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李严背刺诸葛亮
昭昭白影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1 李严背刺诸葛亮,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昭昭白影来,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子不顺,嫂夫人忧伤过度,一病不起……”
“……”
我尼玛。
这是犯了天条吗?
马谡一脸懵逼看着张休:“再没有坏消息了吧?”
“有!”
“西县传来消息,大巫师最近不知何故,茶饭不思,日渐憔悴……”
马谡一拍额头,无语凝噎。
片刻后,摸出七个黑乎乎的药丸,差人送往成都,而后风风火火骑上马,心急火燎地窜了出去,
到西县去接大巫师。
至于鞭长莫及的黄袭和李盛,也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
柯比能就更顾不上了。
马谡也只是个普通人,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和他有关联的人都不受到伤害。
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将军,等等俺!”张休快步追出,却见马谡早已没了踪影。
张休无奈摇头,自语道:“原来这就是将军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俺学会了。”
……
五丈原,蜀军大营。
刚打了一场大胜仗的诸葛亮满脸忧色,惆怅不已!
此次北伐之前,为防汉军重蹈前次覆辙,诸葛亮不但特意请了刘琰随行监军,还派李严总督粮草,出斜谷以资军用。
而蜀汉大军则安然驻扎于五丈原,静候魏军来攻。
受马谡的影响,诸葛亮如今也改变了旧有的“攻城、掠地、夺人”战略,改为“消灭魏军有生力量为主”的战略。
而屯兵五丈原,正是诸葛亮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诸葛亮把交战的主战场定在五丈原西面缓坡,在此地布置了魏延、姜维、王平、高翔、吴班五大部将和重兵。
五丈原地形呈东西狭长状,南临秦岭、北临渭水,东部地势狭极且高企,除西面外,其他三面根本无法用兵。
诸葛亮把蜀军一分为五,分别靠近五丈原四周驻扎,东、南、北三面兵力极少,主力军驻于西面,中军驻于高地正中央。
在这样的仰坡地形交战,具有战车和骑兵优势的魏军会被最大限度弱化,而蜀军轻锐在这里则拥有相对的地形优势。
但战争开打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从来都不是适不适合打,能不能打,而是由双方主将战意决定的。
毫无疑问,蜀军在魏境公然驻军的行为充满了挑衅,这让魏军上下无论如何都很难沉得住气。
可蜀军大营驻扎在十多丈高的五丈原高台之上,除了从西面缓坡发起进攻,魏军根本不可能从其他方位发起进攻。
司马懿率军到来后,也对这个地形一筹莫展。正常来说,他应该将兵马驻扎在五丈原的西面出口,紧紧盯住蜀军一举一动。
可司马懿却将魏军驻扎于东面,背临渭水,兼顾防守斜谷出口和长安。
蜀、吴两军并不直接见面。
两军相持日久,部将魏平进言说:“蜀军远道而来,我军若不迎战,则威名全失,不如现在就采取行动,以重兵屯在此处,分出奇兵袭其后,断斜谷粮道。”
司马懿思虑再三,没有采纳这个计策,而是绕营掘堑自守,不肯轻易出战。
在无法确定诸葛亮的意图之前,他不敢冒然行动,
时间一久,魏国诸将都沉不住气了,贾栩和魏平因为屡次请战不得,直言司马懿“畏蜀如虎、畏亮如虎”。
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
但随着凉州大败、张郃阵亡的消息传来,再加上诸将悉数请战,司马懿顿时压力山大。
见魏军上下皆有强烈的战斗意愿,司马懿终于在九月初,率军对五丈原的蜀军发起了进攻。
正如司马懿所料想那般,诸葛亮在西面乃至四面的防御部署,皆密不透风,毫无破绽。
魏军猛攻三日,死伤惨重,五丈原大营却巍峨不动。
一场大败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魏国朝野震动。
但是,好巧不巧,蜀汉内部又出了状况。
李严派马忠、成藩前来传旨,要诸葛亮撤军归汉。
诸葛亮正是为此事惆怅不已。
之前,为防后勤出问题,诸葛亮特意令李严督粮,并叫他便宜行事:“或十日一运、或半月一运,或一月一运,不可懈怠间断。”
所以,即使诸葛亮怀疑李严从中作梗,也只能又一次无奈大胜班师。
一回到成都,诸葛亮便知撤军不是刘禅的意思,旋即质问李严:“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这两年来,蜀汉粮食积攒了很多,基本不会存在缺粮的窘境。且从川中到汉中,再出斜谷转运到关中五丈原的道路已经修好,路虽有千里之遥,却并不难行。
故而诸葛亮有此一问。
李严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他之前要么是地方大员,要么是三军主将,要么是国之重臣,对于运粮这种小活,根本就没上心思。
直到最近,李严忽然发现,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往五丈原运粮,粮食甚至还躺在关中粮仓中未装车,顿时有些慌了。
只好一边向刘禅上表:“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一边派人召回诸葛亮。
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