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明不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李定国上了大新闻,崇祯欠了我十亿两,远明不渐,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年,一月下旬。

山西,卧龙沟煤矿。

最近天气异常寒冷,滴水成冰,但今年的春节假期结束,这处矿场还是很快就开工了,为了生计,数万矿工们个个都在非常辛勤的工作。

满了十六岁,算作十七岁的李定国,也是在徐州那边,过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后,第二天就带着兄弟孙可望、刘文秀他们,回到了山西,返回了他们的工作岗位。

实际上!

他的未婚妻胡萱儿,是希望他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等到二月份再去矿场工作,毕竟他才十六岁而已,按照许家庄的标准,连十八岁成年的标准都不到,没必要就这么早早的开始工作,承担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压力。

而按照胡萱儿的想法和规划,她是希望李定国听从她的安排,先以大龄插班生身份,去许家庄海港城那边留学三年,拿个有含金量的初中毕业文凭,然后跟她正式成婚,建立家庭,再开始接手胡家煤矿场的管理工作,或胡家提供资金赞助,允许李定国自己承包矿场,创业单干,但股份要全放到胡萱儿的名下。

对于胡萱儿为自己规划的这条发展道路,李定国想都没怎么想,就表示了拒绝,虽然他知道未婚妻是为自己好,虽然这样的发展前景也不错,换作那些肠胃不好,只能吃软饭的男人,肯定会举双手表示愿意。

但……

李定国觉得自己的肠胃非常不错,不适合吃软饭,他更喜欢吃硬饭,不喜欢别人来规划他的人生。

况且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自己的人生,他要自己做主,不希望别人指手画脚。

自由。

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憧憬向往那种绝对的自由,渴望某一天活出自我,并去看看大明各地的风景,亲眼游览一番那美丽的锦绣山河。

至于当前阶段,他其实还在打工还债。

私下里,李定国对两位兄弟孙可望、刘文秀道:“大概二十岁前,我会想办法攒到一百万银元,再全部交给老师,让他给我出去闯几年的自由,允许我到处走走看看,不干涉反对我的任何决定,等我在外面闯够了,见识够了,大概二十五岁的时候,我肯定是会回来的,不会一去不归。”

对他的这番想法。

孙可望非常惊讶:“二弟,这外面有什么可看的?外面的事物,多看看《东方时报》就知道了,号称不出家门,便能尽知天下事,何必亲自去看?还要长时间放下事业跟家庭……这很不划算啊,你要三思而行。”

刘文秀道:“二哥,你遇到这等好事,别人都羡慕的眼睛红了,还要追求自由干什么?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挺好的,你可不要突然想不开啊。”

他们两个确实很难理解李定国的想法。

因为自从去年初,他们两个由战败矿奴的身份,被李定国赎了出来,拥有了自由身之后,新的生活,新的日子,不知道过的有多爽。

再也没下矿井挖过一块煤。

每天跟着李定国学习如何使用炸药、配置炸药,学习如何设计最佳的爆破方案等,几乎每天都在玩炸药中渡过,紧张、刺激且又兴奋,感觉每天既是在上班工作,也是在玩耍玩乐,非常的有意思。

至于成果,去年合计爆破23次,全部取得成功,带来超过150万银元的利润。

作为爆破总工程师的李定国,拿到了近5万银元的分红。

孙可望跟刘文秀则是助手,但他们没有李定国这样的天赋,对于炸药开矿的诀窍,他们顶多掌握了三四成的样子,还没能学会核心技术,更不可能独立操作,至少得再学个三五年,才勉强具有独立炸矿的能力。

所以工资的话,只有李定国的百分之一,每人只赚了500银元的样子。

即便如此,他们在整个大明,也属于能排进前1的高收入阶层了。

且这些工资他们自由支配,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每天大鱼大肉的,还能攒下不少,别提过的有多滋润。

可这样的好日子,才过了区区一年,李定国忽然说出心里话,要去追寻自由,要去大明各地看看,这让他们理解不了,现在的生活已经这么好了,还要什么自由,别再瞎折腾了行么?

你要是自由了,我们怎么办?没那个能力独当一面的我们,少了你这个兄弟帮衬,还怎么继续拿高薪?

为了自己利益考虑,对李定国‘追求自由’的想法,孙可望跟刘文秀,都理解不了,很难支持,毕竟你李定国已经实现富贵了,不能多带一阵子兄弟么?你之前的承诺,可是说要一起共富贵的。

但李定国似乎打定了注意,短期内应该改变不了。

不过孙可望、刘文秀二人,倒没有太过焦虑,因为按目前的爆破方法,李定国一年能拿到的分红,大概就是5万银元左右,距离攒到百万银元还早,至少要五年乃至十年,什么二十岁之前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的。

然而回到矿场不久,经过连续多天的烧脑计算后,李定国拿出了新的爆破方案。

称之为“大规模爆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农门渔妻种田忙

栖孟安

流放路上,团宠千金她自带空间

云遮清月

剑自雪中来

我不是烽火戏诸侯

替嫁后成了残疾大佬的白月光

阿川

我在三国抢天下

一颗小青虫

人间偶记

姚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