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佥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4章 汉王居然想白嫖,大明小公爷,锦衣卫佥事,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官集团怎么可能不知道?
如果朱瞻基上位,再对文官进行压制,那么文官就要再憋屈上二三十年。
因此,文官集团有杀朱瞻基的动机。
不要以为文官做不出这种事情来!打断大明脊梁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文官和瓦剌内外勾结,共同做局,坑了朱祁镇、坑了武勋,坑了大明几十万士兵。
这是事实,绝不是造谣中伤文官集团。
如果你不信,我就提一个问题,堂堂一国之君,御驾亲征,倾举国之力一战,为何会出现后勤补给断绝?你品,你细品!
至于王振,只不过是个背锅侠而已……
文官既然有了动机,动手这种事情就不必亲自上阵了。
随便撺掇一下朱瞻基的几个兄弟,又或者暗中撺掇一下汉王、赵王。
这些人中,哪个不想登上九五之尊的大位?
朱瞻基死了,文官集团就可以迅速在朱高炽的几个儿子里面,挑一个容易控制的傀儡上位:就像朱祁镇被瓦剌抓了,文官推出了朱祁钰;朱厚照突然暴毙,文官迅速迎来了朱厚熜一样。
至于第二个原因,朱高煦起兵造反,在李云睿看来,这更像是在演戏。
洪熙元年六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当月朱瞻基继位,而朱高煦却选择在朱瞻基登基一年后,起兵造反,动机和过程令人生疑。
朱高煦造反前,给张辅写了封信,希望张辅能够当他在京城的内应。
张辅是谁?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英国公,岁禄三千石,给予世袭诰券。武官做到张辅这个位置,已经到头了,再往上就是封王了,大明没有活着的异姓王。
除非朱高煦脑残,才会选张辅作内应!
很显然朱高煦不是脑残,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李云睿魂穿而来,一直没有想明白。
朱高煦起兵造反之后,朱瞻基带领大军御驾亲征,人刚到乐安城,朱高煦就派人前来请降。次日,朱高煦打算出城,被属下劝阻,只得假意回到汉王府,暗中从小路出城投降。
汉王好歹也是沙场猛将,靖难之役,打了不下百场大战;而后朱棣数次北征蒙元,汉王也随军前往,战场之上,也是敢打敢冲,非常勇猛。怎么到了朱瞻基这里,还没打就投降了?
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打死李云睿也不信!
后世李云睿曾看过一篇分析文章,汉王造反是朱瞻基联合朱高煦演得一出双簧。
文章大意来说,朱瞻基上台之后,威望压不住文官和武勋,因为很多文官都是五朝老臣,资历深厚;而在北京城的武勋群体,都是跟随朱棣打天下的那批人,个个身上都有战功。为了让让这些人,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朱瞻基和朱高煦合演了这出造反大戏。
朱高煦打起造反的旗帜后,必然迫使文官和武勋靠向朱瞻基,因为有了外部压力,内部很多矛盾可以先放在一边。
朱瞻基则趁势把一些忠于自己的人,安插到了主要岗位上,顺手接管了朝政和军队,在朝廷的权威也树立起来了。
然后,朱瞻基亲征时,朱高煦连仗都没打一次,就投降了!
自古以来,造反从来没有这么儿戏的!
至于用铜缸烤死汉王,并灭汉王满门这件事,后世更是备受争议。
朱瞻基不是好杀之人,朱高煦“起兵造反”,投降后,朱瞻基抓了一批同谋者,只杀了几百人而已,剩下的几千人,大都被发配戍边。而仅仅因为被汉王绊了一跤,朱瞻基就下令灭汉王满门,很明显不像朱瞻基作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