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兵指建州卫,逆天换明,样样稀松,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辽南的军事牵制也按时进行,毛文龙率前协、后协及樊化临的骑兵营,从盖州向海州河推进。
水师一部由沉志祥率领,沿三岔河朔流而上,进入辽河,并突破海州河河口,进入海州河,与陆军一起,形成了进攻海城的态势。
而此时,建虏统治区的秋收刚刚开始。因为还是种植的传统作物,比东江镇这边晚了差不多半个多月。
建虏对于海城的防御也早在数月前便进行了加强,三千装备火枪火炮的汉兵,三千建虏,还要加上两千蒙古兵。
即便如此,在得到东江军兵压海城的情报后,多尔衮还是派出了阿济格为主帅、杜度为副的一个机动兵团,前往海州卫城增援。
海城、鞍山驿、辽阳、沉阳,在辽南这一条兵锋线上,建虏的核心统治区辽沉,只剩下了海州和鞍山驿两道屏障。
而从城池的大小和坚固程度上,鞍山驿只占着地利,却是远不如海州卫城,也就是海城。
海州卫南通旅顺和山东,北达辽西和京师,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明初,朝鲜使臣前往南京,便要路经这里再南下旅顺。
海州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江山险固,人口众多,经济繁盛,和辽阳一样,历来是东北南部的经济中心。
万历三十八年,郑士信路经海州时,描述道“夕到海州卫,其雄盛殷富略不下辽东,而雉堞楼橹城堑待变之具,则严整修饬,大胜于辽城远甚矣……“
从各方的记载来看,在万历年间,海州的经济繁盛,与辽阳几乎是不相上下。
而据《辽东志》记载“海州城,旧为土城,后包砌以砖。周围六里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池深一丈二尺,阔三丈五尺……”
在城池的高大和坚固程度上,海州城也与辽阳相差无几,更不用说小小的鞍山驿了。
海州城南还有海州河作为屏障,相当于一道天然的护城河。东江军想要攻打海城,就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即便有水师助战,宽阔的河面也不是一路坦途,登陆作战依然会暴露出破绽,会让建虏骑兵有更多反攻袭击的机会。
在多尔衮看来,皇太极绕道入关前的战略收缩,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
按目前的兵力,虽然不足以将放弃的地盘再占回来,但在一些战略要点上,却要尽力支撑,使辽沉地区有较大的战略缓冲。
对于东江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多尔衮也有所预料。辽南地区重兵集结,水陆并进的策略已经昭然若揭。
“此时发动进攻,敌人的目的很明显,一是占领海州,进逼辽阳;二是破坏秋收,使我大金的粮草物资继续贵乏。”
多尔衮扫视着下面的议政大臣,年轻的脸庞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沉声说道“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秋收之后才能有所缓解,容不得敌人破坏。”
今年年景不错,但秋收之前饿死了多少人,多尔衮可能知道,但他并不在乎。只要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大金就又缓了过来,有了发动的物资基础。
东江军的压力虽大,多尔衮依然要出动数千精骑,远袭察哈尔,将讨厌的虎墩兔赶跑。
为了维持归附的蒙古诸部对大金的忠诚,多尔衮认为这是必要的行动。
同时,遵化惨败对大金造成的打击和影响,也要通过一场胜利来扭转。
大金内部人心浮动,蒙古诸部也在摇摆,多尔衮等人都是看在眼里,心知肚明的。
几年来,随着东江军的崛起,建虏的形势是愈发恶化,皇太极左击察哈尔,右伐朝鲜,好不容易改善的状况,已经荡然无存。
甚至于,建虏面临着最为危难的处境。抢没处抢,人口的大量逃离和死亡,又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耕地数量锐减,粮食物资难以支撑。
东江镇不用说了,建虏对于攻打倚坚防御的东江军已经失去了信心,对犀利的火器更是充满了恐惧。
辽镇的收缩,也使建虏失去了劫掠自肥的机会。朝鲜的地形地势,以及东江军在辽东的存在,也不是建虏能够靠闪击战快速击败的。
那就只剩下了察哈尔部一个目标,且要出动精锐,速战速决。或许能抢到牛羊牲畜,以及部分人口,也笼络归附的蒙古诸部。
“东江军水陆发动,已经进逼至海城,从刚收到的情报,敌人的兵力有数万之众,光骑兵就有五六千之多。”
多尔衮的眼中闪过几分严峻之色,说道“从明国国内传来的情报,东江镇正在接纳大批的灾民。要安置灾民,便要有足够的土地。东江镇此次发动,应该是意在海州,并对辽阳形成压力。”
“禀奏汗王,东江军在辽东也有异动,连山关和鸦鹘关的守军报告,敌人的侦察愈发频繁。”李永芳在下面躬身奏道“不知是牵制,还是在寻找可趁之机?”
阿敏撇了撇嘴,说道“自然是牵制无疑。东江军的兵力,不足以发动两线进攻。”
豪格张了张嘴,却没有发表意见。管它呢,由多尔衮做出判断,对错也皆是他的责任。
“虽说如此,也不得不防。”多尔衮沉吟着说道“本汗拟派满达海率三千人马前往本溪,兼顾到连山关和鸦鹘关。”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作为海城的后盾,辽阳也要增兵,并由战阵经验丰富的大将坐镇。”
转头看向阿敏,多尔衮微笑着说道“二贝勒身经百战,足堪此重任。”
阿敏垂下眼帘想了想,勉强拱了拱手,说道“汗王有命,某自会遵从。”
“那好。”多尔衮笑得愈发亲近,说道“那便有劳二贝勒带一万人马驻防辽阳,并作好增援海城的准备。”
秋收在即,劳力的缺乏,使得多尔衮也难以抽调足够人马。他只希望海城的防御能够多坚持些时间,使他有调兵援战的缓冲。
兵力相当紧张,多尔衮坐镇沉阳,除了济尔哈朗所率领的另一个机动兵团,就剩下不到一万的人马守城。其余的兵力,则分散在各地,不能够马上进行动员。
这还是他的谨慎的决定,手中握有近万的机动兵力,以便应对突发的出乎意料的敌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