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泪当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就是这座桥,满级高手的咸鱼人生,清泪当歌,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鹃子去地区做啥?让你二哥捎过去不行吗?”李卫国道。
不是他限制妹妹出门,而是之前的寻短见事件让他仍旧心惊。
“当然不行。”李鹃很干脆拒绝后,又补了一句,“大哥放心吧,二哥跟着我呢。”
被妹妹说中了心思,李卫国有些尴尬,咳嗽一声掩饰,道:“不是,你不是晕车嘛,去地区来回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呢……俺怕你遭罪。”
李鹃也不再打击大哥,笑道:“我早就不晕车了。”
前世,自从她学会开车,晕车的毛病就不药而愈了。
“晕车还能好的?”这回换成二哥李卫民惊讶了。
李鹃抬抬下巴,道:“当然。不信你看着呗。”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卫民过来帮着李俊奎编柳包。
林琤看着逐渐成型的柳包,联想着在邮电所偷听到的,大概猜测到李鹃的打算,可能与这柳包有关系。
事实上,确如林琤猜测,李鹃就是给地区外贸公司打的电话。
李鹃记得,70年代末,地区外贸公司与沪市签了供销合同,按尺寸订制柳条提箱。这种箱子比木箱轻便,样子也漂亮。70末80初,先是沪市,然后是出口单子,包括柳包在内的柳编制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当地的特色产品。
果然,她给外贸公司打电话过去一问,真的有编制柳包的订单,订单很大,只要质量好,外贸公司是敞开收购的。
对于质量,李鹃一点不担心,李老爹和二哥也都是好手,大哥的手艺略差点儿,但练一练做订单产品也足够了。
李鹃已经问过收购规格和价钱了,一等品六块八,二等品五块二。
编一个柳包的成本不会超过两块钱,柳编好手两天一个柳包很轻松,紧一紧手,三天两个也能做出来,按二等品算,一个挣三块二,一个月编十五到二十个,就是五六十块钱。
五六十块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年代,工厂正式工人的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几块。
农村的社员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除了分得勉强糊口的口粮(包括粮食、土豆、地瓜所有的),富裕大队一年一家(有劳力的)能分一百多块,穷大队一年可能只有十几块、几块,甚至很多大队不但分不到钱,还有亏空、倒挂,社员还倒欠生产队钱呢。
像南里大队这样的,每年都有三成是倒挂户,一年算下来,大队里总有几千块钱倒挂账。
生产队通知浇封冻水,壮劳力都去了麦田那边。老人孩子用牛车拉着,去十里堡那边的大田里拾秋。
十里堡是南河村十里外的一块飞地,四五百亩的大田,因为算是出村劳作,又都是老弱妇孺,就派了民兵队长李卫国带队,率几个民兵赶车,兼着护卫。
离得远,大家都早起做饭吃饭,天不亮就出发,坐着牛车一路晃到十里堡,太阳也刚升起来。
林琤和文程在路上晃睡了,到了地头才被大人叫醒,揉着眼睛被抱下车,放眼看过去,天空晴蓝高远,大平原开阔空旷一眼望不到边际,让人心胸都跟着舒畅起来。
李鹃跟着李娘、大嫂等人都去地瓜地里翻检,用的是大镐头、三齿子等大家伙,怕小娃子们跑来跑去误伤了,就让孩子们在一片胡萝卜地里玩,顺便扒拉扒拉,捡拾一些遗漏的胡萝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