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帝王家(二),一家之主(快穿),云开砚,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她也或许起着安慰之心的坚定,反而挑动了宣煜:“殿下的父王并没有厌弃殿下,殿下仍然是王上唯一的亲生儿子。
这番说辞,让心境处境难以统一,难以从云泥的落差中缓过劲的宣煜,像是有了后台般,有了证明般,更是骄狂中带着变本加厉的任性,比过往更为跋扈,更为无所顾忌得横行乡里。
村里的学堂内大放厥词,以“尔等不配为我师”为由,不学无术了半年,甚至下手作弄赶走为他讲学的老师。如此种种,更有甚之,差点让乡里也容不下他。
那奶母看出不对,却也劝不住宣煜了,心中害怕后悔不已。
宣汉知道后很是失望,让人带了东西给宣煜,不是别的,就是史书上曾经记载的,王子、臣子篡位的一些历史。
记录了史实,更有后人品评,无一例外的,篡位夺权失败的那些,下场惨烈,被引为教训劝诫。
除此之外,宣汉还让传话者带了句话给宣煜——“肯留性命,怜子由衷”。
联系送来的那些文学,宣汉要表达的意思就很为明确了:你这个人本该处死的,我却因为你是我儿子才留你性命,这是我给你最后的宽容,你不要得寸进尺。
说出这话的宣汉,当时心里是真的有几分想放弃这个魏国的继承者的。但是他不能,因为宣煜是他唯一的儿子,也会是他唯一的儿子。
宣煜看完听完后手脚冰凉,如当头棒喝一般,跪伏在地久久不肯起来。
而也是从那时,他身边曾经跟随的侍从也被一一清理了,直到再没有一个人宫里陪伴的人后,才在沉寂孤独中,开始认清现实。
魏王宣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看出了少年的不安和小心翼翼,也怜惜他曾经年幼不懂事,被人诱骗着,拿来当筏子。
但是这个错就算他再年幼无知,也是身在其中难以挣脱的,这和他的选择,他生母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这些年他被贬为平民,在他的特意安排下,也因村里的人淳朴良善,也就没有人敢欺辱他,但离过去那种金尊玉贵的日子,真的是十万八千里了。
这个十岁便来到村里的昔日天骄,除开刚到的那半年,这几年每日都是在村中学堂读书两个时辰,剩下的时光便都在山上田里,放牧耕地,和现今的魏国普通百姓家中的子弟,也不无不同了。
过得又充实又疲惫,既锻炼脑力又锻炼体力罢了。
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宣汉的属意下,课业上要比别的同龄少年多学习几门。
他亲手写就的学科,其中最让宣煜喜欢的是史政课,最让他害怕的莫过于格物演说。
他不知道的是,知道他学习情况后的魏王,说了一句让汇报情况的人无比摸不着头脑的话,“系统,这还是个偏科极为严重的文科生啊!”
*
自宣汉来到这个世界,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距离魏国的灭亡时间,还有五年,这五年他做的事情也不少了,而且种子已经埋下,只等待来年开花结果。
车队上的魏国王室父子如今各怀心思,相似的面容上都有对未来的忧虑,只不过一个胸有成竹,一个迷茫不已。
不过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父子二人的心神便能合一,目标也会趋于一致,那就是为了魏国的繁荣昌盛,更甚者是天下太平,这是宣汉所相信的。
马车回程行驶得很快,不久便可以看到了魏国国服丰登的城墙了。
宣煜心中还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的父王此次是私下来接他,并没有下诏书,直白来说,他心中因为父王亲自来接他变得安宁,但同时也因为“无名无分”的便亲自离开怕有些后患。
宣汉看出了宣煜的不安,也能知道他此刻在怕什么,“此次回宫,你不必担心,没人敢说什么。”
宣煜听后,心里安定了不少,不论真假,此刻他是在父王身旁的。
但是即便是承诺,即便说这话的是“一言既出”的魏王,现在的他,也无法让他完全把身家和信任交付出去。
这么多年的经历,他早就知道了,身家性命只能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为稳妥的,旁人什么的他就算是心中忍不住有期待,也不会全然真心。
这是李卯和他的生母交给他的,而后他又想到,他的生母已去世多年,他又回到了父王身边,以前的记恨便不用了。
只是还有个不知逃往哪里李卯,时刻提醒他,仇人尚在,不可忘却,宣煜手在暗处握紧,眼里带着坚定和寒意。
一时间,车内又沉默了。
宣煜低垂了眼睛,看着一角的香炉里升腾缥缈的烟缕。
宣汉微笑着,看着这熊孩子参加完了由他定制的古代版“变形记”,的确有很大改变,知道他这几年表现良好,对他温和道:“看看外边这一路,和过往的不同。”
宣煜听到,抬头就看见父王微笑着轻声交代的脸,带着期待和不安的情绪,他掀开了车帘一角,窥见了这三年后,变得陌生,变得繁荣的国都。
过去三年,说是被圈在村子里,都没有走出来过,但是魏国这几年,是发生了很多变革的。而有关农业生产上的,宣煜最是知道的,因为这是他可以能切身体会的。
在乡野之间,发放了王都开物所改良的新式农具,都是由宣汉建主持改良的。
对刚刚下田,腿上的泥巴尚且不够多的宣煜来说,虽然也觉得改良的农具趁手好用,但是也没到村里人赞不绝口,感恩戴德的那种程度。
直到一年之后,一亩田地产量上的数据,居然是之前的十倍,就是因为与之前的对比太过惨烈,宣煜自己看着自己田中所产出的粮食,目瞪口呆,才知道这些利农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世界,中原大地五分,分为周、靖、魏、楚、吴五国,对照宣汉原本所在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进程应该类在秦汉之后,魏晋之前。如今的生产力水平,是“稻田一亩,得米约三石”的低下,不说对比现代,对比华夏封建社会中后期都是不够看的。
造成粮食产量原因有很多,有土地的肥沃程度,有气候因素,将近千年不曾更新换代的农作工具,粮种的优劣,还有常年的战乱。
宣汉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凭借着“昏君”、“暴君”的名头,搞出了不少事情。说是“体察民情”,王国之内当时对魏王在内的政府的期待信任很低,就是公信力低下。
导致大家都心照不宣认为他的“体察民情”不过是一个出去胡作非为的幌子。
倒也是个幌子,不过却是能让宣汉可以搞出名堂的幌子。
众人没想到,他带了零星几个人,在政务清闲之时,闲散游荡出宫,还真是去“体察民情”的。虽然只是在王都附近的农田,得到的信息也能让宣汉大概了解到的了。
贫瘠的土地,干瘪萎靡、长势不好的农作物,“耕者日以却”,力尽才得立锥可种之地。
也是此刻,宣汉才对华夏的“精耕细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真的是土地难以伺候,必须要精细的对待。
要让百姓免受饥饿,宣汉要做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产量的粮食,在灾害来临时候,能有足够的粮食保全他们。
他们所要面对问题巨大,吃饱饭的问题最为重要,但是长远看却最是基础的。
要解决的不止如此,任重而道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