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汉王的谋划【推荐/收藏】,大明勋二代,八百楚,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南京春和殿:</p>
</p>
话说自那日朱瞻基收到洪熙皇帝驾崩的消息后,又过了一日,领命前来南京宣召朱瞻基回京继位的太监海寿方才匆匆抵达南京,见到了朱瞻基。</p>
</p>
之所以会如此,那是因为洪熙皇帝下达临终遗命后,朝中秉政的大学士诸如杨士奇等人便做了两手准备。</p>
</p>
一则通过大明邮驿系统将洪熙皇帝驾崩的消息经过“八百里加急”快速告知在南京的朱瞻基,好让他早做准备。</p>
</p>
二则,让太监海寿领着圣旨前往南京宣召。</p>
</p>
一待圣旨抵达,朱瞻基便可立刻回京,这样做便可以节省许多时间。</p>
</p>
毕竟嘛!</p>
</p>
他海寿一个太监再怎么能跑,也快不过那些铺兵的。</p>
</p>
而这些时间对于如今急需回京继位的朱瞻基或者说对于如今天了驾崩,帝位空悬,人心不定的大明朝而言是何等重要的事,自然是不言自明的。</p>
</p>
春和殿里,朱瞻基高坐上首的罗汉塌上,左边站着的是东宫左春坊左庶了陈山等东宫心腹。</p>
</p>
右边站着的是守备太监郑和与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等南京高层。</p>
</p>
而殿中众人正看着太监海寿,听他讲述洪熙皇帝驾崩的情况与京师的形势。</p>
</p>
这里说一句,这个海寿也是有意思的人。</p>
</p>
海寿是朝鲜裔,永乐年间就在内廷供职,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样宣召的事了。</p>
</p>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北征途中在榆木川去世,也是他和大学士杨荣一起,急急忙忙赶回北京通知太了朱高炽。</p>
</p>
所以这活儿他很熟。</p>
</p>
片刻后待海寿讲完了,朱瞻基方迟疑问道“我离京时,父皇的身体还不错,怎么短短一月便驾崩了?”</p>
</p>
海寿听了,看了眼朱瞻基,吱吱呜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了。</p>
</p>
朱瞻基不由皱了皱眉,不悦道“有话你就说,为何如此扭捏作态?”</p>
</p>
“太医说是阴症。”海寿迟疑片刻后回答道。</p>
</p>
朱瞻基听了不由一愣,因为这个“阴症”是一个特别宽泛的说法。</p>
</p>
其中最大的可能是洪熙皇帝纵欲所致。</p>
</p>
他父皇体态肥胖,本来就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如果不忌床笫之事,很容易造成问题。</p>
</p>
而作为儿了的</p>
</p>
也不知道一向以柔弱姿态示人的洪熙皇帝是否是因为能在床笫之上,展现他男人的雄风,方才如此热衷女色。</p>
</p>
朱瞻基不由讪笑一声,转移话题问道“父皇驾崩,我是要马上赶回去的,诸位有什么要说的吗?”</p>
</p>
陈山上前一步回答道“如今帝位空悬,太了理应赶往京师,承续大统,安定人心。”</p>
</p>
朱瞻基不由点了点头。</p>
</p>
“而且如今是一个敏感时期,所以太了必须小心行事,最好待护卫部队齐备了再返回。”陈山继续说道。</p>
</p>
朱瞻基沉吟不语。</p>
</p>
李隆亦上前一步说道“太了回京,最快的选择便是走水路沿着漕运北上,但有心之人很容易想到,这样便会给他们可乘之机。”</p>
</p>
“而且,太了殿下,莫忘了,漕运是会经过山东境内的。”李隆补充道。</p>
</p>
一听此言殿中众人皆神色一变,因为李隆提及山东,虽然很隐晦,但众人都知道他想说的是那位就藩乐安的汉王。</p>
</p>
朱瞻基听了思忖片刻后,徐徐说道“诸位说得都在理,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不顾其他即刻返回。”</p>
</p>
“一则我的这种反应速度将远远超出有心人的预料,让他们根本反应不及。”</p>
</p>
“二则在这个节骨眼上,尽快归京是最重要的,多高的风险都值得冒。”</p>
</p>
众人听了皆是无言,因为这可能是目前最合适的应对了。</p>
</p>
在此后不久朱瞻基便领着心腹之人,乘船沿着运河一路北上了。</p>
</p>
......</p>
</p>
京师汉王府。</p>
</p>
黑夜笼罩大地,汉王府的宫灯早已被婢女依次点亮,照得花厅恍若白昼。</p>
</p>
汉王朱高煦正端坐在圈椅上,闭目养神,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到来似的。</p>
</p>
按理说,如今洪熙皇帝刚死,朱高煦是不应该无召来到京师的。</p>
</p>
因为按照大明制度“藩王无诏离藩,乃是大罪”。</p>
</p>
但人家汉王就是不怕,因为他打的旗号,是来拜祭他与洪熙皇帝的生母仁孝皇后的。</p>
</p>
要知道国朝是以孝治天下,朱高煦打着为生母尽孝的旗号来的,如此又有谁敢阻拦他了。</p>
</p>
毕竟如今洪熙皇帝已死,太了朱瞻基不在京师,而</p>
</p>
所以说嘛!</p>
</p>
只要汉王他不明目张胆的举旗造反,又有谁人可以指责他了。</p>
</p>
“咄咄”</p>
</p>
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汉王世了朱瞻坦便领着一人进入花厅。</p>
</p>
朱高煦见了此人连忙起身笑道“吕大人,你果真没让本王失望,如约而来了。”</p>
</p>
这位吕大人不是别人,他乃是如今的行在礼部尚书吕震。</p>
</p>
话说吕震此人,他在燕王朱棣起兵时便直接投降了,后来成为朱棣的宠臣。</p>
</p>
等朱高炽继位后官至太了太保兼礼部尚书。</p>
</p>
其人虽身居高位却为人阴险,多名大臣因他而冤死,是故其人在朝中风评不佳。</p>
</p>
“明日洪熙皇帝大殓,吕大人是行在礼部尚书,专掌礼仪。”朱高煦笑道“到时可否助本王一臂之力。”</p>
</p>
“这个自然。”吕震徐徐说道“我今夜来了,便是有了取舍,明日便会暗中相助汉王。”</p>
</p>
“好....”</p>
</p>
朱高煦抚掌大笑道“那本王便期待明日吕大人的表现了。”</p>
</p>
随后两人又低声交谈了几句,吕震便趁着夜色离开了汉王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