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鄱阳湖水战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鄱阳湖水战,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一灯阑珊,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糊糊:“三国演义共有一百二十章回,罗贯中用十四个章回,约占全书八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赤壁之战。</p>
套用《红楼梦》的话来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时至今日许多人已经分不清赤壁之战和鄱阳湖水战的细节差别。</p>
有人曾言,陈友谅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绝不可能打输这一战。这就是谬论了,《三国演义》是在鄱阳湖水战数年后才写完。</p>
那陈友谅看《三国志》行不行?也不行,今天我们看赤壁之战和鄱阳湖水战像照镜子似的,全是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信息污染,换言之,罗贯中掺了私货。”</p>
朱元璋倒有些好奇,张士诚的幕僚到底写了一本什么书,才能让后人将两者傻傻分不清楚。这些人可是连《新唐书》的真实性都忍不住怀疑的,却将一本小说奉为圭臬。</p>
马皇后作为战事亲历者,简简单单说出数处相似之处,“水战、火攻、以少胜多……”</p>
朱元璋:“你怎么知道这么多?”</p>
马皇后:“这有什么奇怪的,你放牛那会我读诗书,你当和尚那会我读史书,积攒的知识可多了。”</p>
糊糊:“先说说鄱阳湖水战双方的基本情况,陈友谅拥兵六十万,朱元璋二十万。双方都是南人,以刻板印象而论,不说善水至少会水。</p>
特别说明一点,陈友谅才是善水战之人,且都是大船,朱元璋这边只有小船。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对面差很多。”</p>
这仗该怎么打?</p>
若说骑兵李世民绝不心虚,虎牢关下四千对十万,一战擒双王就是他的战绩。但论及水战,就有点陌生了。</p>
还想造船去新大陆寻找高产良种呢,连优秀的水师将领都找不出来。</p>
殿内的将领大多活跃在北方战场,别说水战,连乘船的经历都少。</p>
唯独李靖有去南方平萧铣的经历,又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结合赤壁之战始末揣测道:“以小船承载引火之物,冲击大船?”</p>
大船船身坚固庞大,转向不易,小船在这方面可要灵活多了。</p>
糊糊:“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朱元璋很快想出围攻战术,用小船将陈友谅的大船给包围起来,试图进行逐个击破。</p>
对于朱元璋的战术,陈友谅也是立即想出来对应方法,他用铁链将所有大船捆绑在一起,来保存阵容的稳定,这样就不会被对方击散。</p>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对,在《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中,曹操曾因为士兵不擅水性而将船绑在一起,最后被一把火烧起来而导致失败。</p>
而当陈友谅将船栓在一起后,朱元璋的部下观测了风向后,提出了放火的方法。由于船和船之间的连接,有风助力,顷刻之间,陈友谅的船队便损失大半,甚至直接因此导致了鄱阳湖战役的失败。</p>
难道朱元璋能未卜先知,看过数年后的《三国演义》?</p>
非也非也!</p>
《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详细描写,其实是以鄱阳湖战役为蓝本,以此来让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p>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战船用的是四个字‘首尾相连’,并不一定是用铁索把船连接起来。因为他的士兵主要是北方士兵,不习惯坐船。当船连接起来搭上木板之后,人马在船上就如履平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