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寻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拂水龙吟凤梧扬,独孤寻影,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宁府城西凊凉寺方丈禅室中,设有一榻一几,矮几上置有笔墨纸砚,几边坐有一老僧,清癯慈和的脸上眉发灰白,正是主持方丈文益大师。
文益望着跪坐在面前蒲团上的明无僧人,言道“明无意欲何往?”
原来明无那天与楚南风分别后,便来到清凉寺听文益大师。在寺中停留两天后,便向文益辞行,当听得文益问话,合什答道“小僧心有所欲,想入世参悟。”
“善哉,善哉。一切无为法观自有为行……”文益大师点了点头,“岀家人明六根之因,辨六尘之恶,断六识之果是为持戒所成。你有入世见悟之心,想是已去抑入忘,善中见恶了。”
明无道“望请大师指点。”
“可记得那日山神庙中老衲之言?那僧人避而不见出家前的母亲,是为以抑断缘,而非明心忘尘……如那老人家所言,即能行善他人粥食,何恶于父母一面?”
望着默然不语的明无,文益又道“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处处见法,不忘则思,思则见心;心起意生,意欲则见性;仕人之于功名,商贾之于金银,是为本性否?”
明无一年前尚可为了“血灵芝”去投身军伍,但换此时却是万万不能,听得楚南风,文益之言后,悟得武学之道所障,心境自也通彻,当下答道“若雨中伞,雪中裘。”
文益微微一笑“求有所行,行有所果;行为枝根,可生诸果;诸果诸应,诸应诸果;明无可知果在何处?”
明无若有所悟“果非果,行即果。”
文益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道“行则有应,应期难料,国以律法抑恶,亦如佛法劝善。然有佛家弟子曲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置国法为下,藏恶于佛门,或有些佛宗为求香火旺盛,收纳无缘佛法之人,扩田占地,反失却佛家真意,使我佛遭劫蒙难……”
明无一时迷惑,低头合什道“罪过,罪过,南无阿弥陀佛。”
“自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年间,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大唐武帝会昌年间,我佛门已历三次法难,然……”文益望着明无一眼,略一停顿,转了话题道“明无你有入尘见障破疑之心,倒是与老衲所修之法有缘,老衲欲传你“天眼通”之法,你可否愿意修习?”
明无略显一怔,复是一喜,忙俯首便拜“弟子明无参见师父。”他本跪坐在文益身前的蒲团上,纳头叩拜,双手已及文益盘脚之前。
文益伸手一托,轻笑一声“明无不必如此称呼,若说武学修为,你倒高出老衲甚多。”
明无忙合什道“弟子不敢。”
他武功虽高,若论佛法见地却是不如文益,心知“天眼通”之法并非是武学传承那般简单。
“武学修为到了金身境之时,自会生成了“神境通”,而“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则是有经文书籍所载,但所成者寥寥无己,自是与修习者的道心有关,明无你心中处处求佛,眼中自也处处见佛,甚与“天眼通”有缘……入缘受法,亦是有行应业果,若受其法,当护其道,亦得其应。”
“弟子愿意。”明无自也知有道,若失道心,必遭反噬之应。
文益见他神色坚定,点头嘉许道“善哉,善哉,你可听过“漏尽通”神通?”
明无道“弟子听说过,若悟得此法,有窥遮天机之能。”
文益微微一笑,“若说窥得天机之能,也不尽然。北魏太武法难之时,此法方为世人所知,是一位天竺而来的僧人,身兼“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三大神通……你可知这僧人来中土之意?”
明无自是不知,便摇了摇头。
“阿弥陀佛,佛门弟子无有善中见恶之能,曲解佛法真谛,行尘俗争名逐利之举,虚妄香火愿念之力,使因果业报缘法失真,引来了怨道,致佛门蒙难遭劫,而这修有“漏尽通”之人,想是能窥探灭佛气运变化,却是消劫之人自居……”
“消劫之人?”明无疑惑道。
“佛门因劫难而使诸多真经受毁失传,若无真经传世,我佛岂能见真,故而这怀有‘漏尽通’的佛门高僧便想入世消难去劫。”
“然这佛难之应,是应在帝王之人身上,便也应劫而生出了护道之人……这护道人并非是护那怨道,而是护帝王之人的龙气运道。”
“那天竺僧人以“漏尽通”,从天象窥出我佛有劫难之时,便在寻找龙脉,想破去这太武帝的气运,却从而发现了护道人的存在。”
“但知太武帝的气运有护道人加持,天竺僧人便是想先除去这护道之人,却是花费了四年时间,才找到了护道人,二人斗智斗勇,终是玉石俱焚,当这护道人死后,太武帝气运也自衰退,一年后自也被人刺杀而亡。”
“那僧人习有“宿命通”、“漏尽通”,何以花了四年时间,才找到太武帝气运的护道之人?”明无大为不解。
“此中原因却是不知,这也是老衲刚刚所言“漏尽通”未必能窥尽天机之处,想必这护道人亦有神通能遮掩自己身上护道之气吧……”文益摇了摇头,顿了一下,又道“但这劫数却未因护道人死去而消,北周建德、大唐会昌又有两次法难入世。”
明无身在佛门,对于法难自也有耳闻,只道是帝王之人个人喜好所为,但听文益所言却是大有隐情,心中大为吃惊,“这是为何?难道又是佛门弟子……”
他本想说是佛门之人修行不善又招惹而生劫难,但想不妥便停口不言。
“按说消劫之人此举并无不妥,除去护道人,断开帝王气运的加持之力,使灭佛之举的帝王气衰而亡,佛难自也因此而消……殊不知这怨道犹如一潭之水,虽是泄去了部分,仍旧有余水积潭,时日一到,又自重生入世,是为怨道不消,在劫难逃……”
“怨道不消,在劫难逃?”明无一时困惑,疑道“那如何才能消去?”
文益摇了摇头,沉吟片刻道“运道之数,若非天意使然,必不久存。这怨道乃人心怨念所致,天意使之入世,自有它消去之时,并非是强行而消便可。”
“而护道之人虽说是护帝王气运,其实却是护天意之道,他若非自然消亡,便是怨道未消,待有帝王五行与之契合,又会重生,而重生之时自也带着灭佛之劫而来……若使佛难不复重生,以老衲所见,应是顺应天意,让之自然消去……”
“那佛门真经……”明无欲言又止。
“天意使然,非人力可阻。”文益但显苦笑,“当时太平真君法难之时,若非消劫人阻止,想那怨道气数一尽,自会消去,断不会有日后的两次法难,而使寺庙的藏经数次受毁流失……若让它再重生几次,我佛真经恐是要荡然无存,届时佛家弟子将是无以修真了,纵使有了信徒,功德却是难积……日子一久,佛门自也不复存在了。”
明无若有所思之中,又听文益接言道“于佛门之中,能窥岀灭佛之气之人,除了身怀“漏尽通”,还有就是“天眼通”神通之人。”
明无但想文益此下传“天眼通”功法与自己,必是与佛难有关,不由得心头一震。
“去年老衲曾夜观天象,发现天降祥气于中原之地,其气中亦有灭佛之气……那时老衲便赶去祥气所应之地,岂知以“天眼通”之神通,竟也寻它不得,想是怀有“漏尽通”之人用神通遮盖了龙气。”
明无略一犹豫“为何不是朝堂司天监之人?或是道家……”
“阿弥陀佛,大象即成,“天眼通”之法虽不能尽窥其真,却也是能窥探一丝迹像,除非“漏尽通”无缺不补之能,方可将其遮掩,至于道家……佛难数度发生,从未有道家之人插手此事,想必这次也不例外。”
明无闻言但觉有理,便是点了点头。
文益微微一笑“老衲传你“天眼通”,是要你去找那护道人……”
“啊?”明无便是一惊。
“保护这护道人,不为消劫人所害,让怨道自然消亡,使这灭佛之劫不复重生。”
“这……弟子恐难胜任,师父何以不亲自出手?”明无惶恐道。
文益闻言叹了一声,道“那消劫之人武学已是金身境修为,岂是老衲所能阻挡,再说老衲未必会等到那一天……”
“师父……”明无大惊。
文益笑道“阿弥陀佛,往生极乐是为我佛门弟子所修之道,明无你何以会放不下?”
明无惊色一敛,肃然道“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