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谢寄奴,贮金闺,陈小鹿,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令姜第二日见到了玲珑阁此地的负责人,对方竟是一名老翁。
“谢郎君!”
那老翁一脸孺慕之思,仿佛看到了救命恩人似的,谢令姜有点儿不适应这目光,这老儿却自顾自开口道“谢郎君,老翁我曾在成都一带,被蜀国奴役,承蒙当年陈郡谢氏谢大郎君命侍卫救下,而后便跟随大部队北迁,而后在这青州扎下根来!”
在这位老翁的叙述里头,过去的一切都详实无比的展现出来了。
永和三年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大将军桓温领命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五十多年的混战。
永和三月,桓温抵达彭模。有人提议应该兵分两路,分头并进,用以削弱成汉军的威势。
当时阿耶谢奕石带着阿兄也在战场。时任辅国将军的桓温延请袁乔担任自己的司马。
袁桥是陈郡袁氏之后,阳夏人,东汉末郎中令袁涣玄孙,东晋国子祭酒袁瑰之子。袁乔长期担任桓温属官和谋士,并参与了晋灭成汉之战,成功消灭成汉,但可惜的是,战后不久即去世。
成汉之战里袁乔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就在桓温打算攻伐成汉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以精兵一万,轻军速进,待敌方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又认为北方后赵见晋军远征,会认为国内会有防备,不会进犯;而且即使进犯,长江沿岸的守军亦足以拒敌,指出被乘虚袭击的担忧其实不足虑。又指昔日诸葛亮以富饶的益州抗衡占据北方的曹魏,而今成汉据长江天险的上游,其实是个隐患,攻克蜀地也是对国家有极大益处的事。桓温也同意其言,进攻时更命袁乔领二千兵作为前锋。
袁乔说“如今孤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利可以建立大功,败则尽死无遗,应当聚合威势,齐心协力,以争取一战成功。如果兵分两路,则众心不一,万一一方失败,讨伐蜀汉的大事就完了。不如以完整的军队前进,扔掉釜甑一类的炊具,只带三天的军粮,以显示义无返顾的决心,肯定可以取胜。”桓温听从了他的意见。留下参军孙盛,周楚带领瘦弱的士兵守卫轻重装备,桓温亲自统率步兵直接开赴成都。
李福进军攻打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赶跑了他。桓温进军,遇上了李权,三次交战,三次获胜,成汉的军队溃散逃回了成都,镇军将军李位都迎到桓温那里投降。昝坚到了犍为以后,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一条路,掉头返回,从沙头津渡过长江,等到抵达成都,桓温已经驻扎在成都的十里陌,昝坚的兵众自己就溃散了。
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表示“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思。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看着老翁热泪盈眶的模样,谢令姜忽然询问道“袁乔大人的后代在何处!?”
“回郎君的话,应当还在遂宁。”
袁崧,袁乔之孙,他出身陈郡袁氏,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颇有大才。
许是可以提前预订。
如今遂宁之地倒是颇为受前秦如狼似虎的眷顾。
这燕国蠢蠢欲动,赵国迫不及待,前秦如狼似虎,她们晋国还真的是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谢令姜把老翁指派出去,命他为自己制作箭弩。
老翁早把自己当做谢家军一员,如今更是欢欣鼓舞。
夜里,谢宁城眼巴巴看着谢令姜出来,老远招呼着“王世兄,在这呢!在这呢!”
谢令姜朝着他看了一眼,当真如约而至,谢宁城瞬间耀武扬威。
“琅琊王氏嫡出郎君,与某真有缘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