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徐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创,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狂风徐徐,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善失望的站在太医署的院子里,他知道后世明清时期只有所谓的太医院,主要服务于皇室、达官贵人,原本想着隋唐时期居然有太医署这种很类似后世医学院的机构,还琢磨着传道受业解惑呢,结果呢?
那小吏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太医署的太医令、太医丞……换句话说,校长、副校长都不在,整个太医署都放羊了。
李善抓了个杂役问了问,目前太医署学生只有不到百人,医科的很少,主要都是药科,学习种植、炮制药材。
想想也是啊,种植、炮制药材学起来未必会很快,但要看和谁比……医科的学生学完《素问》、《脉经》、《甲乙经》之后,每月考一次,每季度考一次,每年的年终还要考一次,一般情况下要七年才能毕业。
等了半个市场也没等到任何行政官员,李善脸色越来越难看,索性一甩袖回了朱家沟。
“去年才复设太医署?”马周听闻也有点诧异,但随后是幸灾乐祸,“怀仁倒是好眼力,挑了个这去处!”
凌敬想的更多一点,“当日你在圣人面前力承入太医署授课,若无成效,只怕一时之间难以出仕。”
这一点李善也想到了,自己在李渊面前是表明了态度的,没有一定的动静,李渊短时间未必会让自己出仕……就算出仕,也摸不到什么好位置。
李善倒不是想要什么好位置,五六品官,还有哪个职位比中书舍人更好?
一个更重要的职位,更容易让自己陷入漩涡……所以,李善已经琢磨着要抽身而走了。
但如果能在太医署做出点成绩,自己能挑选的余地才会大一些,或许在关中选个地方?
如今李建成、李世民夺嫡之势越来越白热化,现在平阳公主很可能会掺和进来,再加上齐王李元吉……
李善想了想,猛拍桌面骂道:“若不是……若不是他……”
凌敬咳嗽两声,虽然李德武抛妻弃子,但朱氏可以叱骂,你这个儿子不能骂,至少不能在人前骂。
李善山东战事扬名,回京后科举入仕,未入秦王麾下,才最终酿成这种尴尬局面……说到底还是因为李德武,以及李德武身后的河东闻喜裴氏。
若不是李德武,李善早就光明正大的投入秦王府,然后以大义怂恿李世民早点动手了。
凌敬思索片刻,盯着李善,“若是白手起家,草创太医署呢?”
“自己干?”李善一愣,怔了怔后又是一拍桌面,“不错,自己干!”
“太常卿窦诞与你相善,理应不会相阻。”马周分析道:“太医令诸人散落,无人能束,怀仁以授课之名……”
李善起身在书房里绕着圈子,越想越觉得有门。
自己只负责授急救、外伤、护理这些,除了自己没人能授课,换句话说没人能帮得上忙……呃,而且那些《素问》、《脉经》、《甲乙经》自己也不懂啊,诊脉都不懂。
嗯,亲卫队倒是能挑一些人过去做个助手,都是自己在山东调教过的。
顶多让药科的人帮忙弄点外伤药,正好药科的人手不算缺……那是自然,因为药科的人大都在药园里,炮制的药材是能卖钱的。
李善竖起手指,“其一,得去要钱,没钱不行。”
“其二,得打制器械,窦诞的父亲陈国公过世前曾兼任将作大匠,嗯嗯,德谋兄也帮得上忙,之前带去山东的那副就是他找人打制的。”
“其三,召生……”李善犹豫了下,“只怕少有人肯来。”
凌敬点头道:“前隋太医署出身,行走民间为名医,只怕不肯满手血污……”
这话说的委婉,但李善听得懂言外之意,那些学生虽然都是平民子弟,但进太医署学习,都是希望能成为医者或者做药材生意。
而李善想培训一批人手出来是为了筹建伤兵营,那些学生未必肯……身份终究是有差别的。
说到底,这是医生和护士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后世医院里也是存在的。
李善抿了抿嘴,“从农家子挑选,许免府兵征召!”
顿了顿,李善迟疑问:“可行否?”
凌敬想了想,“如今天下大约一统,除却突厥再无战事,关中府兵……若只是挑选数十人,倒是无妨。”
马周眼珠子转了转,“先试行五十人,许免府兵征召,若是他日……干脆收归李家门下,为怀仁亲卫。”
虽然是馊主意……但也是个办法。
其实在武德六年,关中府兵就算出征立功,分的田地也比不过之前那些年了,不仅少,而且贫瘠,还特别远。
如果能给出好处,比如召为亲卫,李善这个思路还是有可行性的。
李善抓了抓发髻,发狠道:“明日再去!”
其实李善心里有数,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要钱要器械和招生,最难的是解剖的大体老师……实在没地方去弄啊。
这个时代,就算是敌军尸首,那也是要掩埋的,人死为大……之前在馆陶设伤兵营,倒是有不少练手的机会,但现在大战都打完,只剩下突厥。
等着突厥来送人头?
一晚上连在吃饭的时候,李善都在心里发愁,也不知道刑部、大理寺关了多少死刑犯,但就算斩首或绞死也没用啊,不能做成大体老师。
也不知道福尔马林成分是什么……
“郎君。”
李善接过茶杯喝了几口水,“母亲,何事嘱咐孩儿?”
对面的朱氏扫了眼,看周氏退了下去,才说:“得封馆陶县公,却未入仕,听闻吏部尚书调任?”
之前李善未赴吏部选试,就是以封伦为借口的,听了这话苦笑道:“母亲,孩儿欲在太医署授课,不料……”
听儿子解释了一番,朱氏皱眉问:“若无成效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