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细粮换粗粮
黎行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7.第137章 细粮换粗粮,五岁小奶包:娘有万亩物资空间,黎行歌,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掌柜的,十五文就十五吧,你称一下有多少。”秋莲娘道。</p>
粮食能卖出去她就万幸了,她已经不敢奢望能卖多高的价格。</p>
掌柜便指挥着几个小二把几大袋的粮食挨个放在秤上称量,最后有将近四百斤。</p>
秋莲娘听后松了口气,掌柜没缺斤少两,这个数字跟她在家里称量的一样。</p>
前几天铁柱跟他爹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天天上山砍柴,她和赵老太太以及小儿子三人日以继夜的烘晒稻子,几乎没怎么合眼,总算把稻子里面的水分全部烘干了。</p>
别人的稻子都卖不出去,而她家的卖出去了,说明她家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p>
最后,四百斤的稻米,秋莲娘卖了三百斤,赚得四两半的银子,还有一百斤稻米被她换成了七十斤的栗米,三十斤荞麦粉,二十斤糙米,二十斤黑面……</p>
细粮换粗粮,是这个时代的农民惯常的做法。</p>
地里收成太少,加之今年旱灾加冰雹,粮食的产量更加少,交完税后是完全不够全家人吃一整年的,只能换成便宜的栗米和糙米,这样才能多吃一阵子。</p>
姜未帮忙将这些粮食一起搬进车厢,秋莲娘把刚卖来的四两半银子分成了两份,留了三两银子交今年的人头税。</p>
她家拢共五口人,三个大人,两个小孩,总共要缴纳2800文的人头税。</p>
剩下的一两半银子,则用来采买过冬的衣物,买油盐,买针线……</p>
卖完粮食后,姜未和秋莲娘兵分两路,一个去杂货铺买油盐,一个去木匠铺。</p>
姜晓晓则是跟着她娘一起去了木匠铺,跟泥瓦匠郑师傅说好了盖房子的时间就定在明天,然后再去绣坊跟秋莲娘汇合。</p>
她们去到的时候,秋莲娘也刚巧到绣坊门前,三人便一起进入绣坊。</p>
秋莲娘到了里面,没有急着买布料,而是走到柜台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解开放在柜台上,“老板娘,你看这几条手帕能收吗,多少钱?”</p>
老板娘闲闲地扫了一眼,道:“你这绣工倒是不错,绣的花纹也好看,就是这布料太差了,有些还是用碎布合成的,你这帕子我这里最多能给到四文钱一条。”</p>
姜晓晓也垫起脚尖看那几条帕子,不得不说,老板娘的话一针见血,秋莲娘的绣工好得没话说,那上面绣的花瓣蝴蝶栩栩如生,好看极了,这家绣坊里除了卖布匹,还卖一些绣品,秋莲娘的绣工在这些绣品中算是顶尖的。</p>
如果换成绸缎细布之类的好料子,这价格远远不止如此。</p>
秋莲娘一点儿也不嫌弃老板娘给的价格低,笑吟吟地将绣好的十七条帕子全推了过去。</p>
四文钱一条,总赚六十八文钱。</p>
对于她来说,这笔钱相当于是白赚的。</p>
她绣这些帕子完全不费力气,平时午休的时候抽空绣一下,两三天就能绣好一条,一个月来镇上卖一次,能赚个几十文钱她就已经很满意了。</p>
她靠着这手绣活,每个月都有额外的收入,在家里腰杆挺得直,有时候婆婆都得看她的脸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