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起眼的嘉庆与道光
坐看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起眼的嘉庆与道光,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坐看闲花,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变法其实是要聚集全国之力才能有望成功的,到了国家命悬一线的时候,求存已是不易,若再谈变法更是天方夜谭,只是王安石在宋朝国力已显颓势的时候,就急匆匆进行变法,落个凄惨下场。
这个结局太过惨烈,使得后世诸多政治家都是谈“变法”色变,都是宁愿维持现状而不作改变,等到形势已经危若累卵的时候,才不得不变法以求存。
于是自宋之后,历朝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变法可能加速国家衰亡,于是君主大臣就算知道国力已经显得衰弱,也不敢贸然提出变法,只是努力维持现状,这是有力无心。
到了国家末期,国家各项指标已经下降到一定水平,什么吏治败坏、军队涣散、国库空虚都一一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就算君臣上下一心变法,也只是徒劳,这是有心无力了。
而宋之后的朝代,奉行不轻易变法而求稳求存的政策,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明、清两朝就没有中途亡国而有南明、南清(虽然史上确有南明,但是南明只存在了短短十八年,而且可以说是一直在清朝的追击之下,历史上大多不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朝代。)。
奉行这个原则最成功的其实是清朝的嘉庆、道光皇帝,这两个皇帝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起码比起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个皇帝来说,存在感薄弱多了。
但其实细究起来,嘉庆、道光两人皇帝才是清朝的中坚,因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国势衰颓,在下坡路上飞奔,到了嘉庆初年,土地集中、经济危机、吏治、国家机器运转不灵等问题集中爆发,统治者焦头烂额,应接不暇。
然而,这不过是历代王朝中期的普遍性问题,嘉庆、道光两任皇帝还面临着中华民族立国五千年来史无前例的难题——人口爆炸。
按照后世根据一些史料统计,中国历代的人口而论,清朝最多,嘉庆朝人口突破了三亿,向四亿关口迈进,到了到了道光皇帝执政时期,人口终于突破了四亿,当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人满为患,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劳动力出现了剩余,由此造成了粮食供应的危机,饥饿的阴影笼罩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矛盾随时可能激化。
清政府随即开展了鼓励垦荒、推广高产作物、严禁酿酒、限制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一系列政策,但是清朝毕竟是一个农业社会,并没有完整的工商业,容纳的人口始终有限,土地面积无法扩大,人口增殖的势头得不到遏制,这些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
尽管社会现实如此,但是嘉庆、道光以及此后的清朝皇帝创造了一个奇迹——当这个王朝已经注定了衰亡命运的情况下,他们硬是把这个王朝的生命周期延长至了1911年,此间,清朝多次起死回生,长期衰而不亡,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而造成这个奇迹的原因,就是嘉庆、道光两代君主没有效法前代王朝,搞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而是把求真务实当成为政之道,推行了一系列的“实政”举措。
虽然这些举措不足以使一个没落的王朝的命运出现根本性的转机,但是,他们把传统体制的潜力挖掘到极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更重要的是使得王朝的威信未倒,人心未散。
这也是当道光王朝落幕,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的时候,士大夫阶层没有赞助太平军,而是与清王朝站到一起;当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然后挥军北伐的时候,北方的老百姓没有热烈地迎接太平军的到来,他们至少在清军和太平军之间采取了中立立场;而汉族士大夫的代表曾国藩异军突起,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最大根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