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改名狂魔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改名狂魔,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水光山色与人亲,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儒家学徒王莽为什么热衷于改名。】</p>
【不仅官名要改,地名也要改。】</p>
【全国116个郡,改名91个,只有25个没改名。1587个县改了730个县名,几乎改了一半。】</p>
天幕前的众人一脸茫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瞪大眼睛,试图弄清楚听到的一切,但想破脑袋却始终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这到底是图什么呢?”有人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浓浓的迷茫。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脸上写满了问号。</p>
————</p>
【王莽改地名主打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十分任性甚至是无厘头。】</p>
【一是避讳,与他名字有关的字,他儿子太子的名字,地名中有同字的一律要改。二是他不喜欢的字要改。】</p>
【在平帝时期,他就大笔一挥,交趾改交州。】</p>
【凉州一词因为从来没在《尧典》《禹贡》有记载,改为雍州。】</p>
【登上帝位之后,更是丧心病狂。】</p>
【逢汉必改。】</p>
【广汉改为广信。</p>
汉阳改为新通。</p>
安汉改为安新。</p>
汉中改为新成。】</p>
【刘邦的龙兴之地,沛郡直接改为吾符郡。】</p>
【彻底奠定刘邦胜利的垓下被改“育成”。】</p>
【光改刘邦的怎么够呢?】</p>
【加大力度。】</p>
【汉初重臣也要一视同仁。】</p>
【酂县(萧何封地)改“赞治”。</p>
淮阴(韩信封地)改“嘉信”。</p>
曲逆(陈平封地)改“顺平”。</p>
平阳(曹参封地)改“香平”。</p>
城阳(刘章封地)改“莒陵”。</p>
魏其(窦婴封地)改“青泉”。】</p>
————</p>
大汉,长安。</p>
刘邦倒是不怒,无所谓,朕都死了两三百年了,只要没掘朕的墓,随他改。</p>
何况秀儿不是战胜他,光复汉室了,我又何必计较?</p>
“大蟒蛇,你死定了!”萧何怒了。</p>
“死定了!”陈平也怒了。</p>
“定了!”曹参附和道。</p>
张良就静静看着他们,活该啊你们,谁让你们和老流氓走那么近,遭了吧。</p>
————</p>
【逢“武”改“桓”。</p>
武城改为桓城。</p>
广武改为信桓。</p>
阳武改为阳桓。</p>
原武改为原桓。</p>
武安改为桓安。</p>
南武阳改为桓宣。】</p>
【逢“陵”改“陆”。</p>
江陵改为江陆。</p>
阴陵改为阴陆。</p>
阜陵改为阜陆。</p>
阿陵改为阿陆。</p>
于陵改为于陆。】</p>
【逢“临”改“监”,王莽的太子就叫王临,一说是因为避讳所以改,二说是因为“临”字有居高制下之意,令王莽心生忌讳,所以将其改动。】</p>
【临晋改为监晋。</p>
临颖改为监颖。</p>
临朐改为监朐。】</p>
————</p>
【又因王朝名“新”。】</p>
【益州改为就新。】</p>
【西河改为归新。】</p>
【武功改为新光。】</p>
————</p>
【光改郡的名称怎么够?】</p>
【必须要深入基层啊。】</p>
【县名也要改】</p>
【汝阳郡的阳成改为新安。</p>
新息改为新德。</p>
西平改为新亭。】</p>
————</p>
【南阳郡的新都县无辜躺枪。】</p>
【新朝的首都是常安。】</p>
【额……忘了提,王莽把长安改成了常安。】</p>
【既然新都不是新朝的首都,那你就改为新林吧。】</p>
【在班固记载的《地理志》里面,光是改为“某新”的地名有十七个。】</p>
【在《王莽传》里面,还有十多个改新的地名班固没有记载。】</p>
【近现代史学家陈直先生经过考证,在《汉书新证》中记载,王莽最开始的封号应该是“心”。】</p>
【心脏的心。】</p>
【后来又改为“信”。】</p>
【信用的信。】</p>
【最后才定为“新”。】</p>
【真是莫名契合王莽的一生。】</p>
【没了心,不讲信用,建立的王朝一点也不新。】</p>
【毕竟都复周礼了,还没秦朝新。】</p>
————</p>
大秦,咸阳。</p>
“你大可不必提大秦。”</p>
“朕会想起一些伤心事。”</p>
是啊,毕竟大秦才十几年,换算成人,还是一个未加冠的孩童,能不新吗?</p>
————</p>
【所以据《地理志》记载,改为“某信”的地名有二十多个。】</p>
【又将新与褒义词联合起来,赋予自己的祈愿。】</p>
【比如苍梧郡改名“新广”。</p>
信都国改名“新博”。</p>
新郪县改名“新延”。</p>
新阳县改名“新明”。</p>
成阳县改名“新利”。】</p>
【或许是粉饰太平,或许是信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p>
【王莽更改政区地名时大量采用粉饰太平的吉祥词汇,把众多的郡县改称“信”“治”“安”“顺”“平”等,以赋名的手段来“正名”。】</p>
【接下来用一段话,将其中一些地名联系起来。】</p>
【“安新”“归新”“顺成”“乐信”等地,理所当然地听命于王莽的统治,通过“善治”“思治”“清治”“严治”,人民就会“常安”“乐安”“卑顺”“宁顺”,新朝就会“守平”“昌平”“延平”“长平”。】</p>
【要想国家长治久安,边疆也要做好防护啊。】</p>
【东南西北的蛮夷必须通通镇压!】</p>
【琅琊郡改为“填夷”。</p>
云中郡改为“受降”。</p>
长沙国改为“填蛮”。</p>
陇西郡改为“厌戎”。</p>
天水郡改为“填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