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踏高枝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蒙古究竟是敌是友,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鹤踏高枝折,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崇焕的内心正在摇摆不定,他想利用穿越者的历史知识去救下觉华岛军民的意愿是无疑的,只是此事牵涉到对蒙古的外交,于是他便犹豫起来。
虽然他知道后来的“惠蒙”政策是袁崇焕负责的,但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前,他觉得他把握不住阉党。
他总怕阉党拿捏住这件事大作文章,以蒙古意图趁火打劫为名,把蒙古这位盟友给搅和散了。
即使历史上的蒙古的确是趁后金来袭,乘机进犯平川和三山堡了,但是如果没有蒙古这位亦敌亦友的帮手,明军在山海关外面临的情形只会更加糟糕。
何况魏忠贤还真不一定懂外交,袁崇焕头疼地想,以魏忠贤和客氏对后宫和皇嗣的控制程度,他们必定不会支持天启皇帝去迎娶蒙古公主。
而如果魏忠贤不支持,那么阉党肯定更加反对,毕竟天启和崇祯两朝的主基调还是“皇汉天下”、“泱泱大国”,在外交上总是崇尚八方来朝,蒙古即使想“进贡”一个公主,天启皇帝还不一定能答应纳入后宫呢,何况是联姻?
倘或“惠蒙”政策不能转向,那么蒙古给明廷的印象就最好是可以利用且目光短浅,只要花点钱就可以买通的。
关键就在于要花钱。
财政拨款下去,总要见到效果。
袁崇焕挺担忧的是,虽然王喇嘛给出的借口很不错,可自己如果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稍微转了个弯儿,会不会引起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联姻机会渺茫的前提下,要是阉党再从中作梗,收回“惠蒙”的财政拨款,那蒙古这位盟友就当真要倒向后金了。
袁崇焕满腹心事,他思来想去,最后开口时却是道,“就是因为要顾忌陛下的想法,所以……我总怕陛下觉得蒙古人不驯顺,主要是这联蒙抗金,本来就有前车之鉴,南宋就是因为联蒙,联着联着就把自己给联成蒙元了,陛下必定对此心怀芥蒂。”
王喇嘛笑道,“陛下虽然心怀芥蒂,但一定会顾全明蒙之盟。”
袁崇焕笑了笑,用无声来表示怀疑,他觉得历史上的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都对蒙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两位皇帝都没把跟蒙古联盟当成一件头等大事来看待,还没到达能破釜沉舟突破道德底线的程度。
或者更刻薄一点儿来说,他觉得整个明廷在对待蒙古问题上都显得十分“牌坊精”,把道德牌坊看得比国家的现实利益还重要,这在明初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譬如就联姻来说,努尔哈赤一家娶六个科尔沁公主,父子兄弟全部近亲结婚算什么,朱元璋当年北伐的时候喊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结果不是照样能接受蒙古姑娘当儿媳?
再譬如割地同议和,皇太极议和时,只是想要明廷承认满清打下的地盘确为满清所有,崇祯皇帝都不肯答应,而朱棣当年为了靖难大业,二话不说,就把大宁卫割让给朵颜三卫的蒙古人,那时他甚至都没把握能成功当皇帝,这是何等的气魄?
倘或是朱元璋和朱棣来处理明末的蒙古政策呢,如果联姻有用,别说近亲结婚了,就算要他们效仿蒙古的“收继婚”,把老中青三代的蒙古公主都一块儿娶了,他们肯定也一口答应了,爱新觉罗家娶几个,他们朱家就翻倍娶嘛,这要放在明初那两代帝王身上,根本就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
说到底还是太爱立牌坊,还是儒家的牌坊,这道德牌坊一立,在顾全大局之前,不免就要先忙着顾全牌坊,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王喇嘛这时却举了一个出乎袁崇焕意料的例子,“就说孙督师先前被迫辞职,陛下能准允,不就是有蒙古人的缘故在么?”
袁崇焕怔了一怔,他在现代只听说过孙承宗是因为受阉党迫害而辞职的,还真没听说过蒙古人的原因。
王喇嘛继续道,“去年八月,敖汉部的歹青借酒醉带人跑到白塔峪寻求赏钱,然后咱们不但不给,还一不小心把歹青与他手下四人打死了,后来他儿子来要求赔偿,咱们又没给,于是东部蒙古诸部以歹青之死为要挟,将协守的蒙古士兵全部撤走。”
“这时候马世龙趁后金防守松懈率军偷袭耀州,结果被后金发觉反而中了伏击损失四百人,陛下那时准了孙督师的辞呈,就是因为顾忌我方与蒙古、后金同时发生冲突嘛。”
“当然我这话不是说,阉党在孙督师辞职的事上一点儿责任都没有,我是觉得罢,陛下是综合考虑了种种因素,才同意孙督师辞职的,不仅仅是因为柳河之败,这里面肯定包括了抚蒙,所以蒙古的凶悍和不驯,陛下都了解。”
满桂出声道,“事实上,我不认为孙督师的抚蒙政策有错,先前款蒙这一块是王象乾主管的,每年给蒙古人送上大笔大笔的财物,岁赏百万,说得不好听一点儿,王象乾在的那几年,咱们给蒙古人送的钱,比两宋时还多。”
“结果换来了什么呢?天启三年,王楹参将出边巡历的时候,被朗素部杀了,王楹死后,王象乾竟然还想继续提高岁赏,这时候孙督师就把他给弹劾了,他是天启四年的时候,以丁忧归乡的,怎么说也不算亏待罢?”
“而且孙督师是既防又抚,没有孙督师软硬兼施,那广宁就算不落到后金手里,也迟早给蒙古人占了去,嗳,我就不说天启三年的时候,奴酋要从喜峰口借道入关那事了,到底是亏得陛下顾全大局。”
袁崇焕一噎,不太敢接满桂的话茬。
一是因为历史上孙承宗跟袁崇焕在天启年间的对蒙外交政策大体是一致的,总是恩威并施,充满了“皇汉”气息。
二则是因为他知道在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之后,又特地把王象乾给请回来了,等于折腾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花大价钱给蒙古人送岁赏的办法,他现在一说话就总感觉像是在自打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