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被掏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魔论,万道长途,大脑被掏空,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启的内天地之中——
他主动扩张了佛门诸天在内天地的比例,以此来压制天魔魔君。
此刻,他的体内甚至有极乐界的一丝丝韵味,说是‘道韵’说不定也有人相信。
这些佛门诸天,具足庄严,永无众苦。
无诸难,无恶趣,无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
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
国土庄严清净,具足一切庄严,永离种种苦难,甚至就连三恶趣与魔恼的名字都不存在,众苦诸难恶趣魔恼,连个名都没有,何况有实?
庄严佛土,是从法身理体显现清净国土,这也就是《往生论》,国土庄严入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正因本体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真实之际,‘不颠倒,不虚伪’,所以这样显现的一切事相,才能够抵制‘欲念’。
世间有许多惹人爱恋喜悦的东西,如诱人情欲的邪香,各种靡靡之声的音乐,令人狂乱的舞蹈,爱恨情仇种种,令人心欢,令人欲念狂生,但此处不一样,一切景色令人心悦而无染著,境与心都是‘清净庄严’。
清净是无染,庄严是具德,如此令人心静。
这就是‘清静’,能彻底断绝一切欲念魔念,自然也能压制本身就是‘魔念’的天魔一脉的修行者了。
李启的真灵进入其中,说道:“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
这话,是佛经之中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诸多菩萨听闻佛祖讲道,讲到了‘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的奥妙之时,魔头坐不住了,高品魔道们纷纷出手,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想要吓住诸多菩萨,坏了他们的道心,让他们的菩萨心被恐惧淹没。
李启念到这里的时候,那位天魔魔君出现了。
魔影浮现,接了下一句:“有菩萨远离善知识,为恶知识所摄故,不闻深般若波罗蜜。”
这就是后来的结局,的确有一部分菩萨被吓住了,没能听闻般若波罗蜜。
“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受恶法,是菩萨为恶魔得便。魔作是念:‘是辈当有伴党,当满我愿。’是菩萨自堕二地。”李启也接上了后面一句。
最终,这些菩萨被天魔所蛊惑,天魔说道:“是辈当有伴党,当满我愿。”,于是这些菩萨从佛国坠落,堕入魔道。
一般来说,当有佛祖出现的时候,这时候没有特指过的‘魔’,就是在说天魔。
当说到‘魔佛’的时候,也是直接指的佛祖和天魔。
毕竟,这俩可以说是最尖锐的道敌了,巫神们和圣人们尚且可以勉强坐到一起不打架,而天魔和佛祖在一起却不可能和平相处。
那位天魔魔君出现在这里:“这时候说这种典故,公子李启,你是想说什么呢?”
“只是在感叹魔道的厉害而已。”李启笑笑,看向眼前的天魔魔君。
对方并非人族,实际上,到了四品之后,天魔魔君更接近一种‘概念’,可以幻化成任何形态,和真实无异。
这也算是一种神通,很厉害。
变化之术可是相当值钱的,和寻常的障眼法不一样,障眼法只是改变外形,并不改变本质,内天地,内部的各种气,实际上都是不会变的。
举例而言,一个人掌握了障眼法,他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外形,但变来变去,终归是那些组成身体的物质,物质本身是不会变的,你的内天地,功体等等,也不会改变。
说白了,只能改变外形,本质动不了。
但真正的变化之术,能把组成这些物质都变了,能让你彻底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让组成身躯的物质也完全变化,连本质都完全改变,但依然有所极限。
而更高级的变化之术,比如天魔一脉的‘他化自在’,以及‘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变’这种,甚至可以连自己的内天地都完全变掉,他变成‘武道’就真的可以用出武道内气,变成‘道门’就真的可以写出符箓,完全就是变假为真,除了根本道途不变之外,完全成为另一个人,修为术法也完全模拟出来。
眼前的天魔魔君自然不可能掌握完整的‘他化自在’,但也已经能够及得上天罡三十六变的程度,属于能够一定程度上模拟别人,变成武道也能使用武道内气,但超越不了自己的理解极限,不会的还是用不出来。
而眼下,对方展现的就是自己最‘省力’的形态,也就是他最习惯的形态,他作为凡人出生时候的模样。
很难说这是一副什么形态,长着十二条腿,有些胖乎乎、毛茸茸的,不过那些都是毛,实际上身体又瘦又长,黑色,模样凶狠,说是蜘蛛,也不像……非要说的话,类似于蜘蛛化之后的鲨鱼。
“所以,公子李启,你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莫非是想要留我一命?”天魔魔君笑道,似乎完全不害怕自己会死。
实际上,他确实不怕,甚至他都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死。
天魔一脉的确这么自信,自信的像是个傻子一样,连天魔本人都一样神经病。
“当然不是,你死定了,只是,死之前,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说……我们有‘心’吗?”李启问道。
“当然没有,尔等无心。”天魔魔君说道。
“既说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李启反问。
“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天魔魔君答道。
“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李启再问。
“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天魔魔君大笑,然后回答。
“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李启又问。
李启和天魔魔君的这一套问话,实际上是佛经箴言,言语之中谈论的就是困扰李启的问题,即‘主观性’,或者说简单点,叫‘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