲比例肯定更高,因为绝大部分安哥拉军人将参军服役当成了养家糊口或者是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而知识份子等有才能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参军。当然,赞比亚与津巴布韦军队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而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又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不但军队规模不大,纳米比亚甚至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受此种种因素的影响,南部非洲战争不但异常残酷,还非常缓慢。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直到2060年,共和国与美国都没有向这个战场派遣正规部队。
当然,共和国与美国没有立即卷入南部非洲战争,与南非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南非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强国,就算在超级大国面前,像俄罗斯这样的准大国都不堪一击,更别说地区强国了。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在战前就保持中立的地区强国往往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超级大国也不能无视其存在。就拿南非来说,南部非洲战争爆发之后,南非就以南部非洲联盟与非盟领导国的身份出面调停,希望交战双方能够停止军事冲突,通过谈判解决矛盾。虽然南非的调停工作没有收到实质性效果,战争仍然在继续,但是在南非当局摆明了立场之后,交战双方仍然有所顾忌。2058年中期,也就是南部非洲战争爆发4个月后,南非跟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签署了维和协议,随后就向这两个国家派遣了维和部队,控制了位于两国边境地区的稀有金属矿藏,并且在该地区建立了难民收容营,为战争难民提供庇护。
也就是说,在南部非洲战争爆发后不久,南非就插了一脚进去。
毫无疑问,南非的这一行动让美国很是不满,反而得到了共和国的认同。当然,这也算得上是南非当局走的一招妙棋吧。要知道,就在出兵前不久,南非当局宣布在大战中保持中立,即不为交战双方的任何国家提供便利,而这一举动的直接受益者就是美国,最大受害者则是共和国。由此可见,南非在这个时候出兵控制住美国最想要的稀有金属矿藏,并且通过设置难民营的方式来控制冲突规模,对美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共和国,甚至有不少美国人认为,这是南非投靠共和国的举措。
事实上,在南非出兵的时候,也就是2058年中期,南非根本没有理由投靠共和国。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南非此举的最大目的还是减少战争对本国的冲击。虽然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都是人口小国,两国的人口加起来都不到800万,但是与南非接壤的另外一个交战国,即津巴布韦却有3000多万人,而且由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组成的联盟的综合实力根本就比不上安哥拉。也就是说,南非当局认为战火迟早要烧到津巴布韦境内,到时候肯定会产生大量战争难民。虽然从理论上讲,津巴布韦的战争难民首先会向北流动,前往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坦桑尼亚,或者向东流动,进入人烟稀少的莫桑比克,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难民涌入南非。事实上,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津巴布韦难民的首选目的地是南非,因为南非是中立国,不会受到战火威胁。对南非来说,阻止难民大规模涌入才是关键,因此南非当局有必要提前介入战争,并且在国境线外设置难民营。
可以说,南非此举很有先见之明。
到2059年初,得到大批美制军火的安哥拉军队就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一路过关斩将的杀入了肯尼亚境内,并且在当年第一季度末将战火烧到了津巴布韦首都附近,甚至可以说,安哥拉军队一度离胜利就只有一步之遥。受此影响,从2058年底开始,大批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的战争难民就涌向南非,到2059年中期,南非设置在卡拉哈迪沙漠南面的难民营就收容了450万战争难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个月20万的速度递增。可以说,如果不是南非当局早有准备,数百万战争难民将对南非社会造成难以想像的灾难,甚至有可能迫使南非当局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
问题是,任何战俘营都有极限,而且南非的国力并不是很强大。
虽然南非的地区强国身份早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公认,而且在非洲大陆,特别是在南部非洲地区,南非的综合国力确实是最强大的,但是在众多地区性强国中,南非的国力确实偏弱,不但比不上巴西、阿根廷、伊朗、澳大利亚等国,甚至连埃及都比不上,只比苏丹稍微高一点。可以说,作为偏安一隅的国家,在周边无大国的情况下,南非并不需要过于强大的国力,或者说是国力强大与否对南非在地区范围内的地位并无太大影响。问题是,放到全世界范围内来看,特别是在大战期间,南非国力偏弱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而且成为了制约南非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就拿收容难民这件事情来说。在设置难民营的时候,南非当局的估计是十分之一的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人沦落为难民(这个比例有点偏低,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地广人稀,没有太大的定居点,而且大部分国民都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所以受战争影响不是很大,沦为战争难民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津巴布韦则有20%的国民沦落为战争难民,其中半数向南涌向南非。如此一来,只需要接纳大约400万战争难民。实际情况是,到2059年底,南非接纳的战争难民就接近500万了。更要命的是,受几十年前的安哥拉战争影响,南非对安哥拉军队的进攻速度没有做出准确评估,导致难民营的建设速度严重滞后。根据南非当局的相关资料,到2059年底的时候,难民营只能容纳大约200万战争难民。也就是说,南非设置在境外的难民营已经严重“超载”了。
相对而言,缺乏安置地点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南非收容的难民都来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而这些难民最看重的不是能不能在床上睡觉,以及有没有足够的衣被。对于绝大部分战争难民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只有一样东西,即食物。
关键就在这里,南非没有准备足够的食物。
前面已经提到,南非当局是按照在2059年底收容200万难民来做准备的,而到这个时候收容的难民已经超过500万。更重要的是,南非并不是产粮大国,至少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南非最多只是一个能够保证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养活200万难民都很困难,更别说让500万难民填饱肚皮了。
如果在以往,南非当局肯定会以强硬手段把难民挡在国境线外,然后让其他想在非洲地区有所作为的国家、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出面解决问题。问题是,在大战的背景下,两个超级大国都没有心思理会南部非洲战场,哪还有心情去拯救几百万难民?更重要的是,如果南非在这个时候筑起院墙,得罪的不是超级大国,而是非洲的兄弟国家。也就是说,如果南非想在战后的非洲大陆上发挥重大作用,就不能过于无情,甚至得主动出面,让几百万战争难民过上好日子。换个角度看,南非在此之前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周旋行动,无不是在为战后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基础。受此影响,南非更不可能抛弃那些已经无所依靠的难民。
对南非来说,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问题,那就是向超级大国求援。
当然,南非当局不需要为此表态,只要拿出人道主义,就能让两个超级大国有所作为。
事实也确实如此,2059年中期,南非就向共和国与美国发出照会,希望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充分考虑战争对非洲人民造成的影响,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南非当局还开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人道主义物资清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与药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南非当局还根据情况变化,数次调整清单,并且催促两个已经表明态度,即答应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超级大国兑现承诺。
这下,问题交到了共和国与美国手中。
受基本国情影响,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虽然从理论上讲,美国拥有主动权。不管怎么说,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富余国,而且一直在为盟国提供粮食援助,而且美国距离南部非洲也最近,大西洋航线也没有受到共和国海军潜艇的威胁,但是有一点是美国所没有的,那就是足够多的运输船只。要知道,在2060年之前,因为俄罗斯没有战败,加上太平洋上的不利战局,美国的绝大部分运输船只都用在了北大西洋航线与太平洋航线上。更要命的是,即便有几支船队在非洲航线上活动,其首要任务也是向西非战场与南部非洲战场上的盟国军队运送军事物资。可以说,在俄罗斯战败之前,别说向南非运送成百万吨的粮食,就算抽调出几艘小型运输船都不可能。当时,美国海运能力的缺口高达2500万载重吨,根本不可能把宝贵的海上运输力量用到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上。
受此影响,人道主义援助就成了共和国与南非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这很好理解,在美国无法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南非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共和国身上。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南非当局可以向欧洲国家提出请求,而且法德意等国很有可能出于本身利益考虑,为南非提供粮食与药品。但是从自身的安全考虑,特别是在共和国打赢了马尔代夫海战,扫荡了印度洋,一度将部队派到莫桑比克的情况下,南非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向欧洲示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南非在2059年下半年与欧洲走到一起,那么在2060年底或者2061年初,共和国就有可能以战争的方式征服南非,而不是在人道主义救援问题上与南非商讨参战的价码。
正是如此,在2059年下半年,南非才会为前往尼日利亚的人道主义救援船队放行。
因为到2059年底的时候,俄罗斯战败已成定局,而且肯定会在2060年初战败,所以共和国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拖沓,在2059年底与南非达成协议,向被困在卡拉哈迪沙漠里的500万战争难民提供250万吨粮食、5万吨药品、10万吨生活燃料、以及足以安置300万战争难民的帐篷与移动板房。因为早在2059年中期,也就是南非发出照会之后,共和国就开始着手准备,所以在达成协议后不到20天,第一批运载着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队就到达南非,20艘商船分别进入了德班与伊丽莎白港。2060年1月上旬,共和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就送到了难民手中。出于安全考虑,南非并没有接受共和国派遣的人道主义救援团。
可以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共和国在南部非洲战场上发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