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川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小小顽童,明朝最真实科举,清风川溪,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清读了几页,心中不静,放下书本起身推门出了披屋。</p>
从披屋到院门约有几十步,秦清走了几步住脚,喊了一声道,“我去田里寻爹娘”。</p>
等秦李氏出了堂屋哪里还能看见秦清的身影,忍不住又是跺脚,想骂几声,嘴一张却是一顿,长叹一声。</p>
秦清出了大门四目望去,就见多是农人带着斗笠挑着脱穗的麦秸来来回回。</p>
一中年汉子穿着短打,挽着袴,赤着脚,肩上的勾担挂着麦秸,一步一摇慢慢走近秦清,汉子抬手往上推了下轻秆(高粱秆子)斗笠,露出一张黑红瘦脸,笑道,“秦家小哥儿,这是要往哪里去?这病刚好,怎不在家里躲阳?”</p>
秦清一看,原是右邻申大家,于是回道,“去打麦场瞧瞧,看个新鲜”。</p>
申大笑道,“大热天的,那里有什么好看的,你小子怕是想你爹娘了,快去吧”,说罢便晃悠着家去了。</p>
打麦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打麦子的,多半是用荒地做成,先是黏土覆地摊平,再是洒水,然后用石碾来回碾压,最后成了一块平整圆滑的场地,过程繁杂耗时日久,还要农人不惜力气。</p>
薛家集村相比富裕些,用的还是老牛拉碾,也是多日才成,如今村里收了麦的人家都在场中打麦。</p>
秦清趿拉着草鞋信步而行,左右观望,就见地里已不见往日的金浪,多是东一块西一块的黑中带灰。</p>
收了麦的地里留着麦茬,要是刨出来烧火显然是不够功夫钱,如今上好的柴火一捆也不过十文钱,索性不如一把火烧了,既能肥田又能除害虫还省得扎烂了脚。</p>
穿越麦地就是一片桑树林,如今正是枝繁叶茂,桑葚已是熟透,黑中带红,虽然不多总有几棵农人懒得摘的挂在高处,惹得人垂涎欲滴。</p>
秦清左右看了看,下了小道进了桑树林,撅了一根桑条,跳了几下左右挥舞,除了打下几片叶子,竟是一无所获。</p>
“呸,呸”,秦清吐了几口桑毛,又是看了几眼自己的小短腿,忍不住叹气,“还是矮了点”。</p>
等出了桑林,看了几眼桑条,有心扔了,又是想起儿时,按捺不住的把桑条夹在裆下,左手执前,右手朝后打了桑条几下,喝道:“驾、驾.......”一骑绝尘直奔打麦场。</p>
——</p>
勾担:山东农村用来挑物品的,多是用木做的。</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