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年少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章|奈何茕独,兴汉室,武陵年少时,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知道战争,永远是摧毁既得利益阶层的神兵利器。
对待唐姬,皇帝来时就已想好了:“皇嫂暂且在这住几日,这几日我会与太尉他们为皇嫂商议出一个名分,以慰皇兄之灵。”
“不、不。我……”唐姬心里着慌,她本是个极为贞烈的人,不然也不会以死反对改嫁。面对皇帝给出的恩遇,她本能的想出口拒绝,刘辨已经死了,还留她一个名分做什么?想到这里,她心里愈加悲痛。
“当初皇兄待我姊弟不薄,你久在身边,又不是不曾见到。”刘姜沉稳的安慰道:“如今你身为遗孀,又肯为他舍身守节,陛下自然不会亏待你。”
皇帝心存别的想法,有意借题发挥。故在宣室举办的内朝会议上,皇帝主动提起了这件事:“董卓祸乱朝纲、危害天下,在此期间,朝中不乏忠臣义士,以死相抗。如今逆贼伏法,朝廷应该对那些被董卓残害的臣子有所表示,恩荫子孙、赠与哀荣,以示朝廷不忘忠臣。”
赵谦这些天卧病在床,眼见就要不行了,朝中很快就要由三足鼎立变为马、杨之争,谁知道这时候皇帝横插一脚,力排众议,册立董绮为后,拜司隶校尉董承为车骑将军。
虽然还未录尚书事,但董氏外戚在朝堂异军突起,与士族分庭抗礼之势再难阻挡。这意味着什么,无论是马日磾、还是杨氏众人、更或是时日无多的赵谦,都心知肚明。
太尉马日磾本就因为这件事对皇帝心存不满,此时司徒赵谦因病缺席,座中就属他官阶最大,皇帝有所垂询,他不得不第一个说话。
虽然皇帝提议的是件有利于士人的好事,但马日磾的回答依然有些敷衍:“陛下仁义,是臣等所不及。”
皇帝将马日磾的搪塞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越过了尚书令士孙瑞、仆射杨瓒,径直问向特许陪听的外朝官赵温:“卫尉有何见解?”
尚书仆射杨瓒与侍中杨琦两人对视一眼,眼底惊异之色一闪而过。
卫尉赵温似乎早有预料,从容的应道:“眼下关中安静,臣私下里也曾与司徒商议,要对荀司空、盖京兆、伍越骑等舍身维护社稷、仗义抗董的忠臣予以追赏。怎料陛下宽仁,臣还未上疏,便把话说在了前头。”
这话比马日磾的要真诚、用心许多,皇帝欣慰的点点头,道:“司徒老成谋国,这件事还得问询他的意见,你回去后寻机说与他听,何人该赏、如何封赏,你代其上疏与我。”
这无疑是将一个收买人心的绝好机会交给了赵温,马日磾在旁见了后悔不迭,要是早反应过来这是皇帝给士人没有立世家皇后的补偿,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与皇帝意气用事!
尚书令士孙瑞看着马日磾只顾一时得失、抿着嘴难受的模样,在心里很失望的叹了口气。
杨琦想的尤为深远,皇帝这是有意要示好赵谦一系,希望借此来排挤马日磾,让士人内部不谐。至于对杨氏……杨琦想起皇帝刚才的态度,可能是不想针对太多,也可能是近来杨氏立场表现低调,所以皇帝只是暂时冷落,没有以前那么亲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