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迁徙大军,人口暴涨
江南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迁徙大军,人口暴涨,局长含着秘书的小奶头,江南山水,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但是,真是没办法啊!”</p>
“我们想把大家都落户,可我们得考虑将来的民生。”</p>
“你问我民生是啥?”</p>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p>
“民生,是咱们杨相公最先说过的词,大体意思是说,百姓的各种生活所需和涉及诸事。”</p>
“如果再具体一点,比如具体到养家糊口上面,那么民生也可以理解为,某个地方能不能让咱们平头老百姓养家糊口。”</p>
“老话说的好,地有一垄,养民五十,而一个县域能够用于养民的土地,哪怕再怎么努力开荒也是有上限的。”</p>
“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同意迁徙落户。”</p>
“否则的话,人多,地少,这一辈也许还能勉强养民,下一辈人口变多的时候该咋办?”</p>
“杨相公的目光长远,他不愿意百姓的下一代没地可养,所以才在此时就定下尺度,每个县只允许落户十万人。”</p>
“乡亲们呐,真是对不住,我们县原本就有三万多人口,再加上刚刚迁徙进入的十万人,这已经压力很大了,只能请大家另寻别处。”</p>
在古代,安民告示属于官方文书。</p>
但由于老百姓大多数不识字,所以最终的告知还是要靠书吏。</p>
很显然,这些书吏们都经过了统一的训练。</p>
以前云朝那种欺民压民的情况没有了,换成了和颜悦色并且尽心尽力的解释。</p>
甚至,这份解释任务被列入考核。</p>
所以,书吏们纷纷绞尽脑汁发挥自己的劝说本领。</p>
“乡亲们呐,请继续听我说……”</p>
“说心里话,我知道大家肯定有怨言,但是,请你们先不要把怨言化作怨气。”</p>
“杨相公他体谅大家长途跋涉的艰辛,也体谅大家拖家带口迁徙的不容易,尤其是你们一路走来,粮食肯定消耗了不少……”</p>
“所以杨相公专门下令,传令我们所有的州县,凡是有百姓晚到不能落户者,劝离之前先要给提供一顿施粥。”</p>
“听清了,从现在起,连续三天,我们柳河县将会在界碑处搭建两百个粥棚。”</p>
“县库拿出库粮,县里十三家大户也各自贡献一座粮仓,无论这三天之内消耗多少粮食,我们柳河县一定要把粥棚敞开着……”</p>
“杨相公有令,不限吃,不追问,不苛责。”</p>
“只要任何人说一句没吃饱,就可以端着碗一直领施粥。”</p>
“直到三天之后,粥棚才会关闭,而这三天的不限量施粥,必然会让你们攒足了体力,那么,就可以重新奔赴迁徙之路。”</p>
“柳河县如此,其它四个县也如此,因为我们同属于青州治下,都是杨相公所掌管的县域。”</p>
施粥!</p>
连续三天!</p>
而且不限量!</p>
当这个消息被书吏不断宣告后,拥集的大量百姓无不感觉惊喜。</p>
他们之所以在心里有怨言,正是因为长途跋涉消耗了粮食,原本以为可以在此落户,但却因为晚到没有了机会,而想要再去别的地方,必然又要在路上消耗粮食。</p>
底层民众,穷困潦倒,因为担心粮食不够继续迁徙,所以才会在心中滋生出怨言。</p>
现在,书吏们告知可以吃施粥,并且,连续不限量的允许吃三天。</p>
这是何等仁义之举。</p>
这是尽量让他们攒足体力啊!</p>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种仁政岂能不让百姓感激。毕竟杨氏不欠他们的,反而是他们主动迁徙而来。</p>
说句不好听的话,杨氏就算不搭理他们也可以,甚至直接驱逐离开,从法理上也说得过去。</p>
百姓刚刚滋生的那一点怨气,因为杨一笑的仁政被及时化解。</p>
而书吏们及时把握机会,趁机又补充了更让百姓感激的一个仁政……</p>
……</p>
【今天第一章到,老规矩三千多字大章,这一段是稍微过渡剧情,大家可能感觉平淡点,但是,写书就该如此,高潮过后是铺垫,否则后续没法写了,很容易写成那些无脑狂堆一路到顶的烂作品,鉴于此,山水宁愿铺垫一下,诸位大手子以为我这个想法对不对?】</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