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权力平衡,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与此同时,三司会审的结案书也送到了天子赵顼的案头,这里面包括了王珪在案发之初就认定潘旭是刺杀陈景元的主谋。</p>

这个弹劾的指控虽然并不严重,但关键是证据确凿,王珪难辞其咎,这对官场势头正旺的王珪将是一次迎头痛击,它无疑会影响到王珪在政事堂的一些提案,尤其会在首相的任命上将产生十分微妙的影响。</p>

安德殿内书房,天子赵顼看完了陈景元遇刺案的结案书以及马防和黄升对王珪的弹劾,半晌,他对站在一旁的王安石道:“朕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照看到,还是需要如先生这般得力的大臣来协助朕,才能维持朝廷的运转啊!王珪在这件事上确实做得不妥,需要告诫,以后让他不要再过问御史台的事情了。”</p>

“官家英明!”</p>

赵顼点点头又道:“司马光身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些年受命编纂《通鉴》,又兼任御史中丞,他是不是太忙碌了一点?”</p>

“官家,御史中丞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才让他兼任,臣想推荐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王陶出任御史中丞。”</p>

王陶是赵顼潜龙时的属官,是赵顼十分宠爱的大臣,说话做事十分契合赵顼的心意。</p>

去岁韩琦下野前夕,便是王陶领悟圣意,率先上表向弹劾韩琦,直接充当了天子打击韩琦的“枪手”,引发韩琦被罢,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与韩琦不合的王安石的起用创造了条件。</p>

赵顼显然心中暗喜,然而眉头却一皱道:“王陶的学究气到底太重了,朕担心他不能适应御史台这种肃杀之地。”</p>

“官家,朝廷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御史台往往投鼠忌器,倒是王陶这种和朝臣朋党没有多少关系的正直官员,往往能够不受官场习气的影响,忠于天子安守本分,臣相信他能将御史台开创一个新局面。”</p>

赵顼当然知道王安石为什么推荐王陶,因为王陶是支持变法的,但王陶乃是天子宠臣、东宫旧人,以他上位,守旧派也难以有异议。</p>

赵顼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朕便任命王陶为御史中丞。”</p>

王安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王陶为御史中丞,以后制置三司条例司便更好做事了。</p>

这时,赵顼又道:“再有就是关于政事堂的首相,先生上回既已推辞不受,不知可有另外的推荐人选?”</p>

“启禀官家,臣倒觉得知枢密院事陈升之资历足够,又曾在河北出任地方官十年,知尽民间疾苦,更重要的是他非常了解宋辽局势,由他入相,除了有助于变法之外,将来更能够贯彻官家的北伐大计。</p>

至于王珪,从这次御史台审结的案子就能看出,他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加上官家如今在极力备战辽事,让一个反对战事的首相左右,定然会影响到官家的备战。”</p>

王安石的脑子极为聪明,他的言语里丝毫不提及任何变法派和守旧派之间的矛盾,而是直接拿出陈景元的案子为依据,指出王珪考虑问题不周,用人不当。</p>

一般高层用人,最忌讳的便是被人抓住把柄,不管赵顼再怎么信任王珪,但王珪一旦被弹劾,而且证据确凿,赵顼就不得不考虑朝廷的影响,即使不处分王珪,但也不会再听之任之,这是一个帝王应遵循的底线。</p>

况且王安石又拿出北伐备战来说事,尽管他知道陈升之和王安石是密友,却也无话可说。</p>

赵顼沉默片刻问道:“蔡确情况如何?”</p>

“回禀官家,富弼罢相后,听闻蔡确和王珪关系甚密。”</p>

赵顼一怔,目光立刻变得犀利起来:“是吗?”</p>

“臣不会欺瞒官家。”</p>

赵顼当然明白蔡确和王珪关系密切的含义,这极可能意味着蔡确暗地里已经投靠王珪了。</p>

沉思良久,赵顼点了点头道:“关于首相之事,朕再考虑一下吧!”</p>

......</p>

熙宁二年十二月初三,天子赵顼正式下旨,原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入政事堂,接任曾公亮首相之职,另任命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王陶为御史中丞,司马光不再兼任。</p>

与此同时,赵顼做出御批,认可三司会审的陈景元刺杀案,三名行刺士兵处斩,潘旭无罪释放,并升一级为军都指挥使,已病死狱中的虞侯则追封为武德郎,准其家属厚葬,并赐钱千贯。</p>

王珪势如破竹的官场攻势随着陈升之这匹黑马出任首相戛然而止,这是一次曾公亮和变法派的联手阻击,以三司会审案为切入点,同时曾公亮不惜将御史台让给了变法派,最终成功阻截了王珪咄咄逼人的攻势,使大宋官场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唯有华夏

张天铭

万界聊天群:从洪荒活到现代

唯道至臻

狂仙出狱

紫枫

披荆斩棘,公主重生要做女帝

咸菜菜咸

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

上山砍柴了

大奇术师

鸫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