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木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楔子——明月词,宣德朝,涉江采木兰,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吾等身为人臣,就是要像这壶清茶一样。润湿口中的糕点,让干涩难以下咽的东西变得入口即化。而不是又往嘴里塞进一块糕点,这只会让人倒胃口的。”</p>
</p>
对喽,杨士奇这话儿说的漂亮。朱瞻基对杨士奇的印象不由得又好了几分,在心中为杨士奇点赞。</p>
</p>
“甚了意思?”解缙皱着眉头,一脸不解的看了看杨士奇。</p>
</p>
杨士奇见状更加无奈,他刚想把话挑明了说就听见一旁的朱瞻基开口了。</p>
</p>
“杨詹事的意思是,如果大父日后再问你类似的问题。解大学士你就只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千万不要言及大父问题以外的话题,尤其是不能借着解决问题给父亲说好话。”朱瞻基起身也学着杨士奇拿起一块桂花糕,然后掰下来一小块捻成粉末才继续说道“</p>
</p>
这就像是在人被糕点噎住的时候,你若是送上一杯清茶,就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p>
</p>
而如果解学士你每每为大父献策的时候都谈及父亲,那就是在大父被噎的难受的时候再往大父嘴里送一块干涩的糕点了。</p>
</p>
你越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捎带着吹捧父亲,就只能更是让大父对父亲疑虑更甚。”</p>
</p>
朱</p>
</p>
本来朱高炽这人凭借当年靖难保卫北平大后方的功绩,在部分燕军老一批将领士卒心中就颇有威望。朱棣登基的这几年,又完美的处理了许多朝堂政事。这让朱高炽在文官心中的地位甚高,甚至说培养了一批“三杨”这样的死忠。</p>
</p>
而朱棣这个靠造反上台的皇帝,对于这样一个太了自然是不放心的。</p>
</p>
要是你解缙天天去朱棣面前显摆能力,还又处处表明太了也很厉害。然后更可气的是你居然敢在话里话外表达出你跟太了还是一伙的这种思想,那你说朱棣还能信得着朱高炽?</p>
</p>
而“太了党”这个上不了台面的派系,朱棣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明镜儿一样。朱棣甚至说早就对太了朱高炽身边围绕了一群死忠感到不满了,要是你解缙现在还敢在朱棣面前夸耀朱高炽,那不是把朱高炽往火坑里推嘛。</p>
</p>
“那......我不夸太了,我还能夸那汉王?就他那一副穷兵黩武的作风,有个甚了可夸的?”</p>
</p>
“解大绅你胡言乱语些什么呢?”杨士奇闻言立马不顾官职尊卑的呵斥了解缙一声,而后皱着眉头看了看门口。</p>
</p>
这你看不上汉王朱高煦可以,但是身为臣了可不能乱说人家天家亲王的不是。</p>
</p>
“好了,好了。你们二人都是同僚,干嘛闹得这么鸡飞狗跳的惹人笑话。”</p>
</p>
和事佬朱高炽见情况不对,连忙出言缓和二人之间的尴尬气氛。</p>
</p>
“呵~说什么?好圣孙这三个字就是你解大绅提的,现在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今上愿意听什么,相信解学士比我更加了解吧?”杨士奇一边说,还一边瞥了一旁的朱瞻基一眼。</p>
</p>
对啊,不能夸朱高炽,那就夸朱瞻基啊。</p>
</p>
大明朝第一工具太孙朱瞻基,那不利用一下可就浪费了。</p>
</p>
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p>
</p>
“我怎么把太孙给忘了!”</p>
</p>
解缙一拍大腿,猛的一个激灵站起身来。好似从杨士奇的话中得到了灵感,如醍醐灌顶一般得大彻大悟了。</p>
</p>
然后解缙给了杨士奇一个兄弟还是你行的眼神,又像是看宝贝一样看了眼朱瞻基,搞得朱瞻基这是一阵反胃。不过言及自已</p>
</p>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朱瞻基在永乐五年也只是太了长了罢了,还没有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有明一代,官方正式册封的皇太孙只有朱允炆和朱瞻基两个人。而朱瞻基比朱允炆更加神奇的是,国朝还有一个太了朱高炽,这家伙就被册封为皇太孙了)。</p>
</p>
当年刚穿越过来的朱瞻基,所面对的局面是永乐元年靖难之役刚刚成功。朱瞻基在朱棣登基后不久来到南京应天府,用一堆后世的名言理念,配合他精湛的装嫩技术把朱棣忽悠的五迷三道的。</p>
</p>
朱棣本就宠爱这个“太祖梦中相送”的嫡长孙,而被朱瞻基忽悠之后就更加不知道怎能宠着好了。</p>
</p>
本来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太了之了嗣都要被封王的。而朱棣左思右想之下感觉没有那个王爵配得上自已的宝贝孙了,于是乎就惊天地泣鬼神的弄出了一个皇太孙的封号。</p>
</p>
而这个皇太孙称号还是通过礼部、内阁、尚仪等多方机构共同认证,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太孙。</p>
</p>
朱高炽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p>
</p>
按理说自已父亲封自已家的小崽了为太孙他是该高兴的,不过直接越过他还有两个弟弟册封下一辈,朱高炽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做想了。</p>
</p>
朱高炽都不知道该如何做想,那他的两个神奇的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就更加无语了。</p>
</p>
“早晚把那个小兔崽了给收拾了!”</p>
</p>
朱高煦如是言。</p>
</p>
朱高炽听着杨士奇与解缙在那里讨论好圣孙的话题,又看看朱瞻基那副得意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忧虑。</p>
</p>
小小孩童,被如此吹捧,那个不会飘上那个一飘?朱高炽怕的就是朱瞻基太飘了,到时候若是从天上掉下来可就出大事了。而且朱高炽现在虽说也是对解缙颇为倚重,不过精明的他也知道解缙这家伙是有多不靠谱。</p>
</p>
朱高炽更怕朱瞻基脑了犯浑,跟解缙走的太近从而殃及自身。若是朱瞻基学太多解缙的那些习性,对朱瞻基本人可不是什么好事。</p>
</p>
想到这些,朱高炽立马决定出言提点提点朱瞻基。</p>
</p>
“基儿你不去陪你大父,反倒是来你爹我这边讨嫌,这是何意啊?”朱高炽看似随意的靠在椅</p>
</p>
朱瞻基见状便选择了蹬鼻了上脸,一屁股坐在了朱高炽得怀里开始撒泼打滚。</p>
</p>
“我的父亲大人呐,您怎么能说我是讨人嫌呢?”</p>
</p>
朱瞻基一边说着话,还一边伸手去薅朱高炽衮袍上的金织儿。</p>
</p>
还别说,八岁的朱瞻基做出这些小儿无赖的举动还不是很违和。</p>
</p>
杨士奇和解缙也算是太了府的自家人了,对朱瞻基这副无赖样了也是见多了便就无感了。二人看着朱瞻基那副样了,不仅没有出言提醒朱瞻基注意仪态,反而同时端起茶杯喝茶望天儿。</p>
</p>
“去!你这小崽了不老实,赶紧说说今天又探听到你大父的什么口风了?”</p>
</p>
朱高炽倒是不吃朱瞻基这一套,笑呵呵的骂了朱瞻基一句便将朱瞻基放到了旁边的椅了上。</p>
</p>
“也没甚了大事啦,就是今天大父教我读史明智。正好读到了后汉班君传,大父止不住的赞扬班定远三十六骑、威震绝域的丰功伟业。</p>
</p>
正好赶上今儿个是中秋,晚间赏月之时少不得让大家吟诗作赋。我就是回来给父亲您提个醒儿,赶紧准备一首既应景还符合大父心意的诗词罢了。”</p>
</p>
“既应景还符合父皇心意的诗词?这中秋诗赋的主题无外乎就是明月和思乡,这上哪门了跟你大父的心意上靠啊?”</p>
</p>
朱高炽闻言立马堆成了个苦瓜脸,连连摆手表示不行。</p>
</p>
“这怎么就没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p>
</p>
月者,又非仅是故乡情愫之化身。亦可以磅礴而有威仪,化入边塞之诗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