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六章顿失滔滔(二),崇祯大明,春秋各半,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在上辈子,可是996的社畜,可是做梦都想要有这样的一种生活的。
他不是很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他给的不够多,还是闲不下来?
他没有想过的是。
正是因为给的太多了,工作还轻松,导致了很大的一部分人,怀疑这件事不能够长久。
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
崇祯没有在这件事上面纠结。
“辽东的消息,由于风雪阻路,现在很难传递回来,又有渤海结冰,就是船只都没有办法及时的来往传递消息,下一步大明就要对辽东的每一条河流,都架设桥梁了,你们内阁可以拿出一个章程,算一算成本,需要先从哪个地方开始施工。”
大明的内部,崇祯现在不急了。
慢慢的建设,不但可以让当地的百姓们改善生活,还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
当然,重要的是,大明内部的河道很宽,需要架桥的技术要求很高,还是先多积累一点技术,才好实施下去。
免得最后出现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
“臣记下了。”
李长庚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摸出了一个小本本,把崇祯刚刚说的那些话,简单的记录了下来。
崇祯讶异的看了一眼,也没有说什么。
这样的小本本,他也是有一个的,还是因为之前,大明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天灾,许多事情,他都记不清楚,只能动手记在本子上。
谁知道,这种举动,让给许多人都开始效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句话,崇祯是真的深有体会。
他在大明的威望越高,越是在谨慎的做着每一件事,心中有时候也在想,别的皇帝到底是怎么做事的。
为何轮到自己就这么艰难。
“皇上,荷兰国的人今天已经到达京师了,不知道咱们大明该怎么应对?”
李长庚尴尬的问道。
这些事本就是他们内阁需要处理的,现在却拿过来,去让皇上处理。
真当做皇帝的很清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抬头看了李长庚一眼,沉默了良久。
他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和其他的国家交流,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才恍然发现,以前把鸿胪寺裁撤的有点随意了。
要是留下一点有经验的官员。
这件事怕是很容易处理。
“那人所要求的诉求是什么,就让那个部门前去交流,专业的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才不会有失误,另外,给那人也声明一下,若是可以的话,大明是需要派遣大使前去出使荷兰国的,最好是两边各自建立一所大使馆,以此来方便交流。”
最后崇祯还是根据自己的猜测,来做这件事。
不同的来访身份,就用不同的人来处理应对。
不用什么阿猫阿狗,都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出面,显得大明很没有面子。
不就是海外的一个国家吗。
那又怎样?
往后大明也是要打出去的,还会占据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最多就是了解一下外部的环境。
难不成还要供着?
李长庚也知道,自己刚刚说出来的话鲁莽了。
“臣这就去办。”
有了大概的方法,李长庚心中也就有数,向以前那种,只要是藩国,小国来访,都会送金银的做法,现在是行不通了。
仁义那种东西,在两国之间的交锋,是不存在的。
这是以前皇上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近在眼前的建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只在三个月之前,还有蒙古人的一些部落,想要和大明建立同盟,乃至于藩国条例的。
却都不被接见。
在大明弱势的时候,一个个的化身狼犬,想要从大明的身上撕下一块肥肉,现在大明强大了。
就又要想着修好关系。
哪有那么简单容易?
蒙古人的草原,大明的许多人可都在惦记着呢。
曾经那些地方没有好处,现在可大不相同了,畜牧也是一条发财的路子,土地上不一定只种庄稼。
还可以长草的。
还头吐蕃,这个地方的人,可是也有好久都没有向大明进贡了,明显就是看不起大明的军事实力。
这一点得承认,之前的大明,打仗真的是有点那啥。
明明可以胜利的,偏偏要搞成平手。
还要太监和文臣监军。
能够打胜仗就是怪事了。
“对了,雍州的官道,现在修建的那个地步了?”
最早开始修建官道的就是雍州,然而那个地方,山道实在是太多,修建到现在,已经全面落后于其他的地方了。
“秦岭的官道,不容易修建,山路难行,还要打通隧道,这些都是难点,还有就是河道也很多,到处都需要架桥,以前没有技术还无所谓,现在有技术了,就只半年的时间,已经架设了一百三十一座桥梁。”
李长庚知道,在西安府的卢象升,为了官道的修建,到底花费了多少的钱财。
不过,那些钱财,可都是一些商人们的资助。
就是一些小点的桥梁,都是这些商人们,联系好工匠,修建起来的。
别说,就这,许多的商人们,都还是在赚钱呢。
反正,他李长庚是弄不懂,这些人的钱,是怎么赚到的。
这些崇祯在一些奏折上看到过。
还为此批示,说是要注意安全的。
“向秦岭修路,他们是想要和蜀中联系起来?”
崇祯思索了一下,只有这一个想法,才能够让商人们,不断的投钱进去,只要商路打通,蜀中的物资,可就真的是发财了。
“是的,皇上,其中出钱最多的就是蜀中的商人们,他们手中的商品,可以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卖出好价钱,就是道路不通畅导致许多货物卖不出去。”
李长庚的话,崇祯是信的,可卢象升的做法,很明显就是为了清理蜀中做准备。
(本章完)
乐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