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古寺斗法,古邑侠踪,旧檀,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戒嗔和尚与秦时月低语一幕,当时吃饭的人几乎都看到了,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就是在商谈做法事的事,其实呢?无关法事,却事关重大。</p>
原来,戒嗔法师代表见山住持,向秦时月反映了一个情况:寺内新到一僧人,担任寺内知客僧,与外人过往甚密,不像是个本份的出家人,存在许多嫌疑之处。</p>
秦时月知道,知客僧在寺院内是住持的得力助手,相当于行政部门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角色,协助行政“一把手”管理单位的大小事务。知客僧往往交游广泛,是个厉害角色。</p>
秦时月当即答应,趁为扈小姐做法事的机会,前往寺院侦查,这样外人就看不出端倪。</p>
戒嗔听了,点头领会。</p>
回到酒桌后,秦时月让小薯下午通知县政府秘书室,让他们准备20块大洋,作为超度扈科长的报酬。让小薯明日一早带上,随自己上永王山妙智寺去。</p>
众人听在耳中,纷纷赞秦时月既热心又会理事,一顿饭没吃完,就将做法事的事安排清爽了。</p>
次日,天公作美,艳阳高照。虽已是10月霜降节气,但天气放晴时,仍然可以穿衬衫,难怪母亲经常会说“十月小阳春”。</p>
秦时月带领金不换、张小薯及县政府财政科人员等几个随从,一路蹄声前往永王山。</p>
为了核实河野英男的身份,他还特意让小薯带上了平时专在南门头一带查户口的两名团丁。他们认识润秦布店的掌柜关自民。</p>
众人才进山门,见山法师率领僧众,身披袈裟,已在大雄宝殿外列队迎候。</p>
自从寻找紫苏时见过见山法师,秦时月一直无暇再上妙智寺。见山法师见过秦时月,方知去年的青年施主,原来是保安团的长官,一时肃然起敬。</p>
这时,一蓄了长须的僧人前来施礼,见山介绍是寺院方丈真定法师。</p>
秦时月见真定身材臃肿,满脸赘肉,且目光浑浊,感觉很不好。再与其他人相见,其中有一精干和尚,满脸堆笑合十,口称“秦团吉祥”。</p>
秦时月料想此人估计就是那名知客僧,时月看向两名团丁,只见他们眼神迟疑,先是微微点头,后又微微摇头,于是心中有了点底。</p>
果然,见山住持随后就向他引荐了知客僧无尘。</p>
秦时月不动声色地点头致意,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大殿。</p>
住持见山安排秦时月在一旁立定,做个手势,一时梵唱响起,引磬、木鱼齐鸣,众人神情顿时肃穆起来。</p>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外悉遥闻,诚意方殷,随处结祥云,诸佛现全身……”领唱的见山法师嗓音洪亮,声震屋宇,穿透力极强,一下将大家带入意境中去。</p>
时月打量众僧,见全都全神贯注于唱念之中,那知客僧无尘也没有例外,便借口出恭,让小薯他们在大殿内观摩,自己悄悄离开,直奔僧寮。</p>
此时僧人们都集中于大殿内做法事,僧寮这边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p>
看官有所不知,正信的寺院,僧寮的各间房门一般是不上锁的。出家人四大皆空,身无长物,也无秘密,有什么必要锁门?</p>
秦时月挨间入内侦察。到一间时,见到一位年轻僧人。时月问他为何未去大殿做法事,说是最近才来,还不会唱念。</p>
时月便问他知客僧住哪间,自己是他的客人,想借便桶一用。沙弥便指引秦时月,却就在隔壁。</p>
时月入内,掩了门,迅速以目搜索。觉无特别后,直奔其床头,掀开枕头,下有一物,是把匕首。再往床头底下的床脚边一掏,掏出一把日式手枪出来。时月将子弹退了,放进自己口袋,把枪放归原处,出了门,向小沙弥道过谢,径回大殿。</p>
这佛事也真长,一做即做了两个小时。秦时月要不是有身好功夫,还真是吃不消站。</p>
法事一结束,秦时月见那无尘急急去了自己房间,又急急返回。</p>
看看离午饭还有点时间,僧人便邀秦时月一行去方丈室用茶。</p>
佛门无酒。酒是佛门“杀、盗、淫、妄、酒”五戒之一,不许喝。非酒有错,是喝酒容易乱性,乱性则会破其余四戒,所以佛道二门都禁酒。有的所谓的“素酒”可喝,完全是杜撰,是强词夺理,不如法。</p>
酒禁了,茶却讲究。托了各路施主的福,饮的都是名茶,什么狮峰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罗春,福建铁观音之类的,应有尽有。</p>
众人喝茶聊天。方丈真定春风满面地坐在一张上好的海南黄花梨茶桌后司茶。</p>
秦时月由于奶奶与母亲都是信佛的,从小就在经声礼忏声中长大,所以对佛学一直很感兴趣,《心经》《大悲咒》早在小学时就能背诵。后来即使进了军校,也照样关注,阅读过不少经书,也看过《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记载佛门趣事和异象的书,对佛门公案了解不少。</p>
秦时月装着不经意间将话题转到知客僧无尘身上,问他之前在哪个寺院修行。</p>
无尘说在庐山。</p>
秦时月追问,庐山哪个宝刹?</p>
无尘说,住过东林寺等多处。</p>
秦时月说:“那可是名寺,历代文人亦多有吟咏,这您知道吧?”</p>
无尘忙说:“秦团长博学,小僧只顾念经修行,对文人的题咏不感兴趣。”</p>
秦时月想,看来他对苏轼那首《题庐山东林寺》(横看成林侧成峰)并不了解,也不加揭穿。</p>
然后,他又沉吟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修行苦啊,光经书就有得师父背诵了。背个两百多字的《心经》还好,《大悲咒》也不算难,但遇到两万字的《楞严咒》,那可有点头皮发紧的吧?”</p>
无尘听了,谦恭地笑笑说:“那是,那是。吃苦么,应该的,应该的。”</p>
秦时月听了,也笑笑,心里说,老狐狸,你可终于露了尾巴。原来,说这话时秦时月设了个陷阱:《楞严咒》哪有两万字?只有四千多字。但对方丝毫都没有察觉。</p>
“原想秦团是个研究军事之人,想不到佛学方面的造诣也这么深,小僧真是佩服,佩服。”无尘说道,话锋一转,“小僧僧腊短,又忙于应接等事务,故经书上多有荒疏。特别是跟了虚云法师之后,不是打坐,就是出坡,参禅劳作多了些,念经上确实没怎么下功夫。”</p>
秦时月想,看来他是怕露了马脚,开始主动为自己打埋伏,可惜迟了。不过这假和尚的心思,倒也缜密。既然对方说到虚云法师了,他想再挖个几个坑让他跳跳,于是朗声赞叹:“虚云法师可是名震海内外的高僧,无尘法师能够侍奉其座下,让多少人羡慕啊!不知您跟从老和尚是在哪一年?”</p>
无尘说:“13年前吧。”</p>
秦时月说:“哦,那就是1934年的事了,那时老法师好像在福建鼓山吧?”</p>
无尘说:“团长好记性!不过,同年秋,老和尚应将军之邀,去了广东南华寺。我正是在1935年底以后,跟随了老和尚两年时间。后来老和尚让我外出参学,这才有缘来到这里。”</p>
秦时月一听,不简单啊,老和尚的行径他居然一清二楚,会不会是有备而来?那好,既然他如此清楚老和尚卓锡南华寺的时间,那我索性考他一考。于是故作神往地说:“听说老和尚神通广大,无尘法师能不能为我们讲一讲他的一些神通往事,让大家长长见识?”</p>
无尘双十合十,恭敬却委婉地说:“阿弥陀佛,团长吉祥!佛门不讲神通,老法师平时也不许我们讲。”</p>
秦时月说:“嗯,确实。只是有些灵异现象,作为我们红尘中人,还是很感兴趣的。有没有听过猛虎皈依一事?”</p>
无尘一脸不解地看着秦时月,说:“没有。”</p>
秦时月便向大家介绍说,此事绝非道听途说,更非虚构,而是自己当年游历南华寺,听虚云座下一徒弟亲口讲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