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老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地球围着太阳转,李自成的明末游戏,三院老哥,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er_ip"><b></b>二韩研究完字典,又对李自成编辑的读音提出意见,认为和官定韵书差异不小。
李自成将来要定都北京,国语自然以京音为基础。
朱元璋虽然定鼎南京,但是南京话并不是官话。南京官话是中原书音在南方的地域变体,而不等同于南京方言,跟老朱的关系也有限。
当初朱元璋对新编的《洪武正韵》不满意,陆续修订两次还是不满意。于是干脆把别人的书改名《洪武通韵》,准备刊行代替《正韵》。后来相关人员牵涉到胡蓝党案,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大明法定的官话或读书音先天不足,等老朱驾崩后就更没人当回事了。
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洪武韵》……然今惟奏本内依其笔画而已。至于作诗,无间朝野,仍用《唐韵》。”
再过几十年到明武宗,“至今会试榜文,有除《洪武正韵》一部外,不许夹带片纸只字,盖亟欲正韵之行也。岂知以后革去诗赋,士子已不知正韵为何物。而世之作诗者,亦复因仍旧弊,又不知正韵为何书。不务正音,不遵时制,反从侏离艰涩之韵,吾不知其何也。”
到明末钱谦益,“至于《洪武正韵》……而今惟章奏、试院稍用正字,馆选一取协韵而已。学士大夫束置高阁,不复省视。其稍留心者则曰‘圣祖固以此书为未尽善,此未定之本也。’噫,可叹哉。”
总之,朱元璋对南京官话的产生几乎毫无影响。
等到小朱迁都北上,又分成了南北官话。
简略区别就是北方官话阴阳上去四声,南方官话阴阳上去入五声。(北京读书音直到清末仍然有入声。)
《西儒耳目资》尽管是在北方最终完成,但反映的语音偏南方官话,类似江淮一片。因为鬼佬从南方登陆,长期生活在南方。而且参考的官定韵书也偏南音。(具体发音可见西南官话,约有七八分相似。)
京话是受到南方官话影响形成的北方官话。
即便鞑子不入关,京音土话和后世发音也没很大差别,可以说沟通无障碍。
万历年京人徐效编写过京话韵表,其与后世区别只在于当时京话尚能分辩尖团,比如精zg,京gg,以及某几个韵母等等。而且他在书里记录的是偏文读的北京口语音,若论老百姓实际口音,大概和后世的差别就更小了。
虽然还有些士人们标榜“中州正音”,但京话的地位越来越高。
明中后期很多在京做过官的人,致仕回乡后全家老小,甚或奴仆都“满口燕京音”,并且以此为荣。
总的来说,明代官话和读书音的标准音只存在于纸面上。两百多年下来,各地都有自发形成的特色官话、读书音。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官话、南京官话,中原官话三类。
万历皇帝就是一口中原雅音,中不中?(大概是张居正教的,要是和太监学就是一口侉话了。顺治长大后就吐槽被曹化淳等人把口音带偏了。)
(中原雅音或中州正音并不是洛阳开封土话,而是“合南北之儒,酌五方之声,而一折衷于中原”的读书音。明清大书法家王铎就是洛阳开封附近的人,但他那河南口音,常因作诗平仄不分而被讥讽。)
还有例子可看明人语音后后世差别。比如明朝人学日语的书籍,在“母”字下注音“发发”。后世读“哈哈”。ha是由pa演变开的,明代日语正好变到pa和ha之间的fa。
……
再水一水,岭南兄弟也别争“国语”了。
秦汉时那边百越杂处不说了,魏晋南北朝“巢居鸟语”,“犹虫嚾鸟聒”;唐朝地图炮韩愈“皆鸟言夷面”;宋苏东坡“但苦鴃舌谈”。
张居正表示岭南官员进京述职他要找翻译。
广东电白原有卫所带来的官话,“因其时而言曰旧时正,即明代之正音。”后来变成了“狗屎正”。
万历时期雷州“雷之语有三。有官语,即中州正音也,士大夫及城市居者能言之;有东语,亦名客语,与漳潮大类,三县九所乡落通谈此;有黎语,即琼崖临高之音,惟徐闻西乡言之,他乡莫晓……”
可见明时还有不少能说官话,鞑子入关后,雷州半岛加速被闽语入侵。
明代潮州戏文《金花女》——
生驿丞,你是哪里人氏呀?
丞小驿丞正是漳浦县。
生既是我邻邦乡里,就将白话说罢。
官员是广东潮州人,驿丞是福建漳浦人,二地相距不远。两人一开始用官话交谈,知道彼此是近邻后,开始说方言。
在语言评价上,胡建人和广东人同病相怜——“啁啾不可辨”,“闽人语颇獠”。
北宋黄庭坚告诫朋友小孩,“莫随闽岭三年语,转却中原万籁簧。”
去了之后不要学当地话,不然回中原后叽叽喳喳别人听不懂。
宋朝有个官员办事得力,宋太宗想把他提为近臣。结果官员们纷纷劝阻,说对方是胡建人,你跟他没法交流。
赵光义表示你们毕竟那啥,我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哪的官员没见过?不就是闽语么,我怎么会听不懂,“我自会得!”
于是他把那位官员召来唠一唠。
结果,赵光义“刘某奏对皆操南音,朕理会一句不得!”
一句听不懂,光速打脸。
又有一个胡建人,中了进士,明成祖朱棣看他仪貌颇伟,准备提拔为近侍。
结果对方一开口就是乡音,朱棣嫌弃了,“老蛮子也……”
到了明代,“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闽、粤不足较已……”
这两个难兄难弟直接就被放弃治疗了。
张廷玉在《明史》记“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
想做高官,南方人学会官话太重要了。
(南齐时有个南昌人叫胡谐之,齐武帝挺看重他,还想给他介绍一门亲事。然而女方却嫌他口音太重,不愿意。于是齐武帝就派了几个宫人去老胡家教授官话。结果,那些宫人反倒学会了流利的南昌话。)
北方稍微好些,虽然方言也多,但是语音相近,交流上障碍少。
朝廷鸿胪寺主持礼仪的唱赞,都是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人里选声音洪亮者。
明代记录方言如下——
“如吴语黄王不辩,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韵不正者尤多。
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
河南人以河南为喝难,以妻弟为七帝;
北直隶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路,无入声韵。入声内以缉为妻,以叶为夜,以甲为贾,无合口字;
山西人以同为屯,以聪为村,无东字韵;
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性为信,无清字韵。歙、睦、婺三郡人以兰为郎,以心为星,无寒、侵二字韵。
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去声,湖广人为处。
此外如山西人以坐为剉,以青为妻;陕西人以盐为年,以咬为袅台温人以张敞为浆枪之类。
如此者不能悉举,非聪明特达、常用心于韵书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
“大约江以北入声多作平声,常有音无字,不能具载;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若其各处土语,更未易通也。”
“燕赵北为卑,绿为虑,六为溜,色为筛,饭为放,粥为周,霍为火,银为音,谷为孤;
秦晋红为魂,国为归,数为树,百为撇,东为敦,中为肫;
梁宋都为兜,席为西,墨为抹,识为时,於为俞,肱为公;
齐鲁北为彼,国为诡,或为回,狄为低,麦为卖,不为补;
西蜀怒为路,弩为鲁,主为诅,術为树,出为处,入为茹;
吴越打为党,解为嫁,上为让,辰为人,妇为务,黄为王,范为万,县为厌,猪为知;
二楚之为知,解为改,永为允,汝为尔,介为盖,山为三,士为四,产为伞,岁为细,祖为走,睹为斗,信为心;
闽粤府为虎,州为啾,方为荒,胜为性,常为墙,成为情,法为滑,知为兹,是为细,川为筌,书为须,扇为线。”
“徽东读堂如檀,读郎如兰,读阳为延,读刚如干,盖谬阳韵于寒韵也。”
“吴人不辨清新侵三韵,松江支朱知;金陵街该、生僧;扬州百卜;常州卓作、中宗……”
“宗藩以科目起家,始自辛酉……朱统钸,亦宁藩宗室。钸
字本音饰,其意亦同,而江右人多呼为布,何也?”盖因江南多无翘舌音,读shi(饰)为si(死),“统死”不妥,故宁可错读为“布”。
戏说——
崇祯堂下何人?
督师回皇上,偶系广东斯文读书人来嗝,叫偶靓仔就得嗝啦。
崇祯侍卫!速将此逼拉下殿去!
督师皇上,唔好讲粗口哦。做人仲系讲返d道理先好哦!
崇祯哎哟哎哟,哎哟我!丫挺真是盖了冒儿啦!
督师掉哪妈,扑该仔!吔屎啦你!
督师卒!
若是来个胡建人——
胡¥&
帝你的口音好机车诶!
胡皇上驾崩啦!
帝掉哪妈!扑该仔!吔屎啦你!
“南蛮北侉”的说法流传几百年,大家谁也别说谁了。
……
韩家兄弟文武双全。
尤其是韩霖将来写成于崇祯八年的《守圉全书》尤为出彩。
“谓目下奴虏交讧,腹背收敌,城池不守,封疆大坏。世间兵书谈守者寥寥数言,谈战者博而寡要。故广采兼收,拔尤汰冗,详守略战,厘为八篇。全用其言,虽庸人可以无患。”
到顺治三年,钱谦益题《守圉全书》卷首,即谓“鼎革后则又大不合时宜矣,阅者慎勿轻示人”。
《守圉全书》除介绍西洋火器外,还有大量篇幅叙述棱堡。
一百年前,棱堡式防御体系,即所谓“意呆利式要塞”趋于成熟。之后西欧各国普遍采用。
早在万历年,萨尔浒之役明军惨败,徐光启上“辽左阽危已甚疏”,首言“亟造都城万年敌台,以为永永无虞之计”。
提议在京师周城建造大型三层敌台十二座,并将旧制敌台改造为“三角三层空心式样”。
天启元年,兵部尚书崔景荣又上奏,支持徐光启据西洋法建立敌台之议,“宜行工部详议而行”。得旨,“敌台着工部速议奏”。
图样、模型很快都弄好了。
个把月后,方案经工部营缮司略加修改,李之藻核定预算,建造单个敌台,物料、运费,工价等项,合计需银约四万五千两。
可惜经费无着。
官们再上言请赐发内帑,皇帝不愿掏腰包。事遂中止。
天启二年,孙承宗至山海关督理军务。孙元化入其麾下,受命“相度北山南海设奇兵于高深之间”,于险要之地建台。
孙元化想将旧式敌台改造为三角形棱堡式铳台。
“故法宜出为锐角,锐角者,犹推敌於角外,以就我击,故铳无不到,而敌无得近也。”
“今筑城则马面台宜为小锐角;城之四隅,宜为大锐角;若止筑台,则或于四隅为大锐角;或於四面各出小锐角。
城虚而锐角皆实,故城薄而锐角皆厚。台则体与角皆实皆厚矣。城用大铳於角,而鸟铳弓矢助之於墙;台用大铳於中,而弓矢鸟铳助之於角。用大铳之处,旁设土筐,一以防铳,二以代堵……角之锐也,外洋法也。”
只是后来孙元化跟孙承宗不合,乃去职回京。
徐光启和孙元化从未忘却造台计划,之后若干年给皇帝疏凡二十余上。
后来汤若望为明廷造炮同时,受命对防御工事提建议。
鬼佬建言在京师城墙处修筑三角形堡垒,已获兵部赞同,却因“一位宦官和朝廷建筑顾问”的反对作罢。
理由是三角形在风水上利敌害己。
当时知晓棱堡的人不在少数,内地有传叫士介绍,闽广之人有赴南洋也多见。
万历年间,商人伍继彩在吕宋(菲律兵),闻买卖城(马尼啦)东门之“铳城”威力巨大,曾击死中国人数万,乃设法入内纵观。
伍氏继而偷运善于造铳台铳炮之闽人李姓父子回国,至北京投书兵部,欲立奇功而未果。
明末海外贸易最为活跃的闽南地区,也出现了名为“铳城”的防御建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