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敢动北伐军粮的主意,全家过头七
奔跑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敢动北伐军粮的主意,全家过头七,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奔跑的蜗牛,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驿卒略显尴尬的对着许封道:“许大人,不用特意拿,全部都是给您的。”</p>
“啊?”</p>
许封这才抬头仔细看向驿卒。</p>
只见面前的驿卒手里提着一麻袋各种信件,让许封不由得有些眉心抽搐。</p>
“什么?”</p>
“全是写给您的……”</p>
许封的额角不由得狠狠跳了一下。</p>
我这是积了什么德了!</p>
居然会有这么些人都给我写信?</p>
并且还全部都发的官驿?!</p>
就在北伐军队开拔的那一刻。</p>
各种公文、以至于家书,都仿佛落叶一般涌入了北伐军路上会经过的各个府衙。</p>
并且越向北越多。</p>
朝中的那帮文臣,都在尽己所能的保卫着这支队伍的平安。</p>
沿路各县的县令们,也是头一次见这种场面。</p>
当面对这一麻袋信的时候,许封有些不知所措。</p>
不仅有各部的尚书侍郎们。</p>
就连上林苑、督察院都有。</p>
许封大概的粗算了一番。</p>
整个京中的六部五寺三监,以及七大部院。</p>
全齐了。</p>
这些信有的说了些软话。</p>
有的颇有些威胁之意。不过总的来说,这些信的内容都是一个中心。</p>
那便是他许封若是敢碰北伐军的一颗粮食。</p>
那么要抄他家的人只怕是能从午门排到朱雀大街也不止……</p>
就连自己老家的县令都写了一封信来。</p>
明确说了他的儿子也在北伐军里。</p>
也跟许封反复强调了,他家祖坟可还在老家呢!</p>
哪怕是皇上御驾亲征,怕也就是这么大阵仗了吧。</p>
这北伐军里究竟有多少人物啊?</p>
许封不由得冒出一阵冷汗。</p>
还未离去的粮商一脸奸笑的对着许封道:“李大人,那这事儿……”</p>
“你说什么呢?本官听不懂!快点滚!赶紧的!要不本官可找人把你们轰出去了!”</p>
有些官职低的言辞比较客气,但如江齐昌这等督察院老人,平日里就天不怕地不怕的,说起话来可是毫不客气。</p>
从这信上的字里行间,许封就能看出,他若是能见到江齐昌的话,那位老大人怕不是要指着他的鼻子教训他。</p>
这、这次的北伐莫非有什么玄机吗?</p>
尽管许封清楚,皇太孙朱雄英也在此次的队伍里。</p>
可对方不过只是皇太孙,在许封看来这纯粹是皇上为了让他刷功绩和声望去的。</p>
哪能真的让一个孩子带兵打仗呢?</p>
所以,许封是怎么也想不通这些人为何会如此看重这场北伐。</p>
不过如今的他,已经再也不敢对这批军粮打主意了。甚至在心里感恩起这些书信到的早,若是粮食到了,信却晚几天到。</p>
恐怕七天之后就是他的头七了。</p>
不对,是他们全家的头七……还是不对,估计祖坟都遭了人毒手了,还过什么头七啊!</p>
……</p>
月上中天。</p>
朱元璋又批完了一天的奏折,想着回乾清宫歇息一下。</p>
结果刚到院内,就见乾清宫内已然点起了灯烛,亮如白昼。</p>
朱元璋眉头拧起来,“哪个王八蛋这么浪费,里面没人点这么蜡烛给鬼看啊?”</p>
他快走几步,“啪”的一下推开了门。</p>
“冯贵?人呢?!谁让你点这么多灯烛的?!你……呃,妹子?是你啊……”“咱想起来还有几分奏折没批完,你先在这待着,咱去去就回。”</p>
说完,朱元璋转身就要溜走,下一瞬,就听见马皇后的怒吼声,“朱重八,你再往前走一步后果自负!”</p>
眼见自己说完之后,朱元璋还想走,马皇后气得抄起一旁的花瓶就对着他扔过去。</p>
“啪”的一下,落在朱元璋脚边。</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