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朱元璋在进军金陵之后,只是收取了镇江,毕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屏障,又有京口之称,想当年刘裕就是以此为根据,夺了司马家的江山。这么紧要的地方,万万不能落到别人的手里。
但是在拿下了镇江之后,整个朱家军就停顿了下来,没有继续用兵。
很多人都以为是朱元璋故步自封,缺乏动力,又或者朱家军多是淮西人,不愿意在江南之地作战……甚至连水土不服,瘟疫流行的说法都传出来了。
其实这事情一点也不复杂,只是朱元璋针对军中将领,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培训,给他们进行了一些不起眼的考试。
老朱跟着张希孟读书,随后又向贾鲁等人请教学问,他的底子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老朱还有自己的文学态度。
他极度厌恶卖弄辞藻,华而不实的东西要不得,简明简单,言之有物。
因此他对这些将领的要求也很简单,首先就是基本的文字,算术,至少要认识三千字,要能熟练军中的条例。
其次就是业务水平,要知道以往的知名战例,要能对一场战斗有自己的看法,能够写出文章,进行剖析。
还有一点,老朱要求军中将领了解均田等政策。
这项可是关键的关键。
或许在别的兵马之中不重要,但是在朱家军不行,因为在刚刚攻占的地盘里,普通文官根本没法做事,必须由军中的人员下去,弹压地方,消除匪患,讲解政策,安抚民心。
而军中的佼佼者,也是可以转任官员的。
所以将领们必须了解朱家军的政策,要能够身体力行。
老朱要求,必须通过考核,才能继续统兵,如果考试不通过,一次两次,到了第三次,就降级,指挥使变成指挥同知,千户变百户,百户变总旗,以此类推,甚至开除主力军团,也不是不可能。
这项规定公布,军中可以说是鸡飞狗跳,全都乱套了。
以前让当兵的识字读书就很离谱了,现在还让大家伙参加考试,干脆去考个进士算了,不带这么折磨人的!
不过军中也不都是哭天抢地,痛苦欲死。
像徐达、冯国用,冯国胜,乃至刚刚投靠的邓友德,这几个人都表现突出,其余费聚、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等人,也算是顺利。可就有那么几个人,成了困难户中的困难户……骑兵营指挥使花云,胡大海,常遇春,也包括朱文正!
没错,朱文正虽然带个文字,突出了他叔叔的殷殷期盼,可是这小子一看到字,脑袋就大,胡大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那个手指头比擀面杖还粗,让他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写字,简直跟舞刀弄剑似的,没有两下,把纸都划破了。
这四个货,成了军中的超级困难户,偏偏老朱盯得最紧,片刻也不放过。
也不知道朱元璋在想什么,动不动就拷问一番,让他们在众将面前阅读自己写的文章,当众处刑了属于是。
偏偏这几个人的水平,那可真是叫张宗昌伤心,李云龙落泪。
继续下去,通不过考核,就要丢官罢职了。
好容易提着脑袋拼出来的官职,竟然因为不识字丢了,这也太倒霉了。
人在逼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胡大海玩命了,他干脆跑去徐达的部下,把识字卡片都给要来了,还找来了几个老兵,让他们帮忙补课,毕竟大家伙起点差不多,也容易沟通。
然后就是拼命苦学了,胡大海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顶着黑眼圈,成天熬夜修仙,殚精竭虑。
还真别说,在苦学一个多月之后,老胡总算是勉强能写点东西了,错字难免,意思还是能看懂的。
有胡大海这种硬碰硬的,就有投机取巧的。
比如常遇春,他就找到了小舅子蓝玉。
别看蓝玉年纪小,以前也没怎么读书,但是他跟着张希孟混,程度提升很快,张希孟喜欢看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体会,又给蓝玉提出了什么要求,这些东西常遇春一股脑都讨要过来,然后挖空心思研究。
毕竟朱元璋也向张希孟讨教,四舍五入,算是和蓝玉同门了。他向蓝玉学习,怎么也算是不记名弟子了。
朱文正嗅到了味道,他干脆去找李文忠,咱俩还是亲戚呢,你给我开个小灶吧!
李文忠哭笑不得,他也没法拒绝,就这样,蓝玉和李文忠都开始了一对一的指导工作。自然而然的,两个人都捞到了不少束脩,小金库快速膨胀起来,早上买豆浆都能要两碗了。
这俩货发财了,朱英看不下去了,他干脆拉上陆洲,主动去找愁的薅头发的花云。
啥也别说了,我们跟着张先生的时间可比那俩多得多,尤其是朱英,我干爹当年看的书单还在我的手里,当初他怎么受苦的,我是一清二楚。
他纯粹就是被我张大哥坑苦了,才来那你们找补回来。
放心,只要听我们的,保证你顺利通过考试。
花云可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这样吧,我只要通过了,每人送你们一匹战马!”
“是吗!”朱英大喜过望,“你没骗人?我可知道,军中的战马数量是确定的,你怎么随便送我?”
花云挠了挠损失惨重的头发,憋出了一个点子,“这还不容易,战马是有数的,但是战马能生啊!我送你们个小马驹。等过两三年,你能上战场了,这马也就能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