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生女名霁霞,回首三千里,韶芊,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立门户之后,韩亮在西湖畔的栖霞岭南麓底下创办了栖霞书院,并在其中附设武馆,宗旨是为国家储备文武双全的人才。韩亮一方面不肯为冤杀忠良的当朝皇帝効力,另一方面则暗忖当朝皇帝迟早会有驾崩的一天,而有心为下一任皇帝培育能臣良将。柔嘉深知韩亮的想法,也很赞同韩亮的理念。
由于韩亮在武艺方面得到了乃父真传,他亲自担任栖霞武馆的总教练,但他自认学术造诣不够,就聘请了数名鸿儒到栖霞书院来讲学。凭着儒学大师们的号召,以及先父韩世忠所遗留的人脉,韩亮成立的书院和武馆都招收到了很多学生,让他整天忙碌不停。不过,他一定会在天黑之前赶回家,与妻女共进晚餐。
年复一年,韩亮果真说到做到了婚后从不涉足**,也不纳妾。柔嘉真不知自己是几世修来,能有这样一个英俊又忠实的好丈夫!唯独自惭没能为良人延续香火!
所幸,韩亮对生子抱持随缘的态度,逐渐也感染了柔嘉。况且,女儿霁霞日益成长,不仅相貌越长越靓丽出色,头脑也颇显聪明伶俐,让为母的柔嘉深感欣慰。
早慧的霁霞到了虚岁六岁,刚启蒙不久,就把整篇《千字文》背诵得琅琅上口,令柔嘉暗惊女儿极佳的记忆力!霁霞很有兴趣求学,每天早晨专心聆听家庭教师讲课,下午乖乖写完作业才会去后花园嬉戏,傍晚则总会央求其父韩亮指点一两招基本武术。
自从霁霞懂得了父亲白天不在家是为了教导学生习武,她就吵着要父亲也教霞儿武功。韩亮拗不过宝贝女儿,柔嘉也认为女孩子学些防身术有益,霁霞就从此接受文武两方面的教育。
柔嘉眼看霁霞活泼好动、热衷练武,显然是武将名门的真传,不免在韩亮面前惋叹“假如霞儿是男儿身哪,想必将来会是文武双全!偏偏她生为女孩,真是太可惜了!”
韩亮则朗声笑着回道“才不可惜呢!娘曾经击鼓退金兵,传为佳话。霞儿说不定能向她祖母看齐啊!”
“可是,霞儿什么都爱学,就是不肯学女红,嫌女红太沉闷!”柔嘉忍不住嘀咕道“这孩子性子太急了,虽然学什么都学得很快,却没有耐心苦练,难怪会写的字很多,却都写得不够工整。那倒也罢了!我是不指望日后教她写瘦金体了。问题是,一个女孩子家不学女红,将来大了可怎么办啊?”
“你怕她将来嫁不出去呀?”韩亮打趣道“你放心!霞儿长得那么漂亮,绝对不愁没人要。再说,我年年都收好多男学生,十年以后,大可以任她挑!”
这是夫妻俩初次笑谈女儿未来的终身大事。韩亮诙谐的语气逗得柔嘉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柔嘉就不再多言了,但内心却不由得记起了霞儿快要出生时,自己莫名忽觉这是个女儿,将会许配给岳雲之子
柔嘉依然忘不了岳雲,却把关于岳雲的回忆一律压在心底深处,从不对任何人提起。她尽量试着把当初对岳雲的满怀情意转移给韩亮…
在和谐的婚姻之中,静好的岁月如同细水长流,不知不觉又有数年流过去了。到了绍兴三十年(西元年)的阴历年,霁霞的虚岁就有十一岁了,而柔嘉的虚岁则进入了四十大关!柔嘉真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年届不惑!
柔嘉揽镜自照,瞧见了眼角的鱼尾纹和眼下稍显暗沉的颜色,未免有些感伤。她想起了韩亮的大眼睛周围固然也有细纹,却比较浅,也比较少。倘若只看眉眼,这时候能够看得出柔嘉年长于韩亮,结婚十二三年来多半显得岁数相仿的两人,近几年来似乎又变得有点像姐弟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韩亮并不在乎柔嘉三十五岁以后容颜略微走下坡。既然,韩亮小时候喜爱的柔嘉就是一位姐姐,那么两人在偕老过程之中,柔嘉又于某个阶段貌似姐姐,就当然无妨。
何况,柔嘉的尖下巴依旧很占便宜,因为人到四十岁前后,两腮通常会加宽,腮骨也会下降,所以柔嘉原本太过尖瘦的锥子脸扩为恰到好处的瓜子脸,反倒比年轻时的脸型悦目,不像天生拥有秀美瓜子脸或柔美鹅蛋脸的女子必须慎防脸型到中年走样。
柔嘉脸型的优势仍有减龄的作用,让她的整体感还是望似与韩亮岁数相近,她也就不太把中年迹象放在心上了。她面临不惑之年,思想越来越豁达,甚至不再烦恼没生儿子。
或许由于心宽体胖,加上中年多少会有的发福现象,柔嘉变丰润了一些,体型从瘦削变为适中,倒显得更有女人味了,让韩亮越发眷恋
原来,韩亮固然体格健壮,在男女方面需求很高,却顾虑瘦弱的柔嘉恐怕禁不起夜夜消耗体能,而尽量猛拼练武,常常练到筋疲力尽,以减少行房次数,让柔嘉多保重。直到发现柔嘉的胃口与健康都有所增进,并显然因至狼虎之年而欲念上升,韩亮才放大了胆子,尽情求欢!从此,夫妻两人在闺房之内如胶似漆,竟然更胜于新婚时期
时至这一年初冬,柔嘉错过了一个月的月信,原先还以为是中年妇女经期开始渐疏的自然现象。直到仲冬的大雪时节,有一天下午,柔嘉无故呕吐,请大夫来看病,才发现居然已有两个月身孕!
这一天是阴历十一月十九日(阳历十二月十八日),也是柔嘉虚岁四十生日前夕。柔嘉念及自己将怀着第二胎渡过四十大寿,不禁满心感激命运!她虽希望这个胎儿是男孩,却丝毫无意强求,仅仅祈祷明年初秋顺产,然后,一家人继续平安共渡岁岁年年
biu
biu。biu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