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五九章底子上错了,我在明末有套房,tx程志,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听到这话,一脸郁闷。
这是辽东的百姓?
一桌二十八两银子席面,在北京城恐怕也属于高档席面了。
一个一千五百地小地主,一年的收入六千多两银子,谁敢相信?
偏偏事实就在眼前。
崇祯只是算了总收入,却没有算人均收入,鲁柱子家里有四子三女,加上一妻一妾,总共是十口人,主要收入是来自他的小酒厂,事实上鲁柱子的田地收入只有一千八百多两银子,人均下来一百八十两左右。
一百八十两银子的收入,在辽东并不是最高的,也就中产靠上点的水平,还远远称不上富豪。
就像鲁柱子对面的邻居,这是一位军属遗孀葛左氏,她的丈夫葛康平死在崇祯五年与建奴乌苏里江的战斗中牺牲,因为是烈士家属,所以,左氏在地方政府里获得了优待。她可种的土豆,有罐头厂负责定价收购。虽然她仅仅四百五十亩地,却有一千两百多两的收入,总收入虽然不及鲁柱子。
可是葛左氏家里仅仅一子一女,三口人,人均平均达到四百多两银子,而且是因为免税了。
一旦喝着酒,鲁柱子的话就多了起来“老二真不是东西,家里不是没有地方住,他居然要在金州买房子,金州的房子是一般人可以买的,比我这房子小一半,还有七八千两银子……”
说着说着,鲁柱子开始问候鲁老二的母亲。
崇祯让王承恩和几名宦官,去调查周围的百姓,用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王承恩设查归来。
“他们的收入怎么样?”
王承恩拿着一张纸递给了崇祯。
崇祯扫了一眼,顿时目瞪口呆。
辽东的普通百姓收入远远超过大明的中小地主,可以说,哪怕拥有万亩良田的地主,远远比不上那些一两百亩地的百姓。
崇祯将调查结果扔在地上“怎么会这样?”
“其实,这不难理解!”
全旭介绍道“辽东的粮食产量根本就没有办法消耗,只能运输到中原和北方缺粮的地方贩卖,以往,这些粮食价格掌握在商人手中,他们从百姓手中买粮的时候,想出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而辽东的粮价定价权掌握在官府手中,给百姓最低保护价格,从而保障百姓的基本收益!”
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中原也落在全旭手中,全国都采取这种方式,那么粮食肯定还有降价,在那种情况下,全旭要么寻找到合适的产品倾销地,要么改善种植面积,比如现在,辽东的粮食生产面积,逐年下降,而经济作物,比如棉花、亚麻、大豆则逐渐增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全旭淡淡的道“和辽东相比,其他地方的官员,就是一群老古董,他们从上到下都烂透了,迂腐不化,冥顽不灵,无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大明,当官的只要贪污不那狠,百姓都烧高香了,要我说,就该把那些当官的杀了……”
“如果杀人能解决问题,朕何惧之有?”
“还真是!”
全旭淡淡的苦笑道“杀人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大明的问题是,走偏了,只懂四书五经不通庶务,这样的官员,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怎么可能当好官?”
“那辽东……是怎么做的?”
崇祯一脸期盼,希望可以得到确切的答案。
全旭指着远处的学校道“那只能自己培养,教育从娃娃开始!从小就教育他们……种地的农民想要多增产,肥料很重要……”
就在这时,旁边的院子里,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要想生活过得好,大豆全身都是宝!”
崇祯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
“大明的官儿,其实很无语,他们不会懂得是非,也不懂得对错,因为反对而反对,这一点错了,从根子上就错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