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鳝其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养老创业项目,靠钓鱼跨跃阶级,独鳝其身,笔趣阁免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认为,每月区区一百多元能做些什么呢?</p>
"啊?啊?"</p>
李菲儿和李倩倩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声,李志强也瞪圆了双眼。</p>
他难以置信地说:"不会吧,我们村里也有很多老人。</p>
虽说他们每个月也就几百块钱,但毕竟身处海边,可以随意放下一些渔网,等待着海水的涨落潮汐……"</p>
他们就可以在网中捡一些鱼,或者退潮后挖出沙虫,小海鲜也行。</p>
运气好一天也能卖一两百块钱,运气不好也没有什么损失。</p>
就算现在资源不行了,一个月赚个两三千块钱也不是问题。</p>
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力气,把网铺在沙滩边固定好就可以了。</p>
潮水涨上来,鱼就跟着上来了,退下去以后过去捡一下鱼就行。</p>
我看村里面的老人过得都还行啊。”</p>
黄有才凝视着眼前这个说话理直气壮的李志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无奈与叹息之情。</p>
他深知李志强对于广东渔村贫困状况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p>
但又不知如何向他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差异所在。</p>
于是,黄有才语重心长地说道:</p>
“志强啊,广东这边渔村的贫穷与内陆农村里的穷苦可有着本质区别呢!”</p>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p>
“这里的渔民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依靠大海为生,拥有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p>
而内陆农村则可能面临更多资源匮乏、发展机遇有限等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相提并论呀!”</p>
他决定要和志强仔细说说,让他也略微了解下现实。</p>
“志强,你了解的穷和实际的穷根本不是一回事。</p>
你觉得为什么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跑到这边来打工吗?</p>
他们在家乡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不行吗?</p>
如果能够在家乡一个月赚到三四千块钱,起码有几百万人就不会南下了。</p>
你们是生在海边,觉得现在的渔业资源少了。</p>
那是你没有见过真正的贫瘠的地方,内陆的大部分农村就没有资源。</p>
一个老人想一个月赚2000块钱,太困难了。</p>
一个村也找不出几个,河里面的鱼虾现在也不准捕捞。</p>
更主要的是淡水鱼和海鱼的价格差距很大,渔业资源也差了十万八千里。</p>
农村大部分的老人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p>
尤其是老了以后,如果子女孝顺,而且还混的可以。</p>
那老人的日子还行,如果子女都混的不行,基本上也管不了父母了。</p>
老人唯一的收入,就是自己种些菜。</p>
凌晨3点就要起床,然后把菜准备好。</p>
有条件的还能骑个三轮电动车去城里卖几十块钱。</p>
没条件的要走一两个小时的路,再坐公交车去城里卖。</p>
最多一天也能赚个一二三十块钱,还要担心被人赶走。</p>
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如果地方允许,能在自己家养了十几只母鸡就更好了。</p>
鸡每天下的蛋也舍不得吃,全部攒着卖掉。</p>
这还是要老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行。</p>
一个月两个老人能够赚2000多块钱就不错了。</p>
若是生病了,小病倒还无妨,开点药便可。</p>
服完药若能痊愈,便谢天谢地了。</p>
可若是大病,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在医院开些止痛药。</p>
然后回家静静等死,当然,这样的情况所占比例不大,但也绝非小数。</p>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李志强愤慨地说道,“我昨天才看过新闻,新闻里明明白白地说了。</p>
我国的人均年收入八万多,就算贫困的地方收入没有八万,两三万总还是有的吧!”</p>
他用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爷爷,李建国却不忍直视自己的孙子。</p>
毕竟是亲孙子,他还是决定让他认清现实:</p>
“新闻里面说的是人均收入,我国有这么多人口,肯定是不能细分的。</p>
事实上,我国的穷人还多着呢,尤其是那些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p>
没有退休金,又得了慢性病的老人,老了以后,身上的病痛就慢慢多了起来。”</p>
如果没有药物维持很快人就死了。</p>
你不要以为每次出去钓一条几斤的海鱼就能卖几百块钱。</p>
那是因为大海广袤无垠,里面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p>
即便像我们村这里所说的渔业资源差。</p>
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内陆也没有几个地方的资源能像我们村这么好。</p>
这竟然还是我们口中贫瘠的渔村,大部分农村人仅有的资源就是八分田加两分地。</p>
一亩土地,种的粮食只够一个人吃,还不包括柴米油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