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4 凯旋(2),大明锦绣朱允熥,佚名,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闻言,文官们的气势为之一滞。</p>
跟那些老杀才讲?那不是等着.........挨喷吗?</p>
那帮人是能说理的人吗?是能说得通的人吗?</p>
早些年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亲近文臣,都跟踩了他们尾巴似的,不住的在太子耳边说什么,大明朝都是武人打下来的,殿下莫听那些遭瘟的书生瞎糊弄。</p>
更何况现在?</p>
文官们只是气不顺,没傻到跟那些老杀才硬顶的地步。</p>
“够了,成何体统?”朱允熥开口呵斥,“在孤面前唇枪舌剑,你们还真是出息?”</p>
“臣等不敢!”众人赶紧请罪。</p>
大明的五军都督府是文官们的心头大患,但对朱允熥来说却不是。五军都督府看似庞大,其实其中分化的十分细致,根本没办法对皇权造成威胁。</p>
“说抚恤的事,你们拐哪里去了?大明朝才多少年,就要当着孤的面来一场文武之争吗?”</p>
其实事情的根子朱允熥心知肚明,这场对兀良哈的大胜是他这个皇太孙真正执政之后,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胜利。</p>
这种胜利让刚刚似乎看到曙光的文臣们,再次感到了危机。</p>
因为功劳都是武人们的,和他们没关系。</p>
“大明有两条腿,一条是文,一条是武,两条腿走路,大明才能走得稳当!”朱允熥继续开口道,“没有武人保家卫国,谈什么国泰民安。没有文官们治理天下,哪来的钱粮给武人打仗?”</p>
说着,朱允熥叹口气,“在孤心中,你们就好像两条腿,两只手缺一不可。这次饶了你们,下次再在孤的面前如此互相讥讽,罢官治罪,不管是谁!”</p>
“臣等遵旨!”</p>
这样的事,其实就算以前在老爷子面前也经常发生。大明朝武人桀骜,文官头铁。双方只要稍后不合,就是互相针锋相对。</p>
“抚恤的事是其一!”朱允熥继续道,“所有战死将士的名字,刻于石碑上,供奉英烈祠享受千秋香火!”</p>
“殿下厚恩!”武臣们闻言,齐齐行礼称颂。</p>
这时,太监王八耻躬身,踩着小碎步,捧着一份文书进来,“殿下,八百里加急!”</p>
朱允熥接过,脸上顿时满是笑意,开口道,“李景隆的折子,再有两天就到京师了!”说着,朱允熥想想,“大胜之后班师回朝,孤当亲迎!”随后,放下折子,郑重道,“传孤的旨意,开大明门,三军将士从大明门进城!”</p>
~~~~</p>
“没这规矩呀,国朝以来得胜还朝,走的都是德胜门呀!”</p>
“大明门那是皇上走的呀,这不是........”</p>
这份口谕一出,又是引爆京城。</p>
街头巷尾都是议论纷纷,只要人们凑到一起说的就是这样的话。</p>
尤其是临近年尾,街面上买年货的爷们本就多,走累了坐在茶楼里,便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p>
“嗨,咱们这位东宫殿下,自小就喜爱武事。”</p>
“让将士们走大明门,为的就是激励天下健儿,尔等征战皆为大明!”</p>
“你说的真假呀!”</p>
“我老姑夫的亲侄儿的大舅子五军都督府的,这话还能假?”</p>
街头巷尾到处是这样的议论声,等到大军凯旋的那一天,更是全城百姓出动,城门外人山人海。</p>
负责治安的衙役,巡城兵马满头大汗的把看热闹的百姓们分隔在大路两旁。</p>
国家强盛,百姓们自然爱戴。</p>
大明虽然武功赫赫,但已有好几年,不曾大军凯旋而还,君王亲迎了。</p>
路两边的百姓们,都好似提前过年一样,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就连许多女眷都掺杂在人群中,拽着父兄或者丈夫的一角,眺望远方。</p>
大明门的箭楼之上,朱允熥一身簇新的五抓金龙袍服,笔直的站着。他身旁文臣武将分列两侧,许多在家养老的老勋贵们,也穿着戎装盛装出席。同样穿着龙袍的六斤,好奇的趴在栏杆上,朝下面的人海眺望。</p>
下面的人太多了,沿着城门两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还有,震天的喧闹和嘈杂。</p>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之中,箭楼上朱允熥和群臣的耳膜都在激荡,说话不得不大声,以免听不见。</p>
忽然,几队骑兵快速的从远处疾驰过来,马蹄迅疾的驶过官道,直接在城门下停住。</p>
骑士下马,又踩着通往箭楼的台阶,腾腾上楼。</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