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7、水月庵,世子妃她是朵黑心莲,石向晚,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水月庵建在京都东郊十余里外的落霞山上。
此山并不险峻雄奇,甚至算不得正儿八经的山,只是十余座小山包连绵至一处而形成的小型山脉而已。
这片小山包上长满了枫树,品种繁多,一到秋天便是漫山遍野热辣辣的绯红与金灿灿的橙黄,层层叠叠,宛如落霞火烧云一般,故得名落霞山。
因着这些枫树,落霞山在京都地界也算得上是名山了,每到秋天,游人络绎不绝。
不少达官贵人们为图方便,在落霞山下建了山庄别院,入秋时便举家住进来,与美景相邻。
而水月庵的前身便是这样一处别院,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别院都很自觉地建在山下,唯独水月庵,大喇喇地建在其中一座山包的山顶上。
只是这处别院才刚落成,主人家一家子便获罪满门抄斩了。
于是这别院风水不佳的传言尘嚣日上,导致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宝地却无人问津,荒废了几十年。
后来乾国定都京都,太祖皇帝游览落霞山时见到这处闲置的别院,觉得就这么荒废着未免暴殄天物,于是令工部将别院翻修了一下,改做佛寺庵堂,以镇压风水。
彼时战火方熄,乾国人口锐减,太祖皇帝下令妇人无须守寡,夫死一年即可改嫁。
此令一出,许多不愿改嫁的阵亡将士遗孀纷纷落发出家,一时间京都到处都是尼姑。
于是太祖只得将这别院命名为水月庵,用来容留落发出家的将士遗孀。
几十年后,战争留下的阴影渐渐消散,遗孀们也悉数故去,水月庵逐渐朝着皇家寺庙转型。
庵里的女尼倒是不问出处,有度牒即可,但若是善男信女要来庵堂里烧香拜佛,没点儿身份地位的,连山门都进不去。
太后的仪仗抵达水月庵时,数十位身穿青色缁衣的女尼与居士们已经静候多时了。
当太后与昭阳长公主在宫女们的搀扶下走出马车时,女尼与居士们纷纷躬身行礼。
待太后说了“平身”后,水月庵住持慧容师太才一脸恭谨地迎上前来,朝太后行了个佛礼,并恭维道:“蒙佛主庇佑,太后娘娘近来气色越发好了。”
太后原想说“蒙我家囡囡庇佑”的,但这里到底是佛主他老人家的地盘,这样说未免有踢馆砸场子的嫌疑,于是微笑着默认了,又顺口问道:“李太妃近来可好?”
李太妃是先帝的妃嫔,早年的四妃之一,因性情温顺,所以十三年前渡口惨案后,太后清洗后宫时并没有动她。
先帝驾崩后,李太妃不愿留在宫中,又没有儿子女儿可以投奔,便自请前往水月庵持斋礼佛,为当今皇帝祈福。
太后虽不恨她,但也无甚好感可言,估计也没有哪个女人会对丈夫的小老婆有什么好感,于是她爽快地准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便快三年了,不知当年那个温婉淡然的女子,食了三年素斋后,姿容可还一如从前?
慧容师太应道:“回太后娘娘,李太妃的身子骨虽不如娘娘您康健,但托佛主庇佑,也算无病无灾,每日鸡鸣即起,早课晚课从不间断,闲暇时同居士们一道弹琴作画,倒也怡然自得。”
慧容师太一边说着话,一边引着太后登山,昭阳长公主与春兰各据一方,扶着太后的手臂,其余随行人员则落后十余步,远远跟着。
另有随行的百十余位禁军则留下来把守山门,以防闲杂人等惊扰了太后凤驾。
幸好这落霞山并不陡峭,登了数百级比较平缓的梯步后便到了水月庵的大门前。
太后站在看起来颇有些年代感的红色围墙前,指着其中一段明显颜色更新更鲜艳的墙面,对昭阳长公主道:“当年你父皇还只是皇子时,曾与哀家同游落霞山,趁着主持没注意,我俩还在那墙上刻过字,不过好像被抹灰盖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